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血蜱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原体
  • 1篇圆形分布法
  • 1篇三间分布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啮齿
  • 1篇啮齿动物
  • 1篇染病
  • 1篇综合征
  • 1篇微生物
  • 1篇利福
  • 1篇利福昔明
  • 1篇就诊
  • 1篇菌群

机构

  • 5篇长治医学院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2篇栗冬梅
  • 2篇高永桂

传媒

  • 3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山西省东南部地区鼠传病原体流行状况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恙虫病东方体及土拉弗朗西斯菌6种病原体在啮齿动物中的流行状况,为当地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和2021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地区选择7个采样点,采用夹夜法捕获啮齿动物,无菌收集其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6种病原体的检测。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鼠种、性别、组织及生境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结果捕获小家鼠、黑线姬鼠、北社鼠、苛岚绒鼠、中华姬鼠、黄胸鼠、大仓鼠和大林姬鼠8种鼠类共248只。除大林姬鼠外,其余7种鼠类检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恙虫病东方体4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21.77%(54/248)、5.24%(13/248)、1.21%(3/248)和0.40%(1/248),不同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97,P<0.001)。莫氏立克次体和土拉弗朗西斯菌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在林区检出率最高,主要在北社鼠和黑线姬鼠中检出,不同生境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6,P<0.001),其肾脏组织检出率明显高于脾脏组织(χ^(2)=5.310,P=0.021);问号钩端螺旋体在村庄检出率最高,但不同生境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971),主要在黄胸鼠中检出,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3,P=0.379)。此外,发现11只啮齿动物存在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结论伯氏疏螺旋体和问号钩端螺旋体是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啮齿动物中流行的主要病原体,存在人类致病风险,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于娟边香谢冰赵永波毕格越杜夏延毕丽芳栗冬梅饶华祥
关键词:啮齿动物
利福昔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治疗大鼠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6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用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灌肠处理,用3 mL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IBS-D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构建IBS-D大鼠动物模型;利福昔明治疗组在束缚应激的同时采用利福昔明灌胃干预治疗。饲养21 d后检测大鼠肠道菌及双歧杆菌菌群变化,同时取粪便检测其含水量并进行Bristol分级评分。结果: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造模后,对照组、IBS-D组及治疗组粪便肠杆菌对数值分别为4.66±0.51、5.17±1.14、5.33±0.44,双歧杆菌对数值分别为8.44±1.86、7.91±0.73、8.69±2.03,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IBS-D组及治疗组大鼠肠道定植抗力B/E值分别为1.80±0.25、1.52±0.14、1.70±0.08,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B/E值均高于IBS-D组(P<0.05);粪便含水量在对照组、IBS-D组和治疗组分别为43.90±4.13、65.40±3.91和16.50±2.7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istol分级评分在IBS-D组和治疗组分别为4.18±0.44和4.02±0.2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3.39±0.62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昔明治疗前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存在着肠道菌群变化,使用利福昔明治疗后能部分纠正肠道菌群失衡,改善IBS腹泻症状。
崔国艳丁境文刘正江王港付泓菲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利福昔明肠道菌群
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9年老年人传染病三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山西省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老年人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老年人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9年上报的60岁以上老年人传染病资料,运用流行病学三间分布方法分析其特征。结果:15年间累计报告老年人传染病11697例,报告地区主要为长治市与晋城市,其中长治市9705例,晋城市1891例,其余地区报告病例101例。时间分布显示,2013—2017年报告病例有所下降,但近3年又呈现增高趋势。男性7366例,女性4331例,男女比例约1.70∶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3.55%(8603/11697),其次为离退休人员,占23.86%。报告病种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结论:该院老年人传染病病例近年呈现升高趋势,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院感控制措施。
杨菁郭柯宇边香郭奇侯晓芳于娟高永桂饶华祥
关键词:老年人传染病三间分布
山西长治地区蜱媒病原微生物流行现状分析
2023年
目的 了解山西长治地区蜱媒病原体,为科学进行媒介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长治市5个县(区)的游离蜱、寄生蜱标本,首先采用形态学与DNA条码技术分类鉴定蜱标本,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检测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p)、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噬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5种病原体,另外,随机挑取了来自不同地区的12个样品进行三代纳米孔测序(Nanopore sequencing)检测。结果 本研究采集蜱虫标本523只,均为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其中游离蜱109只,寄生蜱414只,雌性成蜱192只,雄性成蜱244只,若蜱87只。结果显示巴尔通体阳性5份,伯氏疏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和噬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各1份,未检出土拉弗朗西斯菌。Nanopore测序结果发现蜱共生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属水平上主要分布在甲基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食酸菌属(Acidovorax),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不动杆菌属(Aci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结论 qPCR方法与第三代测序技术Nanopore相结合能全面反应山西长治地区长角血蜱中病原微生物与其他潜在致病微生物的分布,提示可能存在人类致病风险。
崔佳李瑞晓刘益萍于娟缪玉徐爱玲栗冬梅饶华祥
关键词:长角血蜱荧光定量PCRNANOPORE
基于集中度与圆形分布法的晋东南某三级甲等医院手足口病季节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晋东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手足口病就诊病例的季节分布规律,为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9年晋东南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手足口病就诊病例数,利用集中度法计算集中度值(M),评价就诊病例的季节性强弱;圆形分布法计算平均角()和角度标准差(s),推算就诊高峰时段,二者结合综合评价该院手足口病就诊病例的季节分布特征。结果:集中度分析显示该院手足口病就诊时间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M=0.63),圆形分布法结果提示就诊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9月初之间(=187.31°,s=55.22°,Z=6039.740,高峰期为5月13日至9月3日)。经Watson-Williams检验,11年间的平均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1.740,P<0.001),表明各年份就诊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不全相同。结论:该院手足口病患者就诊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应在每年流行高峰来临前做好各项防治准备工作,提高医疗救治能力,避免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出现。
边香郭奇于娟郭柯宇侯晓芳高永桂杨菁饶华祥
关键词:手足口病圆形分布法集中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