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主题

  • 1篇演出
  • 1篇演剧
  • 1篇演剧艺术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色
  • 1篇示范教学
  • 1篇通识
  • 1篇通识教育
  • 1篇舞台
  • 1篇教育
  • 1篇教学
  • 1篇红楼

机构

  • 3篇中央戏剧学院

作者

  • 1篇陈珂

传媒

  • 2篇艺术教育
  • 1篇戏曲艺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虚拟仿真舞台监督系统在示范教学中的实践要点与构建必要性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从示范教学场地实践工作者的使用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下舞台监督系统在舞台演出活动管理中的应用窘境,从而提出了以虚拟仿真舞台监督系统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实践的"兴趣唤醒点",初步探讨了构建该系统虚拟仿真时所需的情景脚本素材,继而揭示虚拟仿真舞台监督系统对于示范教学场地实践的诸多必要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周毅
欧阳予倩与他的“红楼戏”--兼评其戏曲剧本创作和演剧艺术特色被引量:3
2008年
欧阳予倩的红楼戏并不被他本人和尔后的戏剧评论者看好。原因主要是被认为没什么思想价值和社会进步意义。笔者认为恰恰是这些"红楼戏",体现了欧阳予倩追求戏曲艺术常态的"人情事理":不是进步思想或社会问题,而是艺术美和卖座率,成为"红楼戏"创作和排演的基点。红楼戏的演剧艺术,初具现代演剧艺术形态。在中国戏剧界进一步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如何衔接的课题时,重新阐释欧阳予倩红楼戏的剧本创作和演剧艺术,颇有意义和价值。
陈珂
关键词:演剧艺术
论演出制作通识教育的意义
2021年
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演出制作"这一概念并未被明确提出,而是隐于创作过程之中,仅指在从事戏剧演出相关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规矩或经验而已。总体而言,早年间对于演出制作的理论探索稀有且零散,更未能形成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文章对演出制作通识教育的意义加以分析,以期为高校培养真正符合演出行业需求的精英人才提供一些借鉴。
周毅
关键词:通识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