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品数:953 被引量:2,118H指数:18
相关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3篇期刊文章
  • 336篇专利
  • 97篇标准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2篇医药卫生
  • 45篇理学
  • 28篇农业科学
  • 19篇化学工程
  • 16篇经济管理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8篇白酒
  • 105篇发酵
  • 98篇食品
  • 70篇香型
  • 62篇风味
  • 56篇香型白酒
  • 54篇色谱
  • 51篇抗氧化
  • 49篇低聚肽
  • 47篇相色谱
  • 45篇啤酒
  • 42篇细胞
  • 41篇乳杆菌
  • 40篇酵母
  • 39篇酿造
  • 36篇活性
  • 35篇感官
  • 32篇血糖
  • 30篇微生物
  • 29篇饮料

机构

  • 953篇中国食品发酵...
  • 36篇河北工程大学
  • 29篇新疆农业大学
  • 25篇天津科技大学
  • 24篇江南大学
  • 22篇北京燕京啤酒...
  • 21篇宁波御坊堂生...
  • 15篇河北同福健康...
  • 14篇国家食品安全...
  • 1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3篇河北科技大学
  • 11篇北京农学院
  • 10篇科技部
  • 10篇保龄宝生物股...
  • 10篇泸州老窖股份...
  • 10篇华测检测认证...
  • 9篇北京工商大学
  • 9篇食品行业生产...
  • 8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8篇王德良
  • 7篇牟德华
  • 6篇王颖
  • 5篇崔生辉
  • 4篇梁爱民
  • 4篇夏羽菡
  • 4篇安宇
  • 4篇李克文
  • 4篇贾士儒
  • 4篇崔磊
  • 3篇李楠
  • 3篇郭松波
  • 3篇侯俊财
  • 3篇刘美玉
  • 3篇吴振强
  • 3篇刘金龙
  • 3篇王永霞
  • 3篇张海红
  • 3篇李宏
  • 3篇刘伯扬

传媒

  • 155篇食品与发酵工...
  • 45篇中国酿造
  • 38篇食品工业科技
  • 27篇酿酒科技
  • 25篇食品科技
  • 2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6篇食品工业
  • 12篇中国食品添加...
  • 12篇中外酒业
  • 11篇食品科学
  • 9篇酿酒
  • 9篇食品研究与开...
  • 8篇饮料工业
  • 7篇中国标准化
  • 7篇粮食与油脂
  • 7篇中国食品卫生...
  • 7篇现代食品科技
  • 7篇现代食品
  • 6篇食品与生物技...
  • 6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43篇2025
  • 170篇2024
  • 140篇2023
  • 156篇2022
  • 119篇2021
  • 148篇2020
  • 114篇2019
  • 63篇2018
9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低聚肽粉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低聚肽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小麦低聚肽粉的生产、销售。
主要 蔡木易 谷瑞增 鲁军 鲁时旭 钟其顶 王憬 朱少新 徐亚光 温霖 刘泽华 王道兵 王中振 任玮
一种重组的人源金属硫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的人源金属硫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重组的人源金属硫蛋白包括人源Ⅰa型、Ⅱ~Ⅳ型金属硫蛋白对应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前述人源Ⅰa型、Ⅱ~Ⅳ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元...
姚粟楼慧强高双喜曹勤红白飞荣于学健张天赐程瑾
一种包含糖醇和ATP结合域的基因序列及其在解脂亚罗酵母中表达和功能验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糖醇和ATP结合域的基因序列以及含该序列的解脂亚罗酵母重组菌株的构建方法,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在解脂亚罗酵母菌中表达后,重组菌株对酵母菌种赤...
裴疆森李红娇周芸琪金玮鋆董建辉
文献传递
一种牡蛎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多糖的提取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牡蛎多糖的提取方法获得的牡蛎多糖及其在抑菌剂和抗氧化剂中的应用。本发明OPS的OPS‑1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623.24 kDa和954.32 kDa,分子量较大。在对...
刘飞侯俊财刘良伟李亚楠刘文颖谷瑞增卢知浩李国明冯晓文程青丽任杰
传统保健酒现代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
吴少勋刘源才张五九陈茂彬王平杨跃军林恋竹杨强郝建秦薛栋升
保健酒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食品,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十多年来以约30%的速度增长,成为中国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保健酒已经无法适应人们对产品品质不断提高的需求,普遍存在着配方设计与功效评价科学解...
关键词:
关键词:保健酒
核磁共振法测定食品中水苏糖的含量被引量:18
2019年
以已知浓度的柠檬酸作为定量外标,琥珀酸和烟酰胺分别作为定量内标,建立了食品中水苏糖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检测方法。该方法在0.025~6.40 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 R 2>0.999;以柠檬酸作为外标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91%,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65%和5.27%;琥珀酸和烟酰胺作为内标方法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39%和106.35%,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34%和0.83%,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65%和2.46%;对市售不同食品基质(固态、液态)中水苏糖含量进行检测,测定结果准确。与现行行业标准(QB/T 4260—2011)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该方法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操作,节约了时间,定量准确,对食品中水苏糖的定量检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吉鑫樊双喜杨彤晖刘一诺钟其顶
关键词:核磁共振食品水苏糖
发酵火麻仁蛋白粉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为评价发酵火麻仁蛋白粉的抗氧化能力,利用偶氮二异丁基二盐酸盐(azodiisobutyl dicarbonate,AAPH)诱导HepG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自由基、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评价发酵火麻仁蛋白粉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对HepG2细胞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火麻仁蛋白粉显著增加SOD、GSH-Px活力(P<0.05),降低胞内ROS含量与MDA含量,发酵火麻仁粉抗氧化酶基因NQO1、Nrf2和HO-1 mRNA表达水平增加,表明发酵火麻仁蛋白粉能够激活Nrf2通路,减轻AAPH诱导的HepG2氧化应激损伤作用。
李海枝王曙宾郭珊珊于有强刘义凤潘聪吴逸民周志桥夏凯李雅丽
关键词:HEPG2细胞氧化应激抗氧化MRNA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不同品质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组分差异解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保证白酒质量和提高白酒酿造工艺水平,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GC-TOF-MS)技术对不同品质酱香型白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酱香型白酒中检出组分1063种~1347种,主要为酯类、酸类、醇类、醛类及酮类等。优质酒A1、A2和杂味酒B1、B2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58.75%、55.47%、42.05%和41.55%;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17.14%、16.15%、26.77%和26.92%;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47%、2.05%、6.71%和7.69%;优质酒呈现酯高、醇低、酸适中,杂味酒呈现酯低、醇高、酸高等特点;且杂味酒中硫醚类、砜类、硫代酯类、噻吩类等含硫类组分较为突出,而优质酒中则含量很低或未检出。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显示优质酒和杂味酒的风味差异显著,其中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的潜在差异风味组分共有85种;筛选出VIP>1且P<0.05的物质绘制热图,结果表明优质酒中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壬醛、辛醛等含量较高,杂味酒中己酸、乙酸、异丁醇、异戊醇等含量较高。通过感官品评发现,杂质酒中酯香强度较低,高级醇味较强,口感略酸,略有异香,缺乏爽净感等,与杂质酒中组分鉴定的酯低、醇高、酸高以及存在的含硫类物质较多等结果具有一致性。该研究结果表明,HS-SPME-GC×GC-TOF-MS技术可在分子水平对酱香型杂味酒进行探究,为后续酱香型杂味酒的品质提升和工艺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伍琳陈志强江伟刘巍张艺骥祝家健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固相微萃取风味分析感官品评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的酿酒高粱早期霉变判别方法研究
2025年
高粱在储存及运输阶段极易受到霉菌的侵染,为快速无损检测出无感染症状的早期霉变高粱,避免其携带有害霉菌进入白酒酿造环节导致品质下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探究高粱不同霉变程度挥发性物质差异及其贡献度,筛选能够表征不同霉变程度的特征物质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显示,在所有高粱样品中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8种,醇类6种,酮类4种,酯类6种,其他类3种;PLS-DA分析结合霉菌菌落总数可对不同霉变程度高粱进行分类,依据变量重要性投影以及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筛选了9种关键特征性物质用于建立线性判别模型,模型准确率和精确率提高了12.5%,召回率提高了9.4%,F_(1)值提高了10.4%。该方法可用于高粱霉变程度识别。
王娜王娜聂秋宇李子文李宗朋熊雅婷齐琳程亚娟王健张海红
关键词:酿酒高粱挥发性物质
一种用于涂抹法采样的微生物标准样品制备工艺及微生物标准样品
本发明涉及生物样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涂抹法采样微生物标准样品的新制备工艺及全新微生物标准样品。将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与特定保护剂混匀,保证微生物活性和均匀性,通过特定程序的真空干燥,使微生物能够稳定的附着在载...
都海渤李赞李金霞刘佳奇邢小雪姚粟
共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