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87 被引量:162H指数:6
相关作者:周海平张永张嘉琦赵方婷潘于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文学
  • 13篇文化科学
  • 10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5篇散文
  • 21篇文学
  • 8篇文化
  • 6篇文体
  • 6篇写作
  • 6篇报告文学
  • 5篇骈文
  • 5篇晚清
  • 5篇小说
  • 5篇教学
  • 4篇虚构
  • 4篇语文
  • 4篇语言
  • 4篇作家
  • 4篇文化散文
  • 4篇秘书
  • 3篇代文
  • 3篇叙事
  • 3篇艺术
  • 3篇语序

机构

  • 86篇常熟理工学院
  • 4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外国语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丁晓原
  • 9篇周红莉
  • 8篇孟伟
  • 5篇张永
  • 4篇周海平
  • 2篇李怡
  • 2篇赵方婷
  • 1篇高楠
  • 1篇范培松
  • 1篇刘周
  • 1篇潘于
  • 1篇钱毓
  • 1篇季海燕
  • 1篇林瑀
  • 1篇周海平
  • 1篇刘淼
  • 1篇黄雨婷
  • 1篇王春燕
  • 1篇王心祎
  • 1篇王一君

传媒

  • 9篇现代语文(上...
  • 7篇文艺争鸣
  • 7篇现代语文(中...
  • 5篇甘肃社会科学
  • 5篇当代作家评论
  • 5篇常熟理工学院...
  • 4篇文学评论
  • 3篇文艺研究
  • 3篇文教资料
  • 2篇文艺评论
  • 2篇船山学刊
  • 2篇玉溪师范学院...
  • 2篇东吴学术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语文研究
  • 1篇文史哲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3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晚清散文的现代性元素
2005年
晚清散文以其独特的现代性元素,构成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基础性”平台。晚清散文的现代性元素序列中,关联着主体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情思意念,包括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理解、把握,在这种认知、理解、把握中,深度地体现着主体在中国与世界关联格局中的生存体验。这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同时,也包括主体的应于时势,与时俱进的散文观念。此外,散文存在的物质形态,主要指语言符号系统;散文的传播载体,主要指近代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等等,都具有现代性元素。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生成了具有晚清特征的散文现代性的景观。
丁晓原
关键词:晚清散文
语言类型学的定量转向——附议南方SVO型民族语的旁语类型特征
2023年
从20世纪中叶的经典类型学到21世纪的定量类型学,语言类型学在研究对象、材料、技术、结论和工具等方面都做出了转变,以适应细粒度和高维度的研究目标。南方SVO型民族语旁语的广义形态类型特征的相关例证显示,语序与标志在语序倾向性轨层和标志语义图构成的高纬空间中博弈。
柳俊
关键词:语义图
科举考试与清代古文选评被引量:1
2016年
清代古文选本的编选和评点与科举考试有密切关系。"以古文为时文"是为清代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八股文写作观念,在这一观念影响下,清代古文选本大多以提高八股文写作水平为编选目的。同时,"崇儒重教"作为清代科举所发挥的导向作用,对古文选本崇奉儒家思想、重视教化作用的编选宗旨有重要影响。而且八股文评点对古文选本评点符号的使用、评语内容都有深刻的影响。"以时文评古文"虽为清代以来的学者所批评,但其对文章写作技巧、创作方法有较为深入的总结,这对于探索古文写作规律、丰富中国传统文章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孟伟
关键词:科举考试八股文古文编选评点
从晚明到民国:文学思潮视阈下《六朝文絮》的编选与刊印
《六朝文絮》的编选、刊印情况,可以发现,它与晚明小品文盛行、乾嘉骈文复兴、光绪年间骈文兴盛的文坛局面乃至民国文坛的“小品热”都有直接的关系。晚明时期,小品文的繁荣和发展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学思潮。受此影响,从晚明至清初产生了...
孟伟
关键词:骈文创作文学特色
周作人民俗趣味与京派审美选择被引量:1
2009年
趣味是周作人文章中最常见的语汇。作为其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俗趣味既是作家审美的高度概括,也是文化心态的曲折流露。周作人的民俗趣味具有文学史意义,不仅影响了当时散文小品的审美取向,而且在小说题材与主题选择、审美意境营造、文体变化乃至文学理论批评等方面都给予京派作家以深刻启示。
张永
关键词:审美选择京派作家趣味民俗文学理论批评
思想的“芦苇”——90年代以来思想随笔阅读
2007年
90年代以来,林林总总的各式散文竞相走台。但是大多数的创作大约如风过絮飘,转眼便不见踪迹。所谓散文热,可能就是或者部分就是自恋后的“自热”。而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文体,散文又自当具有其生命的质感,应该灌注主体对象世界独特感悟与思索而得的精神元素,即思想。
周红莉
关键词:思想随笔芦苇文学创作散文热自恋
“五四白话”与现代散文文体建构
2011年
现代汉语是现代散文生成的必要置备。国语推行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成为其时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国语的文学"中的国语散文,由于其体类的独特,语言与文体的关联也体现出某些独特性。"口语调和"和"欧化语",是"五四"散文语言的自觉设定。作为"五四"散文主要品类的杂文和美文,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语式。杂文多欧化、逻辑而"美术",美文多口语调和、"记述"而个人性。
丁晓原
关键词:白话现代散文
简析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爱国诗篇
2015年
爱国主义是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一个主题,读者常常会被感染和打动。阅读中国古代诗歌也是如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材要"文以载道","道"蕴含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了丰富、深刻、必要的爱国思想。将古代爱国主题的诗篇编入教材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醒悟和民族自尊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爱国诗篇共16篇,下面笔者就这些诗篇进行具体的研究。
冯子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中外文学民族自尊心
沙僧形象中的当代秘书职业素养
2016年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内容不仅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总括,而且书中人物还蕴含着当代企事业职员应具备的性格素养。笔者试以《西游记》主人公之一沙僧这一形象来探寻当代企业秘书可以借鉴的职业素养。首先,"坚定、淡泊"的作风修养与道德素养;其次,"忠职、兼顾、不惧"的个人知识与业务能力素养;最后,"奉献、团结"创造优秀业绩,功成名就之际,焕发智者光芒。
潘于
关键词:沙僧秘书
非虚构文学:时代与文体的“互文”被引量:8
2018年
非虚构文学,这里主要指报告文学。中国的报告文学是一种晚近发生的文体。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这一文体真正走向自立、蔚然而成一体的时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时代文体,从新时期到新时代的现实生活,激活了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成为全方位,有深度地书写这一大时代,具有重要的留真、存活的功能文学形式。报告文学在报告时代的同时,也在书写自身发展的历史,时代与文体之间生成某种特殊的"互文"。四十年的报告文学,其中新时期的写作呈现出史与诗的合致,成就了这一文体发展的一个标高。九十年代的报告文学,在调整中趋于求真而内敛。二十一世纪近二十年,在全媒体文化生态中,报告文学作家注重回到非虚构叙事本身,探寻它内生的审美力量,在公共性和个人性之间,开拓着这一文体的书写空间。
丁晓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