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作品数:117 被引量:544H指数:12
相关作者:阎红穆春丰李自托吕东陶晓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1篇化学工程
  • 19篇理学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传热
  • 8篇纳米
  • 7篇冷凝
  • 6篇滴状冷凝
  • 6篇动力学
  • 6篇流化
  • 6篇分子
  • 5篇乙烯
  • 4篇丁苯
  • 4篇丁二烯
  • 4篇氧化镁
  • 4篇氢氧化镁
  • 4篇流体力学
  • 3篇丁基
  • 3篇丁基锂
  • 3篇正丁基
  • 3篇正丁基锂
  • 3篇四氢
  • 3篇四氢呋喃
  • 3篇喷雾干燥

机构

  • 115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华东化工学院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哈尔滨汽轮机...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莱芜职业技术...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2篇沈自求
  • 11篇王喜忠
  • 10篇马学虎
  • 9篇贺高红
  • 8篇刘贵昌
  • 8篇刘天庆
  • 7篇孙相彧
  • 6篇阎红
  • 6篇王宝和
  • 6篇王军
  • 5篇齐涛
  • 4篇刘延来
  • 4篇李香琴
  • 4篇潘艳秋
  • 4篇穆春丰
  • 4篇于才渊
  • 4篇王同华
  • 3篇徐敦颀
  • 3篇应圣康
  • 3篇董志军

传媒

  • 10篇高校化学工程...
  • 7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化工学报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6篇化工高等教育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热科学与技术
  • 2篇现代化工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辽宁化工
  • 2篇第八届全国膜...
  • 1篇石化技术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亲和膜吸附γ-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1998年
以γ免疫球蛋白为吸附对象,对亲和膜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进料浓度、停留时间、操作方式对亲和膜吸附透过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亲和膜吸附γ免疫球蛋白遵从Langmuir吸附规律,膜最大吸附容量为9.5kg/m3;不同进料浓度下亲和膜吸附透过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似,但进料浓度越大,γ免疫球蛋白透过越早;停留时间在6.75~18.75s的范围内变化时,吸附透过曲线变化较小;操作方式不影响亲和膜对γ免疫球蛋白的吸附。
鲍时翔郑青姚汝华苏志国
易挥发冷剂在高粘热液体中的界面形态与行为
<正> 易挥发冷液滴在高粘热液体中的汽化传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当冷剂与高粘热液体直接接触时,由于有温差的存在而将热量传递给冷液滴,易挥发冷液滴不断汽化形成泡滴从而将热量以汽化潜热的方式从高粘热液体中取出。其中冷液滴...
孙明朗谢建汪国平王军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数据协调方法
2002年
为了解决测量数据的不一致问题 ,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未测过程变量进行估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数据协调方法 ,并将该方法用于两个稳态非线性过程系统的数据协调和变量分类。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
董志军王世广姚平经
关键词:MATLAB优化工具箱
新型炭基-沸石复合膜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综述了国内外对多孔炭材料和沸石分子筛相结合形成的炭基-沸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以多孔炭材料为载体,制备新型炭基-沸石复合膜的合成、性能及应用。采用水热合成法,直接在炭材料载体上利用沸石生长制备炭基-沸石复合膜,沸石不易在惰性的炭材料表面成核生长、形成连续膜层,而引入沸石晶种再成膜是一种良好的炭基-沸石复合膜制备方法。分析了引入晶种不同方法成膜的特点,对炭基-沸石复合膜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邹本雪张雄福刘海鸥王同华王金渠王安杰
关键词:无机膜沸石膜分子筛膜沸石
离心流化床中的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报道了多种不同形状的萝卜、韭菜等蔬菜及粮食种子在离心流化床中干燥特性的实验结果,得出了恒速干燥阶段的传热准数关联式,并找出了影响整个干燥过程干燥速率的因素,同时讨论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薛付英王维阎红
关键词:离心流化床传热流态化干燥速率
低导电石墨烯/氧化态聚苯胺(GPCs)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正>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它具有卓越的分子不可渗透性,这一性质使得石墨烯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物理隔离层,隔离腐蚀介质与基体,进而达到防腐的目的。但是,与传统的有机涂层类似,石墨烯膜在制备过程中也...
孙文王立达武婷婷潘艳秋刘贵昌
文献传递
冷冻保护剂导入细胞过程的模拟和优化被引量:10
2008年
在细胞的低温保存中,通常需要导入冷冻保护剂来减轻冷冻过程对细胞的损伤。利用Kedem-Katchalsky模型模拟冷冻保护剂导入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以及胞内保护剂浓度的变化,考察导入过程对细胞的体积损伤和渗透损伤,以达到优化保护剂的导入过程的目的。结果表明:低浓度(1~2mol/L)保护剂一步导入过程的体积损伤和渗透损伤很小。因此在导入保护剂时可采用一步法;对于高浓度(6~9mol/L)的保护剂,相对于一步导入,分步导入和连续导入能显著减轻保护剂导入过程对细胞造成的体积损伤和渗透损伤。另外,分步导入以四步较好,连续导入可采用线性梯度和S型曲线梯度导入方式。
马学虎范文霞潘广生刘洋刘天庆崔占峰
高温聚合SSBR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2009年
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C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采用阴离子聚合工艺合成了溶聚丁苯橡胶(SSBR),对其在高温下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对温度敏感性不强,是有效的高温SSBR聚合调节剂,能够显著加快聚合反应的速率。
陶晓伟刘贵昌廖明义吕万树李传清于国柱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聚合动力学
油水污染炭膜清洗方法的放大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自制的孔径为0.6~2.5μm的单根和多根管状炭膜,用原油和水经超声波乳化而成的油水乳化液为原料,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及清洗条件,通过比较膜的通量恢复率,考察单管和七管规模下的清洗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管和七管条件下,用单一清洗剂清洗的效果都不理想;而采用酸洗和碱洗的组合清洗方式效果较好;为达到满意的清洗效果,七管时清洗剂的浓度需要比单管时增加一倍;清洗时间加长为单管的2.5倍.这些数据可为在工业规模下炭膜的清洗恢复提供依据.
潘艳秋李红剑王同华任力勇姚平经
关键词:炭膜含油污水膜污染膜分离技术
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阎红梁允成王喜忠
关键词:喷嘴气流式雾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