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中心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知识分子
  • 2篇俄国史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文化
  • 1篇新经济
  • 1篇新经济政策
  • 1篇新经济政策时...
  • 1篇政权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表达
  • 1篇知识
  • 1篇知识阶层
  • 1篇中国文化
  • 1篇赛亚·伯林
  • 1篇社会主义阵营
  • 1篇十月革命
  • 1篇史学
  • 1篇史学转型
  • 1篇世界史
  • 1篇斯拉夫派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8篇张建华
  • 1篇高龙彬

传媒

  • 3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俄罗斯研究
  • 1篇中国世界史研...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引发的反响被引量:1
2013年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不论在苏联朝野还是在世界各国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近年来,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未有专文或专著论及"秘密报告"的国际影响。"秘密报告"和苏联的"解冻"对东欧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的令人陶醉的酒"[1]400,
张建华
以赛亚·伯林视野下的苏联知识分子和苏联文化被引量:2
2012年
以赛亚·伯林先后于1945、1956、1988年访问苏联。三次访问都时值苏联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伯林所到之处,刻意留心考察苏联文化艺术、知识分子生存和创作状况、知识分子与政府的关系,并且以其自由主义理念加以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张建华
关键词:知识分子
国家转轨与史学转型:从2012年俄罗斯历史年谈起——访彼得罗夫教授
2013年
尤里·亚历山大罗维奇·彼得罗夫教授,1955年出生于莫斯科,197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9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85年起在苏联国家博物馆、苏联科学院苏联历史研究所、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对外社会联系局工作。1990至2003年,担任《祖国历史》杂志(现《俄罗斯历史》杂志)编辑工作。2010年12月起,任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所长。他是俄罗斯联邦总统委员会下属的国家历史委员会成员,俄罗斯科学院历史语言学学部成员。自2010年起,任俄联邦人文学术基金会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俄国史专家委员会主席。彼得罗夫教授的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为俄国经济史、俄罗斯国家现代化问题、俄罗斯史学思潮。出版十余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100多篇。
彼得罗夫张建华高龙彬
关键词:俄罗斯历史史学转型
冯维津命题与近代俄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被引量:1
2008年
从冯维津的"俄国与西方"命题到"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大辩论,俄国发展道路问题成为年轻的俄国知识分子群体思考的首要问题。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争,在俄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巨大的开创性的意义,它标志着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的俄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并且由此产生了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中"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两大传统,而这两大思想传统酝酿和造就了未来的俄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的"自由主义"流派和"激进主义—社会主义"流派。它左右着俄国和前苏联的现代化进程,并且影响至今。
张建华
关键词:斯拉夫派西方派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与政治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十月革命后,俄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经历着"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冲击。在新经济政策这一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里,知识分子利用政策调整提供的公共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在苏维埃政权的政治规训之下,知识分子经历着痛苦的群体分化和政治转型。
张建华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时期知识分子公共空间苏维埃政权
近代俄国知识阶层对东方和中国文化的认识被引量:6
2008年
19世纪以来、尤其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之后,俄国不得不在同时面对强势西方和衰势东方的背景之下,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自己的国家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文化寻根和历史反思过程中,俄国知识阶层对东方文化基本上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在俄国知识阶层的视野中,东方与西方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和两条道路,并且最终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和归宿。缘此出发点,他们不仅在谈到俄国落后的原因时,而且在谈到俄国未来命运时,要么是将落后原因归结于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恶劣影响,要么是把东方和中国列为"野蛮的"、"落后的"、"污秽的"、"黑暗的"、"没有前途的"代名词,从而具有强烈的"东方罪恶意识"和"反东方情结"。因此,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的俄国思想文化界中,"东方罪恶意识"和"反东方情结"较为流行。它不仅表现在持极端立场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思想之中,也表现在持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立场的一些学者的思想之中。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深认识实属罕见,并彰显其弥足珍贵的思想价值。
张建华
关键词:地缘文化中国文化
国内学界近三十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国内学界近三十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回顾自从18世初至21世纪初,中国的俄国史研究经历了四阶段:第一阶段:相互观察和散点记录时期(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以游记为主。清代名臣张鹏翮的《漠北日记》(一名《奉使俄罗斯行程录》)、图理琛的《异域录》、方式济的《...
张建华
关键词:俄国史历史文献
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前后中国形象的转变被引量:6
2009年
自19世纪70年代始,来自中国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破产农民和无业居民大量移居俄国的东部地区乃至欧俄核心地带,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了俄国境内广泛分布、人数庞大、从业各异的华工群体,成为近现代史上跨国界、跨文化的历史现象。从这一群体中产生了最早的俄语翻译家、互市商人和革命家,诞生了第一个华人团体——中国旅俄联合会和旅俄华工联合会。在十月革命中,先进华工英勇地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之中。旅俄华工以自己的坚强、勤劳、聪慧和正义赢得了俄国人民的尊敬和苏维埃政权的信任,一举改变了俄国数个世纪以来形成的扭曲的中国形象。这一特殊群体以及生存和活动方式,不仅促进了中俄两大民族的相互认识、两大文化的碰撞交流,而且促进了现代中国形象在俄国(苏联)的形成,即超越了俄国(苏联)人乃至欧洲人传统的历史—文化视野之下的负面中国形象,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正面的政治—革命形象。
张建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