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科学计算研究所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单嘧磺隆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对流扩散方程
  • 1篇氢键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方法
  • 1篇嘧磺隆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液
  • 1篇离子液体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后验误差估计
  • 1篇构象
  • 1篇构象转换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篇李正名
  • 1篇陈沛全
  • 1篇言天英
  • 1篇曹臻
  • 1篇赖城明
  • 1篇赵志勇
  • 1篇马翼
  • 1篇胡健伟
  • 1篇孙宏伟
  • 1篇王建国
  • 1篇李姝
  • 1篇王舒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迎风有限元的自适应方法被引量:2
2006年
对二维非线性发展型对流扩散方程的迎风有限元格式给出了显式后验误差估计,建立了真实误差由后验误差估计器上下界定的估计式,由此给出了相应的自适应算法,数值试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赵志勇胡健伟
关键词:对流扩散方程后验误差估计
单嘧磺隆除草剂的晶体构象-活性构象转换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新型除草剂单嘧磺隆绕脲桥部分两个C—N键的内旋转势能面进行计算,然后对势能面上的驻点进行构型优化和过渡态搜索,得到单嘧磺隆4种稳定构象和构象转换过程所涉及的8个过渡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单嘧磺隆晶体构象-活性构象转换过程中涉及4种稳定构象和8条转换途径,脲桥部分NH基团与嘧啶环上N原子所形成的分子内氢键对于构象的稳定性及转换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极化连续介质溶剂模型(PCM)在B3LYP/6-31++G(d,p)水平下进行溶剂化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单嘧磺隆从晶体构象转换成活性构象主要是在水相中进行的.
陈沛全孙宏伟李正名王建国马翼赖城明
关键词:单嘧磺隆构象密度泛函理论氢键
分子动力学模拟离子液体(BMIM+/PF6-)/金红石(110)界面的结构
2009年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室温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化磷(BMIM+/PF6-)在金红石(110)晶面的结构性质,旨在模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电解液/半导体界面性质.模拟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密度函数在界面处出现最大值,并成有序的“双层”结构排列,在金红石表面区域,阳离子(BMIM+)的侧链有明显伸长的趋势,且咪唑环倾向平行于金红石(110)晶面.
王舒曹臻李姝言天英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离子液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