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放射医学系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崔航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局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物剂量
  • 2篇生物剂量计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剂量计
  • 2篇辐射生物剂量...
  • 1篇蛋白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腺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亚型1
  • 1篇遗传学
  • 1篇粘膜
  • 1篇照射
  • 1篇诊疗
  • 1篇射线
  • 1篇神经管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视神经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2篇倪冠英
  • 2篇张萱
  • 2篇崔航
  • 2篇刘丽波
  • 2篇刘宇光
  • 2篇刘树铮
  • 2篇武宁
  • 2篇金顺子
  • 1篇刘云霞
  • 1篇杨春华
  • 1篇王鑫
  • 1篇赵小冬
  • 1篇赵永生
  • 1篇雷霏
  • 1篇王永亮
  • 1篇许晶
  • 1篇宫宝华
  • 1篇张京战
  • 1篇王平
  • 1篇来颖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辐射防护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0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后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5例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瞳孔大小、眼球运动、视力变化(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等情况。结果:本组125例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后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良好的护理,患者积极的配合,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同时还应重视卫生宣传及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许晶杨春华崔航
关键词: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护理
水通道蛋白亚型1-5在鼠鼻粘膜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water channel protein;Aquaporin AQP)不同亚型在大鼠鼻粘膜组织中的分布及各亚型的组定位。探讨其组织水代谢障碍所致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取20只成年Wistar大鼠,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即刻取鼻粘膜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鼻粘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2、3、4、5的分布情况。结果AQP1、4为1∶1000,AQP3为1∶300,AQP5为1∶400的抗体浓度可以观察到它们在鼻粘膜组织不同部位稳定、清晰的染色反应。但AQP2使用1∶50也未观察到染色,AQP1在基底膜反应清晰,AQP3在腺体内导管及胞浆被标记,AQP4在被覆上皮细胞膜、血管内皮表达清晰,AQP5在纤毛,浆液细胞胞浆广泛表达。结论水通道蛋白13、、45、广泛分布在鼻粘膜不同部位,当某种水通道蛋白亚型表达出现异常时,可能会成为导致组织发生水代谢异常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建国崔航赵丹雷霏赵小冬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鼻粘膜免疫组化
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Egr-1和Egr-4基因表达水平的实时定量RT—PCR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Egr-1和Egr-4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小鼠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后4和24h,提取胸腺mRNA,以GAPDH作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探讨Egr-1和Egr-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不同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作为辐射生物剂量参照。结果Egr-1和Egr-4基因表达量在0.5~6Gy全身照射后4和24h均与照射剂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974,0.987,0.978,0.999,P〈0.01),其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成线性平方方程。各剂量点Egr-1和Egr-4基因表达量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高度相关(r=0.866、0.947、0.983、0.835,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照射后4hEgr-4基因表达不仅剂量效应关系良好,且增幅最为明显,并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相平行。结论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Egr-4基因的早期表达有可能成为建立大批量、快速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的候选者。
武宁刘丽波张萱金顺子倪冠英刘宇光刘树铮
关键词:EGR-1辐射生物剂量计
衡水市放射防护状况调查及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遗传学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衡水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状况和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水平,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年份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由2011年的0.15~1 420.00μSv/h下降至2015年的0.09~97.00μSv/h。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06%、2.05%和0.84%,2013年和2015年的异常检出率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41.40,P<0.05)。结论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放射剂量率水平与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呈正相关。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改善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防护措施,降低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率,从而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以及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
贾斌贾臻张志捧张瑜马娅张京战
关键词:放射诊疗染色体畸变微核
辐射诱导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基因表达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反应,为探索可行的辐射生物标志物打下实验基础。研究中选用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Cdkn1a、Ccnd1、Ccnb1、Gadd45a、Atm和Fdxr,以Gapdh为参考基因,观察0.5、1、2、4、6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4和24小时上述基因在胸腺和脾脏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同时计数骨髓细胞涂片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上述6种基因对电离辐射全身作用都出现变化,但以Cdkn1a、Ccnd1和Ccnb1三者对全身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较为明显,其中Cdkn1a和Ccnd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Ccnb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下降。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为线性-平方方程,其相关系数r为0.851~0.998,p<0.05~0.01。但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Ccnd1和Ccnb1的表达只有部分结果与之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Cdkn1a的表达量则不仅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而且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明显相关,在两器官和两时间点其相关系数为0.950~0.975,p<0.01。另一方面Cd-kn1a表达量变化的幅度较大,照射后4小时和24小时胸腺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11.2和11.3倍,脾脏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20.6和9.3倍。鉴于实时定量PCR技术适用于快速、高通量检测,通过进一步在人体观察验证,Cdkn1a基因表达变化有可能成为研制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候选者。
金顺子武宁刘丽波张萱倪冠英刘宇光刘树铮
关键词:CCND1GADD45A实时定量PCR基因表达变化辐射生物剂量计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研究其肝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规律,找出诊断依据。方法本组30例行肝脏CT灌注扫描,其中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3例;肝癌12例,正常5例及正常组织25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根据各灌注图像及相关参数评价正常组织与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12例肝脏恶性肿瘤(肝癌)患者BF、HPI及HA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MTT明显降低(P<0.01),均与良性肿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S在肝脏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良性肿瘤组中血管瘤的BV却高于正常组和肝癌组(P<0.05),而正常组与肝癌组的BV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灌注参数BF、BV、HPI、MTT和HAP能有效的评价肝脏肿瘤的血流状态,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赵永生王永亮刘云霞来颖王鑫刘桂锋王平宫宝华
关键词: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