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
- 作品数:234 被引量:909H指数:12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德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监测对我国林业的启示被引量:7
- 2020年
- 通过对德国森林资源管理、近自然育林经营理念、森林经营技术与措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等方面的调研分析,借鉴其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林业基本情况,提出了以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为核心、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依托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依法依规开展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完善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建议。
- 郑云峰尹准生刘诚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多规合一”背景下林地与国土数据衔接情况分析及处理建议被引量:3
- 2019年
- 通过对浙江省德清、开化,江西省婺源、南丰四县的林地与国土数据的衔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整体差异情况,并提出协调原则和具体差异图斑的处理建议,以期解决林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在林地界定上存在的差异问题。
- 申屠惠良邱尧荣陆亚刚
- 关键词:林地衔接
- 促进作用理论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与发展趋势被引量:5
- 2020年
-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威胁,生态修复已成为通过人为干预来减缓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策略之一。物种间的促进作用或正相互作用是构建群落的重要因素,并在生态修复与重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促进作用概念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其在生态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并归纳总结了其在生态修复应用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促进作用正式融入主流生态学理论中,促进作用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生态修复实践中得到大量的验证及应用。其主要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类型。相对其在陆域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水域生态系统的应用较为缺乏。通过对比促进作用机理、生态系统类型以及国内外研究等方面,展望了在未来的生态修复中应充分发挥物种内部、不同营养级间以及人工模拟促进作用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应加强对水域生态系统以及国内的研究,将促进作用广泛应用到生态修复中,为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服务。
- 刘泽正傅宇马旭解成杰邱冬冬隋皓辰崔保山
- 关键词:生态修复滨海湿地
- 中亚热带典型杉阔混交林碳储量分配特征被引量:11
- 2019年
- 基于样地实测法和森林固碳计量理论,分析杉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储量及分配特征,揭示经营杉阔混交林在固碳增汇方面的潜力优势。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从幼龄林到近熟林乔木层碳储量增加了64.97t/hm^2;土壤碳储量增加了18.23t/hm^2。在林龄、密度、立地等相近的情况下,杉阔混交林较杉木纯林的固碳潜力大。杉阔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储量差异显著(P<0.05),杉阔混交林在水土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积累等方面更具优势。通过选择合适的混交树种、混交比例和造林密度可以明显增加植被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杉阔混交林经营是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 唐学君肖舜祯王伟峰王伟峰
- 关键词:杉阔混交林碳储量固碳潜力中亚热带
- 结合无人机可见光和激光雷达数据的杉木树冠信息提取被引量:8
- 2022年
- 以年珠实验林场为研究区,以无人机可见光正射影像和激光雷达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分水岭分割与面向对象结合的方法提取不同郁闭度下杉木单木树冠信息,并对提取精度进行验证首先采用面向对象法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提取树冠区域,然后基于构建的CHM进行分水岭分割获取单木树冠初步分割结果,最后基于初步分割结果对树冠区域进行二次分割,提取单木树冠信息。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林分条件下单木树冠信息提取效果较好,其中单木树冠提取F测度分别为88.07%~95.08%和78.57%~88.29%;提取的树冠面积与实测面积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R2分别为0.859 1和0.736 7,RMSE分别为2.49 m^(2)和3.29 m^(2);提取的冠幅与实测冠幅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R;分别为0.830 6和0.724 6,RMSE分别为0.46 m和0.57 m。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法提取树冠区域很好的消除了样地内裸地及林下灌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无人机Li D-AR数据能够更加精确的区分单木信息,2种数据源结合发挥了二者的优势,提高了单木树冠的提取精度。本研究可为快速获取不同郁闭度林分下单木树冠信息提供参考。
- 王娟张超陈巧李华玉彭希白明雄徐志扬刘浩栋陈永富
- 关键词:无人机激光雷达面向对象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价有助于直观地认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提高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了定量评估开化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客观反映开化县公益林建设成效,本研究以开化县2018年公益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固定样地建立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公益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等6个方面13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8年,开化县公益林涵养水源量23381.51万t,价值24.64亿元;固土量280.42万m^(3)、保肥量13.50万t,价值5.90亿元;固碳量24.44万t、释放氧气65.42万t,价值11.63亿元;积累营养物质9032.48 t,价值1.16亿元;吸收二氧化硫9570.59 t、滞尘量176.78万t,价值4.24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8.66亿元。2)开化县公益林总生物量为1038.40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114.19 t/hm2。杉木林生物量最大,其次为阔叶林,竹林和灌木林生物量较小。3)从不同森林类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来看,杉木林高于其他林分,其次是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灌木林最小。研究表明,开化县公益林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随着林分结构优化和研究技术水平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进一步提高。此次研究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提供了一个案例,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 曹元帅郑云峰尹准生何晨
-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效益
- 乡村振兴战略下林业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研究现状,总结国外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经验,概括国内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实践的优缺点,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林业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从平台与资源、对象与层级、技术与手段、内外部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开展林业知识服务的创新发展思路。
- 陈大钊
- 关键词:知识服务
- 河南棠溪源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被引量:1
- 2019年
- 在对河南棠溪源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以及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析了森林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 孙永涛
-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可持续发展
- 基于SIFT算法及三角形约束的SAR影像匹配方法
- 2020年
- 将三角形约束方法引入到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匹配中。利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子生成特征点;采用鲁棒性较好的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剔除错误匹配点,得到更高精确度的同名点;最后利用SIFT算法得到的同名点建立Delaunay三角网。在同名相似三角网内,以三角形重心点作为内插的虚拟同名点,并对虚拟同名点进行归一化互相关(NCC)约束,剔除不满足阈值要求的虚拟同名点对,同时根据内插得到的虚拟同名点建立新的三角网,对三角网进行动态更新,用于获取更多虚拟同名点,直至满足匹配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增加匹配特征点数量,提高雷达影像的匹配精确度。
- 薛国超刘龙龙高超
- 关键词:SAR影像SIFT算法RANSAC算法
- 一种基于北斗通信的树木胸径动态感知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北斗通信的树木胸径动态感知装置,包括卷尺、计数器、主板、存储单元、供电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计数器包括计米器和计米轮,计米器与主板连接,计米轮上缠绕有卷尺,计米轮实现卷尺的伸缩和计数,计米器记录并显示...
- 洪奕丰陈伟张振中徐旭平徐志扬陆亚纲刘海陈怡桐高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