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

作品数:219 被引量:716H指数:13
相关作者:姚开泰方唯意贾俊双林晓琳姚志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7篇医药卫生
  • 18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8篇细胞
  • 70篇基因
  • 60篇鼻咽
  • 57篇鼻咽癌
  • 39篇肿瘤
  • 33篇蛋白
  • 27篇小鼠
  • 27篇慢病毒
  • 23篇癌细胞
  • 20篇干细胞
  • 19篇病毒载体
  • 18篇慢病毒载体
  • 15篇荧光
  • 15篇免疫
  • 14篇鼻咽癌细胞
  • 13篇基因表达
  • 13篇EGFP
  • 12篇细胞株
  • 10篇过表达
  • 9篇咽肿瘤

机构

  • 218篇南方医科大学
  • 2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篇广州医学院
  • 10篇中南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湖南文理学院
  • 4篇暨南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附...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武警医学院

作者

  • 78篇姚开泰
  • 34篇方唯意
  • 33篇肖东
  • 26篇贾俊双
  • 20篇黄仲曦
  • 19篇李欣
  • 16篇林晓琳
  • 14篇刘腾飞
  • 12篇丁彦青
  • 12篇江庆萍
  • 11篇王爽
  • 11篇刘真
  • 10篇安靓
  • 10篇谢卫兵
  • 10篇肖高芳
  • 9篇刘求真
  • 9篇蔡红兵
  • 8篇史俊文
  • 8篇申红芬
  • 8篇姚志芳

传媒

  • 4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9篇热带医学杂志
  • 7篇第一军医大学...
  • 5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比较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生命科学研究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2014第十...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21篇2013
  • 19篇2012
  • 26篇2011
  • 17篇2010
  • 22篇2009
  • 15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5篇2005
  • 1篇2004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号染色体短臂21-22区域63个新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寻找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的未知基因。方法对63个定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21-22D3S1609-D3S1295区域的单拷贝并代表未知基因的EST簇进行网上克隆,在获取基因大片段或全长cDNA序列的基础上,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3个未知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49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8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均不表达;2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4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其中Hs.27566基因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均显著低表达或不表达。结论在染色体3p21-22D3S1609-D3S1295区域构建了63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的表达差异谱;筛选出6个在鼻咽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未知基因。
彭宏赵彤姚开泰
关键词:鼻咽癌基因表达染色体
鼻咽癌细胞株侧群细胞染色条件的优化及其表面标记物的测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株侧群细胞所需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最佳的孵育时间和浓度;研究细胞密度对侧群细胞比例的影响;测定其表面标记物CD133和ABCG2蛋白的表达。方法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孵育细胞,选择不同的时间(30、60、90、120、150、180min)及不同的浓度(3、4、5、6、7、8mg/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选择合适的孵育时间和浓度。选取不同生长密度(70%、100%)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侧群细胞比例的变化。荧光抗体CD133和ABCG2共孵育Hoechst33342,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和ABCG2蛋白的表达。结果Hoechst33342孵育时间为70min,侧群细胞染色效果较佳。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合适孵育终浓度不同,如CNE2为6mg/L,而CNE1为2mg/L。另外,侧群细胞的比例呈生长密度依赖性。CD133蛋白总含量恒定在0.1%~0.2%,侧群细胞和主群细胞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CD133并不富集于侧群细胞中。而侧群细胞ABCG2蛋白较主群细胞优势表达,比例达80%以上。结论鼻咽癌细胞株侧群细胞最佳的荧光染料染色时间为70min,不同细胞株孵育终浓度不同。侧群细胞的比例呈密度依赖,与ABCG2密切相关。
焦锋邱际华张千兵姚开泰刘求真
关键词:侧群细胞肿瘤干细胞HOECHST33342
去甲基化酶ALKBH5高、低表达食管鳞癌细胞株的构建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构建高、低表达去甲基化酶ALKBH5的食管鳞癌(ESCC)细胞株。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人源胚胎肾细胞293T于培养瓶内培养,分别记为A、B、a、b、c组,待细胞融合80%~90%后进行质粒转染,A组293T细胞转染高表达ALKBH5的质粒p LV-ALKBH5,B组293T细胞转染对照质粒p LV-con,上述2个质粒中均带有GFP蛋白和Flag标签蛋白(用于后续感染细胞的筛选); a组293T细胞转染低表达ALKBH5的质粒p LKO-shALKBH5-1,b组293T细胞转染低表达ALKBH5的质粒p LKO-shALKBH5-2,c组293T细胞转染对照质粒p LKO-shSCR,上述3个质粒中均带有嘌呤霉素抗性(用于后续感染细胞的筛选)。上述各组293T细胞质粒转染72 h后,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离心后分装;用A、B组细胞上清液分别感染ESCC细胞株(Eca109细胞和Kyse510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GFP蛋白(+)的细胞待测;用a、b、c组细胞上清液分别感染ESCC细胞株(Eca109细胞和TE-13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细胞待测。采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感染高、低表达ALKBH5上清液的ESCC细胞中ALKBH5 mRNA和蛋白。结果感染A组细胞上清液的Eca109细胞、Kyse510细胞中ALKBH5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感染B组细胞上清液的Eca109细胞、Kyse510细胞(P均<0. 05),感染a、b组细胞上清液的Eca109细胞、TE-13细胞中ALKBH5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感染c组细胞上清液的Eca109细胞、TE-13细胞(P均<0. 05)。结论成功构建高、低表达ALKBH5的ESCC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ALKBH5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细胞模型。
方婷晓翟坚学林桃燕别亚男肖东蔡开灿
鼻咽癌候选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筛选影响鼻咽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相关基因。方法利用cDNA基因芯片,比较高转移鼻咽癌细胞株5-8F和非转移鼻咽癌细胞株6-10B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在线Milano程序筛选鼻咽癌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GOstat分析这些基因功能,最后荧光定量PCR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芯片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细胞株5-8F与6-10B之间共有200多个差异表达基因。基于Milano程序分析后,发现与侵袭和转移能力相关的基因有33个,其中27个上调,6个下调。GOstat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参与了细胞移动、调节凋亡、细胞黏附等。结论经在线Milano程序分析鉴定的鼻咽癌5-8F和6-10B细胞株之间的这33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
刘真方唯意
关键词:鼻咽癌基因芯片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PLCD1敲除小鼠
目的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小鼠PLCD1基因,引起其毛发生长受抑制,以获得无毛/稀毛品系.方法 针对小鼠PLCD1基因设计sgRNA,构建sgRNA表达质粒;体外转录获取sgRNA和Cas9 mRN...
刘玉敏刘薇贾俊双陈傍柱顾鹏别亚男林晓琳肖东顾为望
关键词:基因敲除
P27蛋白在胞浆中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p27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组织之间的表达。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27蛋白在鼻咽癌与鼻咽组织胞浆中表达差异以及P27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7蛋白是一个核浆表达蛋白。与正常鼻咽组织相比,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胞浆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47),且下调表达与T分级(P=0.033)呈负相关。此外,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胞浆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虽然无显著意义,但也展现了明显负相关趋势(P=0.157,P=0.090)。结论 P27蛋白在细胞胞浆中过低表达可能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且其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之一。
黄巍孙世珺叶亦菁方唯意
关键词:P27蛋白鼻咽癌预后因子
绿原酸水解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分析双黄连方药制备过程中影响绿原酸水解的因素及可能的水解产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绿原酸在不同pH值条件及不同水解时间的水解产物。结果:绿原酸在pH6.85的水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下稳定。结论:绿原酸的水解模式主要有分子间酯键断裂、咖啡酰基迁移、水合反应等。
罗奇志王有志罗佳波
关键词:绿原酸水解液相色谱质谱双黄连
间歇性缺氧时结肠癌细胞的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间歇性缺氧时结肠癌SW480细胞其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水平和其他氧化应激指标的关系,以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相关性。方法建立细胞缺氧模型,SW480细胞按缺氧条件的不同分为:间歇性缺氧组(A组)、持续性缺氧组(B组)、常氧对照组(C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AOPP和VEGF,黄嘌呤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及Western blok方法测定TGFβ1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C组比较,A组和B组的AOPP、MDA均升高(P均<0.05);SOD、GSH-PX下降(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时两者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间歇性缺氧较持续缺氧时AOPP、MDA明显升高,SOD、GAH-PX显著下降(P均<0.05)。②间歇性缺氧时AOPP水平与MDA、VEGF、TGFβ1呈正相关(P均<0.05),与SOD为负相关关系(P均<0.05),而与GSH-PX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间歇性缺氧时SW480细胞的蛋白氧化损伤增强,较持续缺氧时明显,并且与氧化应激状态有关。缺氧时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TGFβ1均表达,以间歇性缺氧时显著,且其表达与AOPP水平密切相关。
冼乐武李涛平韦伊尔伍思培马磊
关键词:间歇性缺氧氧化应激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间质标志物巢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巢蛋白(N-cadherin)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2例NPC组织中N-cadherin的表达水平,以30例鼻咽慢性炎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N-cadherin蛋白在NPC组织中的高表达阳性率为59.0%(72/122),明显高于其在慢性炎组织的表达(3.33%,1/30)(P<0.001)。N-cadherin蛋白高表达与NPC患者性别、N分期、临床分期以及复发密切相关;然而,N-cadher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T分期、M分期无相关性(P>0.05)。此外,N-cadherin蛋白高表达与E-cadherin低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198,P=0.029)。单因素分析显示,N-cadherin蛋白高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N-cadherin蛋白表达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296)。结论 N-cadherin在NPC中异常表达升高,且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NP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罗伟仁姚开泰
关键词:鼻咽肿瘤N-CADHERIN上皮-间质转化
EBV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构建与初步验证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高发于中国南方,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与EB病毒关系非常密切。本研究利用前期已经设计和克隆好的EB病毒(EBV)已知和预计的编码基因作为cDNA探针,用于研制EBV微阵列。利用能高产EBV病毒颗粒的B95-8细胞作为检测对象,观测基因芯片检测的效果,已确定是否将来用于临床检测。方法:87个EBV基因探针通过一对设计于载体多克隆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探针被打印在Corning玻片上。通过与Cy3标记的B95-8细胞cDNA进行杂交反应,检测B95-8细胞内EBV基因表达。RT-PCR验证检测。结果:利用构建的EBV芯片,成功地在B95-8细胞中检测到了几乎所有的EBV潜伏基因的表达,随后RT-PCR验证了该结果。结论:我们成功地构建了EBV微阵列,且设计的EBV探针检测是有效的。但EBV微阵列是否可以用于鼻咽癌标本的检测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方唯意刘真李欣刘求真刘腾飞姚开泰
关键词:NPC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