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18 被引量:953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国平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可持续发展
  • 4篇碳排放
  • 3篇低碳
  • 3篇绿色经济
  • 3篇福利
  • 2篇低碳竞争力
  • 2篇中国省域
  • 2篇生态
  • 2篇省域
  • 2篇曝气
  • 2篇竞争力
  • 1篇低强度
  • 1篇低碳发展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循环经济
  • 1篇循环型
  • 1篇循环型经济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
  • 4篇上海立信会计...
  • 2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11篇诸大建
  • 5篇刘国平
  • 2篇李小平
  • 2篇谌伟
  • 2篇刘淑妍
  • 2篇孙从军
  • 1篇赵振
  • 1篇朱远
  • 1篇张云

传媒

  • 4篇中国人口·资...
  • 2篇世界环境
  • 2篇软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城市交通
  • 1篇会计与经济研...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持续性科学:基于对象—过程—主体的分析模型被引量:47
2016年
2015年9月,联合国通过了未来15年即2016-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成为指导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概念和中轴原理。基于这个背景,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加强整合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任务。本文提出基于对象-主体-过程的可持续性科学的分析模型,对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中的一些经常碰到的关键问题进行辨析:在对象维度,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在生物物理极限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出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有重要的包含互补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并列替代关系;在过程维度,强调可持续发展将适应性治理和源头性预防结合起来,运用压力-状态-响应即PSR方法进行全过程管理,而不是应对其中一个环节;在主体维度,强调利益相关者参与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不能脱离合作治理研究可持续发展。作为案例应用,讨论了可持续性科学视角下的绿色经济的对象、过程、主体问题及其意义。
诸大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被引量:137
2012年
联合国里约20周年世界峰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倡导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的概念最早在1989年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Pearce提出,但现在的绿色经济却具有全新的意义。本文基于参加联合国有关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的政策咨询和研究报告,论述了绿色经济的基本背景、三重效益、研究模型以及绿色经济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如何开展中国绿色经济研究进行探讨。首先,文章认为在深入探讨绿色经济前,需要了解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基本背景,明确为什么要发展绿色经济、什么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绿色经济,以及怎样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三个基本问题。其二,绿色经济与褐色经济的情景模拟表明,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更好的三重底线效益。联合国的T-21模型对过去40年(1970-2010)及未来40年(2010-2050)进行了绿色情景与褐色情景两种模拟,认为在自然资本的环境收益方面,绿色经济发展情景下自然资本的退化得到了基本遏制,而褐色经济发展情景下自然资本的退化会进一步增强;在物质资本的经济收益方面,绿色经济发展情景下,2020年以前经济增长率(2.5%)会低于褐色经济(3%),但从长期平均增长率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2.5%)可以带来比褐色经济发展模式(2%)更好的经济增长;在人力资本的社会效益方面,在2030年以前绿色经济发展情景下就业机会有小幅减少,但长期来看,绿色经济能够创造与褐色经济同样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可以有小幅的增加(0.6%)。其三,绿色经济研究模型表明,绿色经济投资于自然资本可以实现所需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本消耗的脱钩。绿色经济假说是:将资金投资于提高资源能源效率与扩大自然资本两个方面,是否能够导致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于该理论假设,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将自然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Threshold-21模型,证明绿色经济即投资于自然资本可以
诸大建
关键词:绿色经济联合国生活质量
后汽车时代城市的共享出行问题——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思考被引量:10
2017年
共享单车的兴盛和分享经济理论的产生,为研究后汽车时代的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启示。指出城市交通体系的转型需要从关注物即交通设施增长转移到关注人的移动。针对值得关注的四个关键问题展开详细探讨。一是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出行需求的满足总是要求交通设施成比例增长;在分享经济的情景中,有可能实现出行需求满足与设施建设的脱钩发展。二是对交通工具进行技术改进,无法解决消费规模扩张导致的反弹效应问题,需要系统变革和社会创新,发展共享出行就是这样的案例。三是城市交通体系的转型以共享出行为导向,则有可能用较少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解决增长的城市出行需求问题。四是共享出行系统的建设需要与公共交通系统、共享空间进行整合。
诸大建
关键词:循环经济
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被引量:80
2012年
如果说20年前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续发展,那么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就是绿色经济。本文概括了"里约+20"大会绿色经济的三个关键问题,并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看法。①当前的绿色经济是世界绿色浪潮发展演进的新成果,具有与以往的绿色思潮不同的时代背景,具有对传统的褐色经济进行范式更替的革命意义。②绿色经济对传统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增加了两个重要维度。绿色经济试图将空气、水、土壤、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计入国家财富预算,强调经济增长要控制在关键自然资本的边界之内;绿色经济试图将"公平"或包容性变成与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率"同等重要的基本理念。③按照甜甜圈的理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有不同的绿色解决战略。发达国家大多数有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但是生态足迹超过了地球人均,处于甜甜圈的外圈;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生态足迹低于地球人均,但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足,处于甜甜圈的内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从不同的方向走向地球边界和社会边界之间的中间圈。中国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褐色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大幅度提高绿色增长的效率。绿色经济对于中国未来10-30年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经济意义上的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应该具有经济高效、规模适度、社会包容的特征,人均生态足迹保持在发达国家水平之下,有与人均GDP 1万美元相匹配的人类发展水平,同时大幅度降低穷富之间的差距。中国可以运用绿色经济中自然资本消耗规模要控制、资源分配要公平、资源生产率要提高的一般原理和量变关系,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推动绿色转型。第一是绿色经济的生态规模政策。对耕地、能源等重要的自然资本,
诸大建
关键词:绿色经济包容性
中国省域碳排放福利绩效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引申出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提高碳排放绩效。因此,对碳排放经济绩效和碳排放福利绩效加以区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出碳排放福利绩效指标,测度了1997-2008年中国省域碳排放福利绩效,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析碳排放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大多数省域碳排放福利绩效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②推动中国省域碳排放福利绩效的主要力量是技术效应,所有省市区的服务效应都小于0,表明服务效应对碳排放福利增长有抑制性作用,并且有8个省市区的福利绩效增长面临技术效应与服务效应的双重瓶颈。
刘国平诸大建
关键词:碳排放人类发展指数
生态福利绩效视阈下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体系构建
2023年
促进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走向持续繁荣的必然选择,低碳竞争力在各国和地区竞合博弈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生态经济学中所提出的生态福利绩效概念为低碳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一个良好视角。首先,从生态福利绩效的内涵来看,其强调三个观点:生态资本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稀缺要素;超越增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思维指引;生态福利绩效是以福利提升为导向的效率概念。其次,从生态福利绩效与低碳竞争力的内在关联机理来看,二者具有发展基础的涵容性、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以及发展途径的共通性。有鉴于此,论文尝试构建生态福利绩效视阈下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体系,具体包含如下四个子模型:低碳竞争核心能力基础模型、低碳竞争核心能力效应贡献分解模型、低碳竞争核心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和低碳竞争综合能力模型。
刘国平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低碳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3个关键课题与中国转型发展被引量:5
2011年
从数量扩张的增长模式转向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是中国未来30年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在3个关键课题上的研究进展。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富祉的关系上,指出经济增长对于社会富祉的贡献存在着门槛,跨过这个门槛经济增长对福利贡献的边际效用开始递减;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上,指出经济增长没有导致资源环境消耗的倒U型曲线,在自然资本存在限制的情况下无限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在政府支出与民生发展的关系上,指出公共支出增大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福利的提高,而公共支出的结构与方式对民生发展却是极其重要的。在对每个问题分析事实依据、原因解释、政策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中国转型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长期意义的理论思考与政策思考。
诸大建
关键词:公共支出
风光互补曝气系统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介绍了风光互补曝气系统,创新性的将可在再生能源应用于环境自然修复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风光互补配比计算方案,并以昆明地区为例,通过对光伏,及风能资源最差月为研究对象,设计8类不同系统能源配比,并选择满足负载要求的配比系...
谌伟李小平孙从军
关键词:曝气系统再生能源风光互补水质模型
文献传递
低强度曝气技术修复河道黑臭水体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9
2009年
以受污染河道的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三种曝气方式(低强度连续曝气、间歇曝气和高强度连续曝气)对水体的修复效果,分析了低强度曝气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流量较小的缓速滞流河道,长期采用低强度曝气可达到降低污染负荷、消除水体黑臭的效果;以氨氮去除率达98%为控制指标,低强度曝气能耗仅为高强度连续曝气的6.25%和间歇曝气的17.24%,大大降低了曝气经济成本。
谌伟李小平孙从军赵振
关键词:溶解氧水体修复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限制模型及对中国转型发展的政策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有关公共政策的讨论很少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缺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文章指出对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存在着并列模型、交错模型、生态限制下的包含模型3个不同的模型,讨论了不同模型对于中国发展的政策意义。认为作为可持续发展一般原则的并列模型,虽然强调发展必须考虑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的效益,但是3个方面的简单加和,即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加上末端治理导向的环境治理,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而体现弱可持续性的交错模型,虽然强调提高资源生产率,但是在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不改变的情况下,不可能克服反弹效应问题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减物质化发展。提出需要建立基于生态限制原则的可持续发展的包含模型,提出了包含模型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创新的目标、原则和路径,强调中国未来的转型发展,需要更多地考虑地球自然资本的边界和我国自然资本的约束条件,从追求物质资本的扩展转向追求人类福利发展。
诸大建刘淑妍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