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5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哲学
  • 2篇实践论
  • 2篇世界历史性
  • 2篇马克思哲学
  • 1篇信息化
  • 1篇意识形态
  • 1篇哲学批判
  • 1篇哲学形态
  • 1篇政治自由
  • 1篇政治自由主义
  • 1篇证法
  • 1篇执政
  • 1篇执政能力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共产党执...
  • 1篇中国共产党执...
  • 1篇中国社会
  • 1篇中国先进生产...
  • 1篇认识论
  • 1篇社会

机构

  • 10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叶险明
  • 3篇程广云
  • 1篇陈新夏

传媒

  • 3篇哲学动态
  • 2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辨析被引量:7
2004年
程广云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近代性实践论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观
从理想原则到现实关怀——罗尔斯理性主义解析被引量:8
2005年
程广云
关键词:理性主义罗尔斯现实关怀《政治自由主义》《万民法》基本立场
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被引量:2
2003年
从先进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一般逻辑规定性、先进生产力的同构性、中国社会内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并进而从“世界普遍交往”、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是当前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叶险明
关键词: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世界历史性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5
2005年
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所决定,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其执政能力具体地、历史地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就应该树立“治理”观念,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领导与社会成员的多元化追求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正确地把握和谐与发展的辩证法。
叶险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全球化语境的四条问题链被引量:3
2004年
 全球化语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政治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拒斥"西方中心论"和狭隘的民族文化观与向近现代西方先进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民族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从问题学的层面上支撑着全球化语境的四条问题链。
叶险明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传统文化西方中心论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性与当代性被引量:7
200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哲学而产生的,也是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哲学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就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性”中。作者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性”五个相互联系的规定性的过程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叶险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性高校备课参考
全球化、信息化与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发展(专题讨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2004年
从经济必然性的角度上看,即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向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制度的因素不断增长的态势的角度上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大趋势论述,至今仍没有过时,这是必须要坚持的。然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当代全球化发展的确也使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叶险明
关键词:信息化经济形态社会形态
哲学的转向与认识论的式微被引量:3
2005年
陈新夏
关键词:认识论哲学形态实践论逻辑思想
论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学理根据及其方法论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重塑哲学解释功能、建构哲学改造功能,使科学的解释功能和改造功能成为新哲学的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特性,是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学理根据,它寓于马克思对旧的哲学形态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重塑哲学的解释功能、建构哲学的改造功能的方法和逻辑给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启示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今天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目的就在于从中寻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时俱进的方法和逻辑。
叶险明
关键词:哲学批判
宗教与邪教:历史主义的理解被引量:5
2004年
宗教的世俗化和普世化是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我们认为 ,是否具有世俗化和普世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宗教与邪教的历史主义划界标准。邪教是宗教的历史反动。相反 ,新兴宗教运动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支流。如果以宗教世俗化、普世化为衡量标准 ,“新兴宗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顺应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另一类则是违背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如原教旨主义、邪教等等。前一类比较少 ,后一类比较多。对于中国来说 ,2 0世纪 80— 90年代是一个“精神文化空间”逐步变成“信仰真空”的时代。所谓“信仰真空”是指任何一种传统或者现代信仰在民众“精神文化空间”中无以确立 ,导致失落 ,从而为其它信仰提供可乘之机。邪教正是这样乘隙而入。它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信仰填充”。如何重建 (重构 )我们这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空间” ?笔者认为 :第一 ,重建科学精神 ;第二 ,重建人文精神 ;第三 ,坚持“政教分离”原则 ,推动宗教世俗化 ;第四 ,坚持“宗教宽容”、“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
程广云
关键词:宗教邪教历史主义宗教世俗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