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55 被引量:271H指数:9
相关作者:胡钢伟殷鸿易帅刘明智韦卓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电子电信
  • 6篇机械工程
  • 5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天线
  • 12篇自然语言
  • 10篇面天线
  • 8篇自然语言理解
  • 8篇机电耦合
  • 8篇反射面
  • 8篇反射面天线
  • 4篇语言处理
  • 4篇语义
  • 4篇语义分析
  • 4篇自然语言处理
  • 4篇机电
  • 3篇电磁
  • 3篇电子装备
  • 3篇优化设计
  • 3篇知识库
  • 3篇拓扑优化
  • 3篇聚类
  • 3篇机器人
  • 3篇方向图

机构

  • 55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海南经贸职业...

作者

  • 19篇段宝岩
  • 17篇赵克
  • 9篇郑飞
  • 7篇李鹏
  • 6篇宋立伟
  • 6篇许威
  • 5篇王伟
  • 3篇王文利
  • 3篇刘宏
  • 3篇易帅
  • 3篇胡钢伟
  • 3篇亿珍珍
  • 2篇马洪波
  • 2篇仇原鹰
  • 2篇冷国俊
  • 2篇李亚涛
  • 2篇田文超
  • 2篇党建
  • 2篇刘力惠
  • 2篇龙从一

传媒

  • 7篇计算机技术与...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3篇电波科学学报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电子机械工程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电子学报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科学:技...
  • 1篇电子科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太原重型机械...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18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的事件类名词的耦合处理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事件类名词耦合的一种处理方法。事件类名词是汉语名词的一个特殊子类,这类名词兼事物性与动作性于一身。给出了事件类名词的语义认知基础,并采用基于知识的方法,应用概念从属理论,对事件类名词进行详细的语义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事件类名词的耦合情况进行分类,并给出了事件名词解耦处理的具体方法。这种对事件类名词的耦合处理方法在智能辅导领域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陈国华赵克李亚涛易帅
关键词:语义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辅导系统
比较优势策略下的知识流动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知识主体之间的各种知识共享活动日益频繁,使得知识网络在演化中出现了知识流动的小世界现象。少数占据外在比较优势的知识主体逐渐演化为知识网络的核心,产生了主体和知识的区域性集聚。针对当前知识网络中存在的"均衡发展陷阱"和"流动性陷阱"问题,本文提出现实知识网络中存在的关键点-专业化发展成本和知识流动成本的计算。本文引入经济学中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基于比较优势策略下自主演化的知识模型,借助基于度与集聚系数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分析比较优势策略对知识网络的影响规律,从而为优化知识网络结构提供数量分析基础。
林丽姝吴明珠郑忠平赵克
关键词:知识网络知识流动比较优势知识共享知识演化
大型桁架面天线的机电耦合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0年
该文针对桁架面天线结构优化设计中的机电分离问题,将天线表面的微小变形表示为口径场的相位变化,得到包含结构因素的天线远场耦合计算公式,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耦合公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利用该公式将电性能指标引入传统的天线结构优化中,建立了以天线重量或电性能为优化目标,以结构强度和多种电性能变化量为约束的机电耦合优化模型,可以在天线结构设计过程中直接考察天线的主要电性能(包括增益、副瓣、波瓣宽度、指向精度等),同时避免了单一使用天线面精度的预估电性能的不足。通过某8m天线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耦合优化模型的优点。
李鹏杨东武王伟郑飞
关键词:面天线机电耦合桁架结构
面板位置误差对反射面天线功率方向图的影响机理被引量:6
2009年
根据反射面天线分块面板的结构特点,推导出了面板位置误差与天线口面相位误差之间的转换矩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块面板的平移和倾斜对于天线功率方向图的影响机理.选择由3圈面板拼装而成的反射面天线进行案例分析,数值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显示,相对误差小于10%,该误差转换矩阵可应用于实际天线工程中电性能的估算以及表面精度调整等.
王伟李鹏宋立伟
关键词:反射面天线
变形反射面天线馈源最佳相位中心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针对变形反射面天线馈源相位中心选取的问题,提出了寻找天线馈源最佳相位中心的优化模型.该模型基于变形反射面天线馈源相位中心与远场方向图的函数关系式,可得到天线反射面存在任意表面误差时的馈源最佳相位中心,使得天线的增益损失最小.将该模型应用于某8 m反射面天线的工程计算中.在仅考虑天线自身重力荷载的情况下,确定了天线不同仰角时的馈源最佳相位中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所确定的增益损失小于最佳吻合抛物面时的增益损失.
宋立伟段宝岩郑飞
关键词:反射面天线增益损失
微尺度连续介质法定义域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Hamaker假设作为微观连续介质的理论基础,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Hamaker假设,利用微观连续介质法,计算了两个原子之间的吸引力,发现计算结果同经典的原子间吸引力不一致;通过分析相对误差发现,微观连续介质法仅适用在原子间距较大的范围,并确定了微观连续介质法引力作用域为接触间隙大于7倍的原子半径。进一步分析斥力项,发现也存在同样现象;综合考虑引力和斥力时,在分析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基础上,得到微尺度连续介质法的作用域为大于10倍的原子半径的结论。
田文超贾建援
关键词:AFM
反射面表面与馈源误差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针对反射面天线误差信息对电性能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包含馈源相位中心和反射面表面的误差信息对反射面天线远场方向图影响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根据馈源相位中心误差和反射面表面误差引起天线口径面场分布的改变,利用口径场积分方法得到反射面天线辐射场的变化。然后,用所建立的模型对8 m口径的抛物面天线进行了数值计算,将天线在实际工况下的反射面表面误差与馈源相位中心误差一同引入模型中,分析了反射面天线误差信息对增益和副瓣电平影响,得到了相关数据和曲线,可为反射面天线的误差分析提供参考。
宋立伟段宝岩郑飞
关键词:反射面天线远场方向图
并联宏-微机器人系统的逆运动学模型被引量:10
2000年
介绍了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光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改进方案,针对悬索粗调和Stewart平台精调组成的两级调节系统,提出了并联宏-微机器人系统的概念.根据天文观测的要求,建立了宏-微机器人系统的道运动学模型,该模型是对馈源运动进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
王文利段宝岩刘宏南仁东彭勃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宏-微机器人
论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现状与发展
2023年
高性能电子装备被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天等领域中的雷达、深空探测、射电天文、通信、导航、遥感等方面,其设计与制造水平是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与实力的重要体现。系统回顾了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论述机电分离、机电综合、机电耦合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内涵,进而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鲜明的代际演进,并揭示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反射面天线、平面裂缝天线、有源相控阵天线等典型实例,建立电子装备电磁场-位移场-温度场的场耦合理论模型,揭示非线性机械结构因素对平板裂缝天线、有源相控阵天线等电子装备电性能的影响机理。最后,面向未来高性能电子装备的发展趋势,探讨机电耦合理论与技术需应对的新挑战。
许万业段宝岩
关键词:电子装备机电综合机电耦合
基于LS-SVM的天线指向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天线指向模型(LSSVM-PM)。不同于线性指向模型(Linear-PM)对天线指向偏差的分项进行代数相加,LSSVM-PM是对影响天线指向的因素进行考察,将因素变量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指向偏差作为输出,模型的求解是将原空间非线性地映射到一个高维的特征空间,然后在此空间中引入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求解。因此,LSSVM-PM模型可解决天线指向偏差的非线性问题,同时将影响指向的外部因素考虑周全。实验数据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线性模型相比,指向预测精度提高了17.36%,能更有效地提高天线的指向精度。最后,对LSSVM-PM模型的参数选择、学习样本数量及分布对模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张巨勇施浒立王伟陈志平
关键词:天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