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金属研究所

作品数:264 被引量:2,136H指数:24
相关作者:魏学军董首山王文傅广艳张捷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1篇金属学及工艺
  • 7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理学
  • 11篇化学工程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电气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6篇合金
  • 31篇金属
  • 28篇涂层
  • 28篇缓蚀
  • 27篇电化学
  • 25篇高温氧化
  • 21篇不锈
  • 21篇不锈钢
  • 17篇铝合金
  • 17篇缓蚀剂
  • 14篇高温
  • 13篇氧化膜
  • 13篇缓蚀作用
  • 12篇金属间化合物
  • 11篇溅射
  • 11篇高温合金
  • 9篇硫酸
  • 8篇电化学阻抗
  • 8篇电极
  • 7篇转化膜

机构

  • 264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金...
  • 11篇沈阳工业大学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抚顺石油学院
  • 3篇上海大众汽车...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沈阳工业学院
  • 2篇南京化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塔里木石油勘...
  • 2篇化工公司

作者

  • 27篇牛焱
  • 25篇曹楚南
  • 21篇林海潮
  • 18篇王福会
  • 14篇曾潮流
  • 14篇李劲
  • 13篇张学元
  • 11篇李远士
  • 10篇严川伟
  • 10篇王成
  • 9篇辛丽
  • 9篇唐兆麟
  • 9篇李铁藩
  • 9篇李美栓
  • 8篇杜元龙
  • 8篇余家康
  • 8篇余刚
  • 7篇柯伟
  • 7篇李瑛
  • 7篇楼翰一

传媒

  • 82篇腐蚀科学与防...
  • 59篇金属学报
  • 18篇中国腐蚀与防...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9篇材料研究学报
  • 6篇腐蚀与防护
  • 6篇物理化学学报
  • 6篇第十届全国缓...
  • 5篇电镀与精饰
  • 4篇电化学
  • 4篇材料保护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全面腐蚀控制
  • 3篇中国科学(E...
  • 3篇吉林工学院学...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表面技术
  • 2篇第九届全国缓...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 9篇2001
  • 69篇2000
  • 55篇1999
  • 41篇1998
  • 43篇1997
  • 19篇1996
  • 23篇1995
  • 2篇1994
2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浸铝镀层的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被引量:44
1997年
在一定温度下,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热浸铝时镀层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浸铝初期,在铝铁界面产生连续的FeAl3薄层;随时间延长,由于斜方晶格Fe2Al5相的快速生长,抑制了FeAl3相的进一步形成,使FeAl3相由初期的连续层向非连续相层转变,而Fe2Al5相呈不均匀齿状垂直于基体表面生长。通过SEM及TEM分析了镀层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镀层的结构模型。
夏原姚枚李铁藩
关键词:热浸铝镀层微观结构熔剂法
Zr-Al-Ni-Cu大块非晶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 6种不同成分的大块非晶合金、与非晶成分相对应的两种晶态合金和纯Zr在 0 .1mol/LNa2 SO4 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6种非晶样品中 ,有 4种具有高耐蚀性能 ,其中 ,成分为Zr65Al7.5Ni10 Cu17.5的样品具有最低的icorr值 1.38× 10 - 2 μA·cm- 2 。两种具有相同成分的非晶与晶态合金相比 ,晶态合金具有更低的icorr值。在 9种实验样品中纯Zr具有最低的icorr值 7.10× 10 - 3 μA·cm- 2 。
陈伟荣李瑛王英敏王福会羌建兵徐卫平王德和董闯
关键词:ZR-AL-NI-CU大块非晶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耐蚀性能
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高温氧化被引量:28
2000年
研究镍基高温合金的高铝与低铝活度简单涂层和铂改性渗铝涂层在 1 1 0 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 .在 40 0h内 ,各涂层的氧化均遵循抛物线规律 .两种铂铝涂层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性 ,经 1 0 0 0h氧化后 ,只有较小的增重和较小的抛物线速率常数 .Pt的存在 ,通过阻止合金元素穿过Al2 O3 膜向外扩散 ,形成更纯的、结合力更好的Al2 O3 膜 .并且 ,Pt的存在抑制γ′ Ni3 Al相的形成 ,推迟涂层的高温退化和高铝活度涂层中非铝氧化瘤的生长 .
牛焱刘刚吴维
关键词:铝化物涂层高温氧化高温合金镍基
表面电沉积Ni-La_2O_3复合镀层的Fe26Cr1Mo不锈钢的氧化行为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Fe26Cr1Mo不锈钢在900℃氧化时,生成的氧化层在冷却过程中大量剥落,经表面共电沉积NiLa2O3复合镀层后,抗热循环能力明显提高。对Fe26Cr1Mo不锈钢及其表面沉积NiLa2O3复合镀层后的氧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彭晓周龙江李铁藩吴维岁
关键词:镀层不锈钢电沉积稀土族稀土元素
硫脲和尿素在银电极上吸附行为的电化学和SERS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和极化曲线的方法研究了硫脲和尿素在H2SO4溶液中银电极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硫脲参与了银的阳极溶解反应.尿素在银电极表面上发生了缩合反应,产物为缩二脲。
徐海波余家康董俊华林海潮曹楚南
关键词:硫脲尿素SERS缓释剂极化曲线
离子注钇对Co-40Cr合金900℃氧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1997年
研究了离子注Y对Co40Cr合金在900℃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XS)、二次离子质谱(SIMS)、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等实验手段对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生长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Y降低了合金表面Cr的结合能,有利于氧化初始阶段Cr2O3膜的快速形核;同时,注Y后增大了氧化膜内Cr的结合能,对Cr3+阳离子在氧化膜内的扩散传质起到了阻碍作用。离子注Y在细化Cr2O3氧化膜晶粒的同时也降低了氧化膜的生长速率。SIMS和TEMHREM研究表明,注入的Y氧化后主要存在于氧化膜的外侧,即靠近氧化膜气体界面附近的氧化膜中,以YCr2O3第二相颗粒的形式分布在Cr2O3晶界上,仅有极少量Y2O3颗粒存在于氧化膜合金界面附近的氧化膜中。除此之外,Y还可能以离子的形式偏聚于Cr2O3晶界,阻碍氧化膜中离子扩散和改善膜的力学性能。
靳惠明李铁藩李美栓沈嘉年辛丽黄建宇
关键词:离子注入高温合金
缓蚀剂研究的进展被引量:75
1997年
概述了近几年来缓蚀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成果.着重讨论了应力腐蚀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理、硫脲及其衍生物、肉桂醛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作用以及缓蚀剂在非晶合金上的缓蚀行为,进而简要地说明了缓蚀剂在化学电源和防锈技术中的应用,最后简述了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现场测试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林海潮
关键词:缓蚀剂应力腐蚀SERSSTM
环氧粉末涂层的抗冲蚀性能被引量:11
2000年
在金刚砂砂浆中。用旋转圆盘式冲刷腐蚀试验机研究了流速、含砂量、砂粒粒径等环境参数对SEBF-2型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层冲蚀特性的影响,并观察了涂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冲蚀率(E)与流速(V)、含砂量(C)、砂粒粒径(D)之间服从幂指数关系: E∝Vn1Cn2Dn3,n1、n2、n3 的相对大小表明,流速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砂粒粒径,而含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临界流速约为 6m/s,涂层的第一临界粒径约为 80μm;第一临界粒径约为 410μm.
骆素珍郑玉贵李劲李京姚治铭柯伟
关键词:环氧粉末涂层金属表面处理抗冲蚀性能
双相Cu-Co合金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被引量:5
2000年
研究了 3种不同Co含量双相Cu Co合金在 60 0~ 80 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 .合金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 ,并且在同一温度下抛物线速率常数随Co含量升高而降低 .所有合金均形成由Cu和Co氧化物的复杂混合物组成的复合氧化膜 ,其中Cu的氧化物倾向于集中在膜的外层 .通常在外层膜下 ,是Co的氧化物和金属Cu的混合区 ;对于Co含量低于 50 % (质量分数 ,下同 )的合金 ,这就是Co的内氧化区 ;而对含 75 %Co的合金则是在Co氧化物的基体上分布着孤立的Cu颗粒 .与固溶体二元合金不同的是 ,在这一区域下面的合金基体没出现Co的贫化 .基于合金显微组织的双相特征 ,对合金氧化膜的特殊结构进行讨论 .
宋尽霞曾潮流付广艳牛焱
关键词:双相合金铜合金
氧化铝膜的破裂行为被引量:7
2000年
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Fe 2 3Cr 5Al 0 .2 1Ti合金在 110 0℃空气中氧化后的氧化膜破裂行为及离子注入1× 10 17Y+ /cm2 对氧化膜破裂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氧化时间的增长 ,Fe 2 3Cr 5Al 0 .2 1Ti合金在冷却过程中氧化膜开始发生破裂的时间相同 ,表明氧化膜发生破裂的临界应力相同 ,但声发射累积计数增加 ,表明膜破裂程度加重。离子注入Y+ 后氧化膜发生破裂的时间延迟 ,表明膜发生破裂的临界应力增大 ,且声发射计数减少 ,表明膜破裂程度减小 ,氧化膜粘附性得到显著提高。
辛丽李美栓钱余海李铁藩
关键词:声发射FE-CR-AL合金离子注入氧化铝膜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