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01 被引量:2,736H指数:21
相关作者:万红莲张翀耿雅妮易文利马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宝鸡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5篇天文地球
  • 82篇经济管理
  • 65篇农业科学
  • 28篇水利工程
  • 18篇历史地理
  • 17篇生物学
  • 13篇文化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化学工程
  • 8篇理学
  • 7篇建筑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社会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0篇污染
  • 45篇灾害
  • 36篇气候
  • 32篇重金
  • 32篇重金属
  • 31篇城市
  • 29篇土壤
  • 26篇生态
  • 24篇气候变化
  • 23篇旅游
  • 21篇降水
  • 20篇地震
  • 19篇植被
  • 18篇水质
  • 17篇重金属污染
  • 16篇地震灾害
  • 16篇震灾
  • 16篇气温
  • 14篇水质评价
  • 13篇植被覆盖

机构

  • 493篇宝鸡文理学院
  • 34篇陕西师范大学
  • 22篇长安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绥德中学
  • 5篇湖州师范学院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陕西省气象局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宝鸡市气象局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教育部
  • 3篇西安交通工程...
  • 2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2篇西安职业技术...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66篇徐玉霞
  • 64篇万红莲
  • 59篇周旗
  • 42篇文彦君
  • 30篇张军
  • 29篇易文利
  • 29篇耿雅妮
  • 28篇张翀
  • 23篇宋海龙
  • 22篇朱婵婵
  • 20篇郁耀闯
  • 19篇马莉
  • 19篇张军
  • 18篇刘引鸽
  • 15篇崔芳
  • 15篇王长燕
  • 14篇宋佃星
  • 12篇范拴喜
  • 12篇赵景波
  • 11篇靳美娟

传媒

  • 64篇宝鸡文理学院...
  • 46篇江西农业学报
  • 44篇河南科学
  • 27篇中国农学通报
  • 18篇陕西农业科学
  • 13篇四川环境
  • 1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1篇干旱区地理
  • 9篇湖北农业科学
  • 9篇灾害学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贵州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管...
  • 6篇环境保护科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宝鸡文理学院...
  • 5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环境工程

年份

  • 10篇2024
  • 15篇2023
  • 16篇2022
  • 25篇2021
  • 13篇2020
  • 24篇2019
  • 50篇2018
  • 58篇2017
  • 60篇2016
  • 21篇2015
  • 17篇2014
  • 19篇2013
  • 31篇2012
  • 50篇2011
  • 39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5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究植被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改善关中地区及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利用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数据,结合Sen趋势与Mann-Kendall检验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2001—2016年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根据估算的土壤湿度因子,应用残差法评价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维度来看,2001—2016年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变化总体呈良好趋势,且整体表现为在不断波动中递增,表明关天经济区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正在慢慢凸显它的生态效应。2)从空间变化维度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显著增长的区域面积占35.87%,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北两侧。而显著下降的面积区域占3.21%,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即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如西安市区,宝鸡市区,天水市区,铜川市区等。3)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其正相关区域占13.43%,不显著相关区域占85.26%。4)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其中,正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不频繁,建设生态屏障、加强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促进植被NDVI增长。负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渭河沿线、经济活动较高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人类活动频繁、过度城市化、工业化等抑制植被生长。5)植被覆盖的增长和下降区域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正作用和负作用区域大致相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关天经济区植被覆盖情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总之,在负作用区域,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植被建设、以及对植被乃至生态环境的保护。
白子怡薛亮薛东前张翀刘静曾瀚民
关键词:植被覆盖土壤湿度
宝鸡市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根据宝鸡市区2014~2016年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宝鸡市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象要素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以期为宝鸡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PM_(2.5)和PM_(10)浓度变化与AQI呈显著负相关,PM_(2.5)和PM_(10)为首要污染物,PM_(2.5)/PM_(10)浓度比值越大,宝鸡市大气污染越严重。AQI和大气污染物(除O_3外)的浓度年际变化基本呈"U"型变化特征,O_3的年际和季节浓度变化特征则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相反。大气质量的季节变化从差到好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大气污染物(除O_3外)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气温高和风速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相对湿度的增加可减缓污染物的扩散,致使污染物的堆积。PM_(10)、SO_2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相对湿度越大,PM_(10)的沉降和SO_2转化过程也越易发生。O_3与气温、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宝鸡市区的季节风频变化以西风、西北及北风为主,冬季东南风频的增加会加重市区冬季的大气污染。
武洋洋周变红赵阿玲陈代妍王晓涛闫昕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气象要素
长武县1979——2008年水面蒸发量与温度、降水量关系通径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揭示各气象因子对于水面蒸发量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素。笔者先后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长武县1979—2008年蒸发量及相关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异程度在合理范围内,变异系数的大小为:温度(CV=0.06)<水面蒸发量(CV=0.12)<降水量(CV=0.24);各气象因子与水面蒸发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且相关程度为:温度(r=0.930)>降水量(r=0.765);在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研究中,从直接效应来看,温度对蒸发量的影响较为明显,降水量则相对较小,且呈现一定的副作用;从通径分析的间接效应来看,降水量主要通过平均温度对蒸发量产生影响。降水量对蒸发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变化起作用,因此,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变化。
张辉张蓓蓓
关键词:水面蒸发量降水量温度相关系数通径分析
甲酚异构体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效应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混合关系下甲酚异构体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效应。方法采用等毒性单位比的方法进行了对甲酚、间甲酚和邻甲酚二元、三元混合物的斑马鱼联合毒性试验并应用毒性单位分析法和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对甲酚与间甲酚的联合毒性24h内为协同作用,48h为相加作用,72h和96h又表现为协同作用;对甲酚+间甲酚+邻甲酚组的联合毒性在24h内为拮抗作用,24h之后联合毒性作用类型由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结论甲基酚类化合物随着混合物中化合物种类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联合毒性作用呈增强趋势。
房妮张松林俱国鹏
关键词:斑马鱼联合毒性
对甲酚与邻甲酚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静水法测试了对甲酚与邻甲酚对斑马鱼的单一和联合急性毒性,并以毒性单位分析法和Marking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类型进行了判定。试验结果表明,对甲酚和邻甲酚的单一毒性均为中毒,前者的毒性大于后者。Marking相加指数法和毒性单位分析法对两者的联合毒性作用的评价结论一致:等毒性配比下,对甲酚与邻甲酚的联合毒性在247、2和96 h均为协同作用,在48 h为相加作用。
房妮张松林俱国鹏
关键词:对甲酚邻甲酚斑马鱼联合毒性
宝鸡市东沙河流域水质污染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对宝鸡市东沙河流域7个断面进行采样,分析污染因子特征,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相结合,对东沙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七个断面流域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次之。东沙河流域磷、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呈下降趋势,pH含量缓慢上升。河流域上游水质为Ⅲ类,中下游水质为Ⅴ类。河流上游污染因子为COD、主要污染物为工农业废水。中下游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工业废水排放量是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原因。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农业废水溢流量对河流水质的变化也有重要作用。
周欢欢刘引鸽胡浩楠
关键词:水质评价
中国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为探究中国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管理水平与自然因素对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异的影响,以中国2008—2018年1890起水污染事件为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核密度估计法(KDE)、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污染事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并呈“一核多带”的空间分布特征。(2)2008—2018年水污染事件空间正相关性与聚集性逐渐增强,热点地区聚集于长三角、珠三角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向中西部扩张的趋势。(3)水污染事件基本分布格局为东北—西南,但标准差椭圆重心迁移频繁。(4)国内生产总值、人口与工业企业数是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异的主导因子,自然因素的解释力较弱;此外,因子间通过双因子增强与非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促进了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异。
耿雅妮戴恩华王国兰金梓函张军
关键词:水污染事件
黄渭洛三河汇流区湿地景观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使得黄河、渭河及北洛河三河汇流区湿地景观变化显著。应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对1989、1996、2000年5月黄渭洛三河汇流区湿地景观的演变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探讨了湿地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趋势以及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力因素,主要结论为:①水文因素和人文因素是汇流区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②草地、盐碱地和裸地的面积在增加,而耕地和水域的面积在减少;③土地盐碱化形势依旧严峻,分别有1.38 km2的耕地、0.54 km2的草地和0.47 km2的水域演化为盐碱地;④景观指标表明湿地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逐年升高。
李景宜
关键词:湿地景观变化景观指数驱动力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对于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选取的2001~2013年宝鸡市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共25项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和响应指数是影响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2001~2013年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不断波动,其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2001~2004年属于较高敏感阶段,2005~2009年属于中度敏感阶段,2010~2011年属于较低敏感阶段,2012~2013年属于低敏感阶段。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是降低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实现区域人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朱婵婵文彦君宋海龙
关键词:生态环境敏感性PSR模型
渭河宝鸡段水质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对渭河宝鸡段水质污染情况及变化趋势做出评价,为宝鸡市渭河治理、保护及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根据2007—2009年渭河宝鸡段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应用秩相关系数法对主要的3个断面的水质在时间上(2002—2009年)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所要求的水质类别,但存在一定的有机污染;在时间上,渭河宝鸡段污染情况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林家村断面的水质情况最好,胜利桥、常兴桥和卧龙寺断面次之,虢镇桥和蔡家坡断面最差。
易文利
关键词:秩相关系数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