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ATR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943 被引量:10,613H指数:40
相关作者:沈振康胡卫东王润生郭桂蓉赵宏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72篇期刊文章
  • 26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23篇电子电信
  • 84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8篇航空宇航科学...
  • 44篇兵器科学与技...
  • 40篇理学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天文地球
  • 15篇军事
  • 14篇机械工程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经济管理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50篇雷达
  • 380篇图像
  • 212篇目标识别
  • 157篇红外
  • 138篇目标检测
  • 132篇信号
  • 95篇滤波
  • 79篇图像处理
  • 79篇距离像
  • 75篇雷达目标
  • 69篇自适应
  • 66篇动目标
  • 64篇合成孔径
  • 63篇孔径雷达
  • 63篇合成孔径雷达
  • 61篇仿真
  • 55篇信号处理
  • 54篇散射
  • 53篇神经网
  • 53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936篇国防科学技术...
  • 27篇湖南大学
  • 20篇国防科技大学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中南大学
  • 15篇武汉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空军装备研究...
  • 8篇空军工程大学
  • 8篇西安电子科技...
  • 8篇北京航天指挥...
  • 7篇第二炮兵工程...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北京系统工程...
  • 6篇北京跟踪与通...
  • 5篇湖南工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湖南商学院
  • 5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342篇陈曾平
  • 205篇沈振康
  • 184篇胡卫东
  • 182篇郁文贤
  • 156篇王润生
  • 148篇付强
  • 113篇庄钊文
  • 109篇卢焕章
  • 89篇黎湘
  • 81篇李吉成
  • 72篇赵宏钟
  • 65篇张军
  • 54篇文贡坚
  • 53篇王平
  • 52篇杨卫平
  • 51篇肖怀铁
  • 49篇郭桂蓉
  • 46篇张月
  • 46篇杨宏文
  • 44篇范红旗

传媒

  • 173篇信号处理
  • 137篇系统工程与电...
  • 82篇国防科技大学...
  • 82篇现代雷达
  • 78篇红外与激光工...
  • 72篇电子学报
  • 65篇电子与信息学...
  • 45篇雷达科学与技...
  • 44篇现代电子技术
  • 41篇计算机工程与...
  • 40篇微处理机
  • 32篇红外技术
  • 30篇系统仿真学报
  • 30篇电光与控制
  • 28篇第十四届全国...
  • 27篇计算机工程与...
  • 24篇中国图象图形...
  • 20篇计算机仿真
  • 20篇光电工程
  • 19篇宇航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35篇2016
  • 47篇2015
  • 39篇2014
  • 59篇2013
  • 106篇2012
  • 160篇2011
  • 145篇2010
  • 162篇2009
  • 116篇2008
  • 192篇2007
  • 155篇2006
  • 160篇2005
1,9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D09-011被动定量相位三维成像新体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很难解决恶劣天气和伪装条件下目标的探测问题,定量相位成像技术采用相位对比方式恢复光波相位,从而实现对景物的清晰成像,并能得到景物的三维几何特征,大大提高了其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在介绍定量相位成像基本...
王平李修建高颖慧曲智国李东洋沈振康
关键词:三维成像相位对比
文献传递
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多次采样的统计确定被引量:3
2000年
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是粮食质量检验的主要工具 ,提高其准确性与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粮食水分采样结果的统计特性 ,建立了粮食水分快速测定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以多次采样算术平均值为仪器测量结果示值的测量结果表示方法 ,确定了采样次数。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具有测量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 。
滕召胜
关键词:采样水分快速测定仪数学模型
基于属性散射中心模型的SAR目标重构可视化增强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对实测SAR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利用参数估计的结果对实测SAR目标重构可视化增强对于辅助SAR解译人员进行判别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视化增强方法,利用成像操作(IFFT)的线性特征,在参数估计的基础上,基于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分别对各个散射中心自适应成像,最后叠加重构整幅SAR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目标重构的可视化效果。
丁柏圆钟金荣马聪慧文贡坚
关键词:参数估计
态势估计中的统计时间区间推理方法被引量:3
2002年
在战场态势估计中 ,许多事件有一个持续过程 ,因此需要引入时间区间来表示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态势估计中常常需要判断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而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区间的推测或观测往往含有统计不确定性。利用似然比检验理论 ,建立了一种判别两个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时间区间的顺序的新方法 ,并讨论了利用检验结果进行限制传播的方法 。
姚春燕胡卫东郁文贤
关键词:C^3I系统
IMM算法在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以连续图像序列作为观测数据时 ,卡尔曼滤波法校正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的效果取决于状态模型中漂移系数的选取。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应用交互多模 (IMM)算法 ,建立两个状态模型拟合响应参数不存在漂移和漂移剧烈的极限情况 ,融合估计探测单元的响应参数。实验结果表明IMM算法对非均匀性具有较好的校正作用 ,且对响应参数的初始状态及漂移系数的选取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牛照东王卫华陈曾平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卡尔曼滤波交互多模
基于可重组体系结构的密码芯片设计及其实现被引量:3
2002年
为了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高加密的安全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组体系结构的密码芯片设计原理和方法。这种设计使得用户通过编程可以改变芯片内部的电路结构 ,以匹配不同的加 /解密算法 ,从而支持不同的加 /解密算法在同一块芯片上的实现。该设计在Altera公司的APEX2 0KEFPGA上进行了成功测试 ,其功能和性能均达到了预期要求。结果表明 ,基于可重组体系结构这一重要思想可以有效提高密码芯片设计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马云王伟陈曾平
关键词:密码芯片信息保密网络信息信息安全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图像去噪研究被引量:43
2008年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是基于信号高阶统计量的信号分析方法,它可以找到隐含在数据中的独立分量。在分析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模型及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有噪声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使用最大似然估计对有噪声的ICA模型进行去噪处理,并研究了基于ICA的软门限图像去噪方法。在仿真实验中与其他的图像去噪方法进行了比较,突出了该方法在噪声方差较小时对非高斯信号的去噪优势。
郭武王润生张鹏葛正坤
关键词:独立分量分析图像去噪最大似然估计
基于相关匹配的弹道中段目标章动角估计被引量:1
2010年
章动角是弹道中段目标的重要进动特征,可用于识别弹头和诱饵。首先提出了基于相关匹配的章动角估计方法,将观测的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序列与不同参数下的RCS序列模板进行相关匹配,搜索匹配函数的最大值,从而得到章动角的估计值。然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将初始时刻的采样间隔设置为脉冲重复周期(PRI)的整数倍或1/K(K为整数,且K≥2),在此基础上减少了匹配函数的计算量,并且可通过单层或多层相关匹配来估计章动角。仿真结果表明,由于RCS测量存在系统误差,相关匹配的章动角估计性能远优于最小二乘匹配。同时分析了全姿态RCS数据的角度采样间隔对相关匹配估计性能的影响。最后比较了多层相关匹配和单层相关匹配的估计性能和计算量。
肖立周剑雄卢再奇陈光辉
关键词:导弹雷达截面积
基于种子填充的MSTAR图像分割后处理改进方法
种子填充是将指定不规则区域内部像素填充为填充色的过程,多用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本文研究了 MSTAR SAR 图像,对图像进行分割,并结合八向连通、四向连通种子填充算法以及 Sobel 算子边缘检测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与...
胡粲彬周军红刘方陶永宽
关键词:种子填充
文献传递
从视频中检测人脸被引量:7
2002年
视频中人脸检测的应用领域广泛 ,近来受到了极大关注 .文中提出一种在 MPEG流中检测人脸的新方法 .它可以从复杂背景中有效地检测方向、大小不同的人脸 ,还可以处理多个人脸交叠的情况 .为适应视频检索的需要 ,该算法依据帧间冗余性 ,自适应地调整肤色检测器 ,利用 MPEG流中的运动矢量在一个 GOP内跟踪人脸 .依据场景的变化更新分割码本等措施 ,有效地提高了计算速度 .用算法测试多个视频序列 ,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
樊昀王润生
关键词:人脸检测视频处理MPEG彩色图像分割计算机
共1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