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作品数:535 被引量:4,651H指数:34
相关作者:朱月明章兵付艳丽胡志红梁天书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多孔介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3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9篇矿业工程
  • 153篇建筑科学
  • 77篇理学
  • 5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7篇天文地球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文化科学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机械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水利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55篇值模拟
  • 54篇数值模拟
  • 50篇剪切带
  • 43篇污染
  • 40篇应力
  • 36篇渗流
  • 34篇岩石力学
  • 31篇地压
  • 31篇岩样
  • 31篇冲击地压
  • 29篇塑性
  • 28篇梯度塑性
  • 26篇梯度塑性理论
  • 26篇煤层
  • 24篇巷道
  • 23篇地下水
  • 23篇岩石
  • 23篇污染物
  • 21篇单轴
  • 20篇岩体

机构

  • 53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2篇武汉工业学院
  • 10篇清华大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长江科学院
  • 6篇黑龙江科技学...
  • 6篇太原理工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
  • 5篇同济大学
  • 5篇煤炭科学研究...
  • 5篇铁法煤业(集...
  • 4篇大连轻工业学...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天地科技股份...

作者

  • 156篇潘一山
  • 126篇梁冰
  • 106篇王学滨
  • 53篇王来贵
  • 46篇薛强
  • 36篇李忠华
  • 26篇唐巨鹏
  • 21篇王永岩
  • 20篇孙可明
  • 17篇宋维源
  • 17篇于永江
  • 17篇刘晓丽
  • 17篇章梦涛
  • 17篇何峰
  • 16篇刘向峰
  • 16篇苏荣华
  • 16篇李成全
  • 15篇张永利
  • 13篇赵扬锋
  • 12篇刘建军

传媒

  • 115篇辽宁工程技术...
  • 47篇岩石力学与工...
  • 38篇岩土力学
  • 22篇煤矿开采
  • 17篇中国地质灾害...
  • 15篇煤炭学报
  • 1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0篇矿山压力与顶...
  • 8篇黑龙江科技学...
  • 8篇防灾减灾工程...
  • 8篇第七届全国渗...
  • 7篇地质灾害与环...
  • 7篇理化检验(物...
  • 7篇工程力学
  • 7篇地质力学学报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6篇矿山机械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23篇2008
  • 50篇2007
  • 89篇2006
  • 95篇2005
  • 87篇2004
  • 61篇2003
  • 44篇2002
  • 52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5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电二极管物理特性组合测量仪及测试被引量:5
2004年
研究制作测试光电管、二极管物理特性仪器并完成数据测试,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性。采用建筑装修材料铝方管材制作光电管暗箱,用数字表头数码管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并与相关元件组装成具有对不同物理量进行测试的仪器,可分别测试出光电管的光电特性和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该仪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测试出的数据满足物理实验与工程分析的要求。
王皓李国臻王永岩
关键词:光电管二极管
煤炭开发中相关渗流力学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煤碳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居主导地位,煤岩体是一种典型的孔隙裂隙结构体,在煤炭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渗流力学问题.探讨了煤层中瓦斯渗流特征及其规律,分析了煤与瓦斯的流固耦合作用,介绍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失稳判据;分析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污染,对酸性矿井水的水岩作用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同时对煤矸石的环境效应也作了分析;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分析了矿井热害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煤层开采中渗流问题的研究方向.
白国良梁冰
关键词:煤炭开发渗流力学流固耦合水岩作用
孔隙水压力条件下含缺陷岩样破坏过程及声发射模拟被引量:6
2009年
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采用FLAC模拟了围压存在时孔隙压力对具有初始随机材料缺陷的岩石的破坏过程、前兆及声发射的影响。密实的岩石服从莫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破坏之后呈现应变软化-理想塑性行为。缺陷在破坏之后经历理想塑性行为。在孔隙压力存在时,缺陷在施加轴向加载速度之前就发生了破坏。当施加轴向速度后,声发射累积数先一度保持恒定,然后由于缺陷的长大声发射累积数发生了少量的突增。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平静之后,由于短剪切带聚合成长剪切带声发射累积数发生了大量的突增,穿越应力峰值。之后,仅有零星声发射活动,试样处于平静的残余变形阶段。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应力峰值达到时的声发射累积数提高,应力峰值附近的声发射活动变得强烈,残余变形阶段达到时的声发射累积数提高。出现在软化阶段的最大失衡力的峰值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王学滨代树红潘一山
关键词:孔隙压力剪切带声发射
于家沟地下水反应溶质运移规律数值仿真被引量:3
2006年
针对矸石淋滤液对于家沟地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含水层中运移的规律,充分考虑了地下水变密度对浓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多组分溶质在地下水中运移的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和Picard迭代法相结合对耦合模型进行了离散,通过室内土柱实验求得基本参数并对地下水污染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预测了污染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染面积随时间推移不断向两轴方向扩大,且纵向显著;不同组分由于各自特征的巨大差异,受到地下水密度影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渗滤液浓度拟合误差小于6%,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梁冰王岩
关键词:煤矸石地下水有限元法
煤矸石淋溶重金属运移过程的水动力学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4
2005年
通过分析重金属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迁移转化特征,建立了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模型和重金属污染物传输耦合数学模型,并分别采用隐式差分和算子劈裂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在地下环境系统中的浓度范围将沿地下水水流方向逐渐扩展,同一点位的浓度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并且粘性土壤比砂性土壤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截留能力。这不仅为煤矸石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迁移的动态规律,预测煤矸石堆放在周围可能造成的污染规律和污染程度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还可为对矿区开采前的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薛强王惠芸梁冰
关键词:煤矸石重金属污染水动力学模型有限差分
钻屑法孔壁破坍失稳现象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煤体损伤模型和极值点失稳理论对钻屑法孔壁破坍失稳现象进行了解析分析,计算得到了孔壁破坍失稳的临界载荷, 结果表明, 孔壁破坍失稳的临界载荷与煤体的材料参数E, λ,φ, σc有关, 而与孔径无关。研究了孔壁失稳与煤体冲击矿压之间的关系, 说明了孔壁破坍失稳现象与煤体压缩型冲击矿压之间可以进行类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现场有效实施钻屑法预测煤巷冲击矿压的理论依据。
李忠华潘一山
关键词:钻屑法失稳冲击矿压
剪切带图案的复杂性及应力-应变曲线的离散性
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通过在岩样左边界靠近下端面的位置及右边界的不同位置预制材料缺陷,采用拉格朗日元法研究了材料缺陷位置不同时的剪切带图案启动、演变及试样的宏观力学行为.在数值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
王学滨
关键词:岩石力学剪切带应力应变曲线拉格朗日元法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含孔洞试件破坏过程的红外试验与数值试验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含圆形预制孔洞的混凝土试件单轴、双轴加载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监测,得到了试件破坏过程的红外热像。从红外热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试件破坏过程中侧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另外,应用RFPA程序对试件在载荷作用下裂纹形成、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试件应力状态分析及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载荷作用下,试件孔洞边缘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拉应力集中区首先出现微裂纹,并且随着继续加载,微裂纹逐渐扩展、连通、搭接而形成宏观裂纹,最终导致试件破坏。由红外试验结果与数值试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到,试件的微裂纹萌生、扩展区与红外热像中的升温区是相对应的。试件在破坏过程中整体上表现为升温,但微裂纹越集中的区域升温越明显。试验过程中还发现,试件的升温速率与加载速率呈正相关趋势。这一试验结果可为利用红外技术对混凝土构件破坏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
刘向峰王来贵何峰
关键词:混凝土应力集中
核素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数值仿真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研究放射性核素在地下水环境中传输的动力学行为是评价核废料处置库安全性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以双重介质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地下水变密度对核素浓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孔隙-裂隙介质中核素随地下水迁移的耦合数值模型,其中相对密度项使地下水流控制方程具有非线性性,为此将Galerkin有限元法和Picard迭代法相结合对耦合模型进行了离散,并模拟了核素泄漏对地下水污染的动态过程。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污染面积随时间推移不断扩大,且纵向扩散显著;数值仿真结果没有出现弥散现象,验证了数值算法的可靠性;核素浓度的分布对水密度变化表现较为敏感,且不同核素(226Ra、210Pb和90Sr)由于各自放射性衰变特征的巨大差异,受到水密度影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对裂隙介质核素迁移的数值仿真分析过程中,不能忽略地下水密度的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
梁冰刘磊薛强孙维吉
关键词:核素地下水污染双重介质数值仿真
瓦斯突出的动力现象与防治措施被引量:1
2002年
瓦斯突出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种灾害性事件,它具有偶发性和突发性,在生产中对它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和有效地观测和防治,是预防和减少这种灾害,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作者对平顶山十矿丁—21130采煤工作面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可供参考的矿山压力与瓦斯突出的关系,并提出了几种防治措施。
朱月明
关键词:动力现象瓦斯突出矿山压力矿山安全顶板压力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