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作品数:2,259 被引量:10,455H指数:36
相关作者:杨继军徐树楠吕志杰宋晓宇葛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58篇期刊文章
  • 234篇会议论文
  • 5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38篇医药卫生
  • 50篇文化科学
  • 13篇农业科学
  • 12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86篇中医
  • 198篇中医药
  • 190篇中药
  • 172篇药疗
  • 172篇药疗法
  • 156篇血管
  • 147篇医药疗法
  • 147篇中医药疗法
  • 135篇细胞
  • 132篇胶囊
  • 102篇痴呆
  • 95篇小鼠
  • 94篇疗效
  • 88篇血清
  • 86篇血管性痴呆
  • 86篇针灸
  • 77篇高脂
  • 76篇血症
  • 75篇脂血症
  • 75篇高脂血

机构

  • 2,250篇河北医科大学
  • 88篇北京中医药大...
  • 85篇河北省中医院
  • 65篇石家庄市中医...
  • 62篇河北医科大学...
  • 49篇河北省人民医...
  • 36篇河北医科大学...
  • 3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5篇石家庄市桥东...
  • 33篇河北师范大学
  • 29篇石家庄市第四...
  • 27篇邯郸市中医院
  • 24篇河北工程大学
  • 2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0篇河北省医学科...
  • 20篇唐县中医院
  • 1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河北体育学院
  • 15篇石家庄医学高...

作者

  • 190篇杨牧祥
  • 157篇王鑫国
  • 148篇于文涛
  • 101篇田元祥
  • 96篇张一昕
  • 81篇佘延芬
  • 73篇曹刚
  • 72篇孙立虹
  • 70篇吴中秋
  • 67篇牛丽颖
  • 67篇贾春生
  • 64篇徐华洲
  • 56篇马小顺
  • 56篇王四平
  • 55篇李春香
  • 53篇董尚朴
  • 53篇杨继军
  • 53篇白霞
  • 50篇王少锦
  • 49篇吕志杰

传媒

  • 295篇河北中医药学...
  • 183篇河北中医
  • 96篇中国中医基础...
  • 63篇中药药理与临...
  • 62篇时珍国医国药
  • 60篇陕西中医
  • 57篇中医杂志
  • 44篇中国针灸
  • 41篇中国老年学杂...
  • 34篇新中医
  • 34篇四川中医
  • 3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2篇中国中医药信...
  • 31篇北京中医药大...
  • 30篇针刺研究
  • 26篇中成药
  • 24篇山东中医杂志
  • 24篇辽宁中医杂志
  • 22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6篇2014
  • 95篇2013
  • 163篇2012
  • 159篇2011
  • 146篇2010
  • 166篇2009
  • 183篇2008
  • 197篇2007
  • 135篇2006
  • 167篇2005
  • 159篇2004
  • 150篇2003
  • 129篇2002
  • 118篇2001
  • 80篇2000
  • 55篇1999
2,2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活血系列方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组,观察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3组小鼠水迷宫法行为学及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P<0.01),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5,P<0.01),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各治疗组比较,补肾活血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优于其它治疗组(P<0.05),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低于其它治疗组(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系列方可通过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且补肾活血方优于活血方和补肾方,活血方和补肾方无显著差异。
于文涛张一昕杨牧祥
关键词:补肾活血血管性痴呆行为学白介素-1Β
中医方药量化研究中方剂“归经强度”层次分析法模型和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初步探讨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方剂的"归经强度"模型和应用.根据中药归经理论,运用(量化)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四君子汤为例,给出中医方药归经量化中方剂"归经权重"和"归经强度"的计算模型.方剂归经强度模型能较准确的计算方剂的归经强度,不但创新了量化层次分析法而且实现了中医方剂"归经强度"差异性量化分析和合理性应用.
李芳顾作林袁同山李韬博于丽李渡斌刘龙支政张盛君韩云鹏李渡华
关键词:方剂
逐瘀通络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流变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药逐瘀通络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流变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75mg/d)加用逐瘀通络粉,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75mg/d),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逐瘀通络粉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纠正异常的血流变性状态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吴中秋谭宏文丁敏马小顺
关键词:血流变学尿蛋白排泄率
辛润通络法治疗胃痛68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辛润通络法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辛润通络法结合辨证用药治疗68例胃痛患者(胃阴虚14例;脾胃虚寒12例;肝脾不和22例;寒邪犯胃10例;瘀血阻络1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胃阴虚型有效率92.9%;脾胃虚寒型有效率100%;肝脾不和型有效率95%;寒邪犯胃型有效率90%;瘀血阻络型有效率100%。总有效率94.1%。结论:辛润通络法结合辨证用药治疗胃痛疗效确切。
曹丽静刘保和
关键词:胃痛中药疗法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被引量:7
1998年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李兵顺,王继,甄彦君,王鑫国,孙彦辉,于洁,王淑琴我们利用人血白蛋白对大鼠造成试验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以探讨其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的确切作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材...
李兵顺王继甄彦君王鑫国孙彦辉于洁王淑琴
关键词:肝纤维化免疫损伤性促肝细胞生长素
恬心汤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恬心汤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于术后第8周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醛固酮(ALD)、心房钠尿肽(ANP)、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脏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1);AngⅡ、ALD、ET、ANP显著升高,而NOS、NO、SOD显著降低。卡托普利组、恬心汤干预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心脏重量指数显著降低(P<0.01);AngⅡ、ALD、ET、ANP显著降低,而NOS、NO、SOD显著升高。结论恬心汤可明显抑制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肥厚的发展,可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以及NO系统而发挥作用。
徐烨张建平张凤华吴明华赵志国吴俊喜楚立
关键词:心肌肥厚
从推拿导引谈冻疮的综合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从推拿导引治疗冻疮的机理和方法。方法:总结历代相关论述,结合临床经验采用易筋经练功法和推拿少林法并进行论述。结论:冻疮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根本原因在于其基本体质。推拿导引功法的应用可以弥补药物治疗之不足,起到强本固源的作用,值得推崇。
李进龙张国忠王娟
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45
2006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杨牧祥于文涛魏萱王长垠王秉岳安俊岐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证型分布
针形栓剂穴位植入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先进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针对功能性室性早搏这一常见心律失常,探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研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中药制剂。方法:采用中药验方制成针形栓剂新型制剂,利用套管针注射到肌肉(特定穴位)里,缓释、控释药物并保持持久刺激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11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12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早搏的治愈率为51.69%,总有效率为71.1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药缓控针新制剂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疗效好、且安全性高、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卢爱军庞爱军修文福王志刚马小顺
关键词:功能性室性早搏针灸栓剂缓释剂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与机遇
本文主要从社会、知识、实践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三个方面机遇:认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从课程整合到机构整合、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交叉...
李渡华于丽张盛君
关键词:中医医史文献学科
文献传递
共2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