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403 被引量:922H指数:14
相关作者:姜林林薛相美陈永军赵荣祥徐世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3篇期刊文章
  • 17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1篇动力工程及工...
  • 41篇建筑科学
  • 30篇电气工程
  • 23篇化学工程
  • 22篇机械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1篇制冷
  • 54篇工质
  • 50篇空调
  • 50篇复叠
  • 44篇复叠制冷
  • 42篇自动复叠
  • 41篇制冷系统
  • 40篇换热
  • 39篇混合工质
  • 38篇自动复叠制冷
  • 33篇蓄冷
  • 30篇制冷剂
  • 30篇冷剂
  • 29篇水合物
  • 26篇传热
  • 25篇气泡泵
  • 24篇制冷循环
  • 24篇复叠制冷系统
  • 23篇压缩机
  • 18篇热泵

机构

  • 40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9篇海尔集团
  • 9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中国船舶重工...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锦立新能...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上海市计量测...
  • 2篇浙江新劲空调...
  • 2篇中空能源设备...
  • 2篇上海豪申空调...
  • 2篇空调国际(上...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作者

  • 112篇张华
  • 64篇刘道平
  • 38篇柳建华
  • 32篇邬志敏
  • 29篇欧阳新萍
  • 25篇张良
  • 24篇谢应明
  • 22篇王芳
  • 19篇刘妮
  • 16篇刘训海
  • 16篇陈曦
  • 16篇武卫东
  • 15篇芮胜军
  • 14篇吴兆林
  • 13篇周志钢
  • 13篇赵巍
  • 12篇祁影霞
  • 11篇肖传晶
  • 11篇李征涛
  • 10篇盛健

传媒

  • 58篇低温与超导
  • 26篇制冷学报
  • 15篇热能动力工程
  • 15篇化工学报
  • 11篇上海市制冷学...
  • 10篇制冷技术
  • 9篇中国制冷学会...
  • 8篇低温工程
  • 8篇制冷
  • 8篇上海市制冷学...
  • 7篇中国制冷学会...
  • 6篇低温与特气
  • 6篇制冷空调与电...
  • 6篇电子元件与材...
  • 6篇2011中国...
  • 6篇上海市制冷学...
  • 5篇太阳能学报
  • 5篇制冷与空调
  • 5篇第六届全国制...
  • 5篇上海市制冷学...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20篇2014
  • 20篇2013
  • 23篇2012
  • 38篇2011
  • 28篇2010
  • 48篇2009
  • 32篇2008
  • 37篇2007
  • 21篇2006
  • 43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5篇2002
  • 11篇2001
4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提高家用空调APF能效的试验研究
中国变频空调新能效标准的正式实施,对空调整体产品的节能水平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本文首先比较了APF能效标准与原SEER标准的差异,然后提出了通过改进室外机来提高家用空调APF能效的方法,最后通过对比改进前后室外机的性能测...
秦存涛祁影霞胡祥江陈秀萍刘训海
关键词:APF能效家用空调
文献传递
基于热评价模型的乘员舱降温特性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对汽车乘员舱制冷工况下的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况:空调模式:制冷、自动模式内循环、设定温度为26℃;行驶状态:怠速、路试。实验结果表明:乘员舱气温受空间位置和行驶状态的影响,路试状态下气温均匀程度高于怠速工况;乘员舱湿度分布也受空间位置和行驶状态的影响,路试状态下的前后舱内相对湿度差小于怠速工况;舱内座椅的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和乘员影响,升温阶段温度略高于气温,降温阶段降温速率远小于气温;PMV模型与等效温度模型在怠速和路试工况下与实际人体热舒适度在时间变化趋势上均基本一致,两模型在怠速状态的预测精度均高于相应路试状态,等效温度模型总体预测精度高于PMV模型。
吴清清柳建华张良张良姜林林
关键词:热环境
Einstein制冷循环中混合工质的状态方程法研究
单压吸收式 Einstein 制冷循环通过制冷剂(正丁烷)、压力平衡剂(氨气)和吸收剂(水)协同作用,在三工质连续的扩散-吸收循环过程中产生制冷效应。使用状态方程法(EOS),选用适合描述强极性工质气液两相物性的 Pat...
王汝金刘道平薛相美
关键词:混合工质气液平衡
文献传递
气泡泵驱动的风冷式吸收式空调热水两用装置的系统设计
本文在一个小型的气泡泵驱动的溴化锂吸收式循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太阳能和燃气联合驱动的空调热水两用装置。首先来对吸收式循环的主要换热部件进行了传热与热力计算,算出了各个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及换热管数。在此基础上,对该装置...
谢应明于琦刘道平汤涛刘妮祁影霞
关键词:吸收式制冷溴化锂系统设计
水合物在蓄冷及制冷(热泵)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介绍了高密度储能介质——水合物应用于蓄冷领域、制冷系统以及吸附式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同时对CO2、TBAB以及其它种类水合物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提出了一些关于水合物领域研究方向,以及促进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走向实用化的建议。
魏晶晶谢应明刘道平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水合物蓄冷制冷热泵水合物浆
一种五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初步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提出了一种五级自动复叠制冷循环,根据不同的系统采用不同的制冷工质和不同的混合配比,可以获得不同的蒸发温度,分析了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组分选取原则并选取了组分,探讨了适用于自动复叠制冷系统混合工质计算的方法,根据要求选择了R22、R23、R14、R740和R728五种制冷工质作为系统循环工质,对混合工质的配比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理论模拟最优配比并通过试验研究加以比较确定。
赵巍张海东张华
关键词:热工学自动复叠制冷混合工质模拟计算
R410A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在空调器上的应用特性
空调器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可实现低温送风,可以提高制冷量和COP并且克服了常规系统的压缩比大,排气温度高,制冷效率低的缺点,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本文选择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循环应用在空调器中,分析了R410A双...
徐世林肖传晶张华
关键词:双级压缩中间温度空调器R410A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球状压缩机的结构创新
介绍了一种新型球状压缩机,它结合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和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易于小型化的特征,且制作方便、成本低,有望达到节能和高效的效果.分析了该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几何理论,并给出了气...
李冬磊欧阳新萍
关键词:容积计算润滑技术
水冷冷水中央空调变工况下水系统流量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对普遍使用的一次泵、末端变流量、冷水机组定流量的空调冷冻水系统与冷却水系统的流量进行了理论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了在非满负荷情况下,水系统调节中出现的流量大于理论值的现象,表明出现这一问题并非是设计时泵的扬程和流量的选型不恰当,而是系统在变负荷调节时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本文还探讨了出现大流量、小温差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减小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盛健吴兆林周志钢虞海峰郝玉影
关键词:节能水系统
卫星用车载空调装置测控系统的研制与试验分析
本文根据卫星用运输车空调装置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采用多级净化、二次回风和模糊-PID控制技术,提出了一套高可靠性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案.测控系统调试完成后,通过实地考核试验,其测试数据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为特殊空调的设计开发提...
王芳徐彭龙柳建华邬志敏
关键词:车载空调模糊PID控制测控系统
文献传递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