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诗歌
  • 1篇译介
  • 1篇知州
  • 1篇中国传统美学
  • 1篇审美超越
  • 1篇诗歌体裁
  • 1篇诗论
  • 1篇诗论家
  • 1篇诗体
  • 1篇世事
  • 1篇释义
  • 1篇体裁
  • 1篇竹枝
  • 1篇竹枝词
  • 1篇文论
  • 1篇文学
  • 1篇文学理论
  • 1篇文艺
  • 1篇文艺理论
  • 1篇西方文学

机构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刘航
  • 1篇鲁洪生
  • 1篇李瑾华
  • 1篇马自力
  • 1篇黄雪敏
  • 1篇林喜杰

传媒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世纪20年代“小诗”运动被引量:4
2007年
在20世纪20年代风靡一时的“小诗”运动中,周作人通过翻译介绍,着力建构“小诗”这一新诗体,赋予其特定的美学内涵和诗学特征。但在广泛的创作实践上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限制了“小诗”的发展。由于模糊了“小诗体”和“小诗形”的区别,诗体的要求被简单地置换为大小体积的概念,其含混性和暧昧性带来的矛盾和弊端也就一直延续下来。对这一创作潮流的重新梳理,将引发我们对现代汉诗诗体建设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体会现代汉诗营造自身美学内涵时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
黄雪敏
关键词:小诗译介美学内涵
另一个角度看《错误》
2005年
林喜杰
关键词:《错误》戏剧化诗歌诗论家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由《美在自然》及“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所想到的
2002年
左东岭
关键词: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文论中国传统美学
由《黔之驴》中“好事者”看“好事”的释义
2005年
按目前通行的理解,《黔之驴》中的“好事者”是个贬义词,指“喜欢多事的人”,可这样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不符。考察“好事者”中的关键语素“事”的意义演变过程,会发现“事”的意义受“物”一词的同化,渐具“物”义,随着词义范围的扩大,既可指物又可指事的“事”渐有指代性,相当于指示代词“是”,此“好事”即“好是”,指喜欢某种特定对象,《辞源》、《汉语大词典》对“好事”一词的解释都有失偏颇,引证有误。据此,《黔之驴》中“好事者”即“好是者”,意思是“喜欢驴这种动物的人”。
李瑾华
关键词:《黔之驴》好事
“惟闻唱竹枝”——风俗专用诗体之滥觞被引量:2
2004年
During the Mid-Tang period, popular literature was very prosperous, which has not only brought about the evolutionary tendency of scholars’ esthetic favor of popular literature, but has led to the massive creation of popular literary works as well. The important role of Zhuzhici in social entertainment and its enormous influence on both poets at that time and future generations were very typical. The popularity of bamboo worship and sad and depressive style of Zhuzhici made it possible to be widely accepted in folk songs. Liu Yuxi reformed Zhuzhici successfully, which turned Zhuzhici into the appropriate style of verse for describing custom henceforth.
刘航
关键词:竹枝词风俗诗歌体裁
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被引量:2
2004年
郑玄对比、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在《毛诗传笺》中以“喻”释“兴” ,“兴”可美也可刺 ;而在《周礼注》中却以美刺区别比、兴。郑玄为什么会以美刺区别比、兴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 ,逻辑混乱 ,观念不清。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 ,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其二 ,解释角度不同。当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比、兴加以解说 ,郑玄《周礼注》侧重从用《诗》方法、政教功能角度解说。其三 。
鲁洪生
关键词:美刺
苏轼任扬州知州的日常世事与审美超越被引量:1
2022年
扬州虽未列入苏轼“平生功业”的三州之中,但对其一生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苏轼多次到达和经过扬州,据考证多达11次,可见扬州与他有密切的因缘;二是苏轼曾任扬州知州半年有余,从日常政事和人际交往之中均可见其卓尔不群的人格品位;三是苏轼在扬州留下了诸多逸事趣闻和传世经典,并开始追和陶诗,这既是他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超越的结果,也是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对“文章太守”的价值认同和精神传统的继承发扬,是贯穿苏轼任扬州知州的日常世事和审美超越的一条主线。扬州经历堪称苏轼“平生功业”中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一笔。
马自力赵秀
关键词:审美超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