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研究所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景明宋丽娜叶建华孙海丽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浅海
  • 2篇风暴潮
  • 1篇低频
  • 1篇粘性
  • 1篇粘性系数
  • 1篇矢量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台湾暖流
  • 1篇统计分布
  • 1篇谱估计
  • 1篇最大熵谱
  • 1篇内波
  • 1篇海底
  • 1篇海底地形
  • 1篇海浪
  • 1篇海浪模式
  • 1篇海流
  • 1篇波动性
  • 1篇波群
  • 1篇值模拟

机构

  • 6篇山东海洋学院

作者

  • 1篇方欣华
  • 1篇叶建华
  • 1篇宋丽娜
  • 1篇王景明
  • 1篇苏志清
  • 1篇孙海丽
  • 1篇孙文心

传媒

  • 5篇山东海洋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1990
  • 2篇1988
  • 3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海中部的低频内波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用最大熵方法并结合付氏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海中部海区(36°N,124°E)内波调查资料。分析表明该海区存在很强的温度密度跃层。根据对海流资料的分析得出潮汐频率的波动是正压的。从消除了正压潮流后的余流中得到0.049Cph的波动,由温度资料得到频率为0.0514Cph的波动,且发现它基本是斜压的,即为低频内波。该低频波动主要为最低模态朝西方向传播的惯性内波。本文阐明了惯性波的产生来自局地风应力的作用。
叶建华
关键词:内波低频最大熵谱
浅海流体动力学一种含变湍粘性系数的流速分解模型(Ⅱ)——模型在超浅海风暴潮零阶问题中的应用
1987年
本文将流速分解模型应用于作为超浅海风暴潮的渤海风潮,并讨论了变湍粘性系数的确定。作为一个初步的,但较为成功的数值试验例子,描述了实际风场作用下的渤海风潮,比较了变湍粘性系数模型与常湍粘性系数模型的计算结果间的差异。
宋丽娜
关键词:风暴潮
海洋矢量过程旋转谱估计的统计分布及置信区间
1987年
本文利用一些复随机变量的分布和统计推断理论,导出了向量过程的正旋谱、负旋谱、谱差、总谱、外自谱、频域外自相关函数、外自谱的位相函数等估计量的渐近分布以及它们的置信区间,并简略地讨论了所得置信区间的最优性。最后用锚系海流计资料实例说明了所得置信区间公式在海流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孙海丽王景明方欣华
关键词:海流统计分布
超浅海风暴潮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15
1987年
1975年秦、冯创建了“超浅海风暴潮”模型。此后,有若干文献〔2-5〕以及一些尚未发表的论文。从数值模拟以及理论方面将此模型用于研究渤海风潮,均获得一定结果,证实了该模型的实用价值。本文从理论上对超浅海风曝潮模型的波动性,垂直变涡动系数、底磨擦表达式以及可变边界问题进行探讨。
孙文心
关键词:数值模拟波动性
台湾暖流起源的研究被引量:7
1988年
根据台湾东北海域的水文资料分析,作者对台湾暖流起源提出以下看法:台湾暖流起源于黑潮分支和台湾暖水,黑潮分支为主要源泉。台湾暖流的深层水完全来自黑潮分支的深层水,不具有暖流性质,而其上层水是由黑潮分支的上层水和台湾暖水组成。由于台湾暖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此相应,台湾暖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苏志清钱清瑛
关键词:台湾暖流海底地形
波群的波向线散开因子方程被引量:5
1988年
本文将既适用于平面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又适用于球面坐标系的基本式同文献[16]中的波向线方程结合,导出波群的波向线散开因子方程。由此方程解出的散开因子是波群组成波的波要素的函数。据此因子连同浅水系数和摩擦系数就可求得波群的波动强度或波高沿波向线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所导得的方程便分别化为形同于相应坐标系中单频率波的。 所讨论的波群的折射是唯一地由水深变浅所致的。 根据线性势论,得到由波数、波向和频率都彼此稍异的两系正弦波迭加而成的简单波群,海洋中的波群虽较这复杂得多,但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故所提方程可作为计算浅水域中波群的折射系数的模式。
汪炳祥
关键词:波群海浪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