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求索》编辑部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望衡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机构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主义
  • 3篇民主
  • 2篇引文
  • 2篇引文索引
  • 2篇政治
  • 2篇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引文...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启事
  • 2篇中文社会科学
  • 2篇中文社会科学...
  • 2篇美学
  • 2篇科学引文
  • 2篇科学引文索引
  • 2篇编辑部
  • 1篇虚伪
  • 1篇虚伪性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游记

机构

  • 10篇《求索》编辑...

作者

  • 5篇贺培育
  • 1篇陈望衡

传媒

  • 3篇学习与实践
  • 2篇求索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学术论坛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1993
  • 1篇1989
  • 2篇1988
  • 3篇1987
  • 1篇198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精神文明内容结构的新思考
1993年
精神文明的内容结构问题,已经不是新鲜课题了,国内目前出版的有关专著及论文,都曾对此作过专门阐述。然而,这些阐述大多把精神活动或精神文化的内容结构与精神文明的内容结构等同起来。它们的共同失误在于:对精神文明的理解,只抓住了“精神”概念,忽视了“文明”概念。所以通常把精神的内容结构与精神文明的内容结构混为一体。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精神文明的内容结构问题作出新的认识。
贺培育
关键词:精神文明学精神文化社会文明社会意识形态真理
评马克思的《手稿》对美学的启示一文
1983年
潘家森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上发表了自己的美学见解。他自述他的见解是依据马克思的《手稿》得出来的。但他所提出的作为自己美学的理论基础的三个主要论据,在我看来,都是不能成立的。或许是由于观点上的原因吧,同是马克思的话,各人的理解却大相径庭。为了推进美学的研究,在此我想简略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对潘家森同志的理解提出几点质疑。
靳绍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自然界手稿
《求索》编辑部启事
2015年
《求索》杂志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关键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编辑部启事
论柳宗元的自然美学观
1987年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文情并茂,峻洁精奇的山水游记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特别是他被贬谪在湖南期间写的“永州八记”更是千古不朽的佳作。通过这些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品德为历代进步人士所钦敬,那因进步的政治主张不得实现的忧愤压抑更是激起一代又一代革新派的深切同情和强烈共鸣。而其卓越的才具,精湛新奇的艺术技巧,融情入景的动人描绘。
陈望衡
关键词:山水游记中唐时期美学观佛教思想审美境界禅宗思想
《求索》编辑部启事
2016年
《求索》杂志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现将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求索>编辑部
关键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编辑部启事
《求索》内容简介
1987年
《求索》(双月刊)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的学术性刊物。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求索》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助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为办刊的中心,鼓励人们对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进行勇敢的探索,对当代新兴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四项基本原则文明建设服务
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再认识被引量:1
1989年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但过去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多是带着强烈的盲目的反资本主义的情感去观察和思考这个问题的。因此,不免会对此产生模糊性、片面性的认识:或者不知道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或者只知道资产阶级民主有历史进步性的一面,不知道社会主义民主对它也有继承性的一面;或者片面夸大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夸大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或者对社会主义民主不作具体的分析,盲目地宣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高度性、优越性,结果造成逆反心理。这一点在我国是有历史教训的。因此,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对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加以比较分析,在今天无疑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贺培育
关键词:资产阶级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历史进步性虚伪性权利平等
论民主制度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
1988年
所谓民主,本质上就是指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按列宁的话说就是“意味着平等”,“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列宁选集》第3卷第257页)。民主的这一本质规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其实现程度直接受制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政治设施形式。
贺培育
关键词:民主制度建设平等权利上层建筑民主政治专制政体自然经济
“平等”辨正
1987年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提倡过一种平等观,他说:“丘也闻有国与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或大夫,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须着急财富不均,不必着急人民太少,只须着急境内不安。
贺培育
关键词:平等观辨正财富人民
论主体民主化的意义——主体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先决条件
1988年
过去,我们一向只是提民主的法制化(即法律化和制度化),期望把民主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用国家制度、国家权力来加以保障和维持。这一点本身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忘记另一点:民书法律化和制度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它:不可能摆脱“人”这个根本条件而独立实现和存在。
贺培育
关键词:政治民主化法律化国家权力制度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