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林银光屠棠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教育
  • 5篇陶行知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师范
  • 2篇现代教育
  • 2篇晓庄师范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1篇大学转型
  • 1篇学刊
  • 1篇摇篮
  • 1篇依法治教
  • 1篇依法治校
  • 1篇战场
  • 1篇治教
  • 1篇治校
  • 1篇生活教育
  • 1篇探索者
  • 1篇陶行知研究
  • 1篇天职

机构

  • 9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海关学院

作者

  • 2篇屠棠
  • 2篇林银光
  • 1篇吴雁
  • 1篇陆建非
  • 1篇沈燕菁

传媒

  • 4篇生活教育
  • 2篇民办高等教育...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非遗传承研究
  • 1篇陶行知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陶?——写在《陶行知学刊》创刊之际
2023年
“学陶”“师陶”“研陶”“践陶”等,已经成为一种格式化的缩略语,深深影响着好几代人。其中,“学陶”为先,今天,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为什么要学陶呢?首先,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陶行知是一座丰碑。若要了解中国那时的教育,绕不开他;若要了解教育如何才能救中国、强中国,那更绕不开他。他是现代史上“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代名词。
陆建非
关键词:中国现代教育陶行知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现代史
晓庄师范与国立师范学院:永远的旗帜
2012年
陶行知和廖世承是我国近代两位杰出的教育家,晓庄师范、国立师范学院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师范教育界高举教育改造、民族复兴的大旗,至今仍是我们新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榜样。
林银光沈燕菁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改造民族复兴
略说晓庄师范学校的武术教学
2020年
早在20世纪20年代晓庄师范学校办学期间,陶行知就注重武术对养成康健体魄的意义,注重武术教学法的改进,注重武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大众武术教学的开展,在武术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重大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林银光
关键词:晓庄师范武术教学
《生活教育》与抗战
2016年
陶行知先生主编的《生活教育》半月刊,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其鲜明的抗日特质,彰显了这份教育刊物的战斗风格和时代特征。《生活教育》在上海乃至全中国竖起了一面鲜红的抗战教育旗帜,永远为后人所敬仰。
林银光
关键词:生活教育抗战陶行知
有关依法治教治校的几点思考
2015年
依法治教治校是教育教学整体改革题中应有之意,为此必须树立法律至上观念,违法行使权力与放弃依法行使权力均违背依法治教治校原则;必须确保所有规章制度均有利于培养国家所需优秀人才;必须加大校园文化构建中权利文化权重。
屠棠
关键词:依法治校教育教学
大学——培育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2015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国战略,要求大学尽快转变为创业型大学,转变成培育时代所需创业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应弘扬创造创新精神,营造激励创业创新的氛围与环境,搭建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平台,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标准,为促进"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伟大理想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屠棠
关键词:大学转型陶行知创造教育
教师的天职与战场
2012年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始终是一个持续受关注并日益沉重的话题。教育似乎已经没有自娱自乐的兴致,更没有自吹自擂的勇气,社会与民众对中国现代教育的质疑、不满甚至怨恨使得教育成为"高危行业",更有激烈的评论说"阻止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最大障碍是教育"。
陆建非
关键词:中国现代教育战场天职教师创新型国家高危行业
陶行知:回归真实生活的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探索者
2021年
陶行知先生对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问题做出了自己的深刻思考与实践探索,他强调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要回归个体真实生活世界、注重全人生解放生活、鼓励与时俱进地创造生活,至今依然能够给我们以重要启迪与思考。
岳龙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现代化
“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陶行知研究中的专家访谈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文章试图探讨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文章首先通过梳理访谈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来概括教育研究中的访谈法的主要特点。其次,文章集中分析访谈案例,考察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文章以陶行知研究为个案,以“无结构式”的深度访谈的方式采访了相关专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陶行知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生活教育的现场感。文章认为,访谈法丰富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内涵,使我们对陶行知先生的生平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对他的教育思想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对还原一个客观、生活化、人性化的陶行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最后总结了访谈法的优点和局限。认识这种优点和局限,能够让教育研究者更好地发挥访谈法的作用。
吴雁
关键词:访谈法教育研究陶行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