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所
- 作品数:7 被引量:114H指数:4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被引量:16
- 2005年
- 学科本体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最终根据。比较视野作为比较教育的学科本体,其本 质是辩证的思维方式,并具有内在性、相对性、跨越性和开放性的特质。比较视野决定了比较教 育的对象、方法论和学科特性。
- 付轶男饶从满
- 关键词:学科本体辩证思维方式
- 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2
- 2006年
- 关于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基本是在战后随着日本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而逐渐浮出水面的,并且随着现代化研究范式的转变而呈现角度的位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迄今学术界关于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诸多颇具启发意义、令人深思的观点,但有待研究的问题仍然很多。
- 饶从满
- 关键词:道德教育研究范式政治民主化伦理精神
- 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被引量:24
- 2006年
- 作为现代性构成要素的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和民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这一特征的现代公民教育伴随全球化的进展遇到诸多深层次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构成了20世纪末以来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和加强的一个重要背景,而对这一挑战进行恰当的理论与实践回应也正是各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界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何寻求全球认同与本土认同之间的平衡将是这一恰当回应的关键。
- 饶从满陈以藏
- 关键词:公民资格公民教育民族国家民主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被引量:2
- 2006年
-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随着冷战格局的破灭,亚太地区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步摆脱了对美国或苏联模式的“依附”,开始走向“自立”;其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推行,也使由大学升学竞争带来的“学历病”有所缓解。在亚洲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不断壮大,逐步由“边缘”地位走“向主导”地位。近年亚太地区国家所采取的应对全球化战略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运营效率化;2)保证教育质量;3)研究高度化;4)推进国际化。这些举措对日本有诸多启示。
- 马越彻张德伟饶从满
-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张高等教育改革
- 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被引量:52
- 2006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对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持续下降将影响民主的稳定与发展的担忧,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实施主动公民教育作为主要政策追求,在加强学生在学校与社区生活中的参与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等各种教育途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培养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
- 饶从满
- 关键词:公民身份公民观
- 中国比较教育的问题与出路被引量:20
- 2005年
- 中国比较教育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尚未超越表层的、形式化比较的阶段。要使中国比较教育摆脱这种境地,首先必须明晰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安身立命的基点———本体;其次,还必须改革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而提升比较教育研究者的素质。
- 饶从满付轶男
- 关键词:比较教育本体课程体系
- 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考察被引量:3
- 2006年
- 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至少蕴含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从现代化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第二,它是从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现代化;第三,它是对日本的一种个案考察。而研究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意义或价值也就蕴含在这三个特点之中。首先,从现代化角度研究道德教育,有助于改变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中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存在的严重不足,有利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被更多地被引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更主要的是可以给道德教育研究提供多学科整合的基础与焦点,使道德教育研究在新的融通与整合中产生质的飞跃。其次,从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现代化,有助于获得对教育作用于现代化的方式及性质的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再次,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考察,便于我们透过其特殊性获得某些关于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普遍性认识。
- 饶从满
- 关键词: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