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作品数:33 被引量:101H指数:5
相关机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矿业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篇稀土
  • 4篇铁矿
  • 3篇教学
  • 3篇褐铁矿
  • 3篇磁选
  • 3篇催化
  • 2篇动力学
  • 2篇冶金
  • 2篇冶金传输原理
  • 2篇萤石
  • 2篇熔体
  • 2篇闪锌矿
  • 2篇陶瓷
  • 2篇铁电
  • 2篇铁电陶瓷
  • 2篇脱硝
  • 2篇锌矿
  • 2篇冷轧
  • 2篇磨矿
  • 2篇晶体

机构

  • 32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重庆工业职业...
  • 1篇包头钢铁职业...
  • 1篇内蒙古北方重...

作者

  • 3篇毛卫民
  • 3篇李一鸣
  • 3篇杨吉春
  • 3篇周莉
  • 3篇刘香军
  • 2篇富晓阳
  • 2篇金永丽
  • 2篇任慧平
  • 2篇赵增武
  • 2篇郝喜红
  • 1篇游晓畅
  • 1篇王海燕
  • 1篇许剑轶
  • 1篇陈林
  • 1篇张雪峰
  • 1篇武文斐
  • 1篇计云萍
  • 1篇侯忠辉
  • 1篇赵莉萍
  • 1篇张国芳

传媒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有色金属(选...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金属矿山
  • 2篇材料工程
  • 2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材料保护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北京测绘
  • 1篇矿产综合利用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x)K0.5Na0.5NbO3-xBi(Mg0.5Ti0.5)O3无铅弛豫铁电陶瓷的介电、铁电和高储能行为被引量:4
2020年
利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1–x)K0.5Na0.5NbO3-xBi(Mg0.5Ti0.5)O3(简写:(1–x)KNN-x BMT,x=0.05,0.10,0.15,0.20)无铅弛豫铁电陶瓷,并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介电特性与储能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MT含量的增加,(1–x)KNN-x BMT陶瓷由正常铁电体逐渐转变为弛豫铁电体,表现出强烈的弥散相变特征,其最大极化强度Pmax随之逐渐降低.当x=0.15时,陶瓷具有最大的击穿电场,为275 kV·cm^–1.采用间接方式对(1–x)KNN-x BMT陶瓷的储能性能进行计算,发现当BMT的含量为x=0.15时,可获得最佳的储能性能:当场强为275 kV·cm^–1时,可释放储能密度Wrec为2.25 J·cm^–3,储能效率h高达84%.鉴于实际应用的需求,对各组分陶瓷进行直接测试,结果表明随掺杂量的增加,储能密度Wdis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x=0.15时,储能密度为1.54 J·cm^–3,放电时间仅为88 ns.另外,该材料在1—50 Hz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在25—125℃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储能密度的变化量低于8%.该研究表明KNN-BMT陶瓷在环境友好高储能密度电容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杜金花李雍李雍赵烨孙宁宁
关键词:无铅
金属元素掺杂α-Fe(N)体系的电子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 M(M =Ti,V,Cr,Mn,Co和Ni)掺杂α-Fe(N)的结合能、电子结构及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Ti和V优先占据晶胞的顶角位置,Cr和Mn优先占据晶胞的体心位置,Co和Ni与N不相邻时结构最稳定。Ti与V的掺杂加强了晶胞的稳定性,Cr, Mn与Ni的掺杂削弱了晶胞的稳定性,Co的掺杂不影响晶胞的稳定性。这些过渡金属在α-Fe晶胞中均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的共同作用,成键轨道主要来自 M 3d, Fe4s3p3d与N2p。与纯α-Fe体系相比,掺杂体系刚性均变强,经计算可得α-Fe(N)-V体系的弹性模量 E 、剪切模量 G 和体积模量 B 均为最大值,即掺杂V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V是最有效的固氮元素,与高氮钢冶炼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刘香军杨吉春贾桂霄杨昌桥蔡长焜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高氮钢电子结构
增氮降镍对316奥氏体不锈钢在江水环境中的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前,有关增氮降镍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采用周浸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手段研究了增氮降镍对316奥氏体不锈钢在重庆地区江水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氮降镍改进型316不锈钢耐蚀性优于传统316不锈钢;传统316不锈钢点蚀倾向严重,增氮降镍后倾向于表面均匀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拟合参数反映规律一致,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30 d时腐蚀速率最低,超过30 d后试验钢表面钝化膜遭到破坏,腐蚀速率升高。
周莉游晓畅唐小芳杨昌桥
关键词:耐蚀性极化曲线交流阻抗
冶金传输原理与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3
2020年
冶金传输原理和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冶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现将独立开设的两门课程整合为冶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课程建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讲解、主题研讨和特邀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零基础、多层次、多维度教学,强化了科学思维方法的传授。
金永丽赵增武
关键词:教学改革
不同磨矿方式对闪锌矿浮选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浮选动力学计算、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水射流磨矿与球磨磨矿(铁介质球、玛瑙介质球)不同磨矿方式对闪锌矿浮选的影响。浮选试验与润湿性结果表明,闪锌矿在不同磨矿方式下浮选回收率大小为:水射流磨矿>玛瑙介质球磨矿>铁介质球磨矿,浮选速度大小为:水射流磨矿>玛瑙介质球磨矿>铁介质球磨矿。说明闪锌矿经水射流磨矿后表面疏水性最好,可浮性最高,玛瑙介质球磨矿次之,铁介质球磨矿最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经水射流磨矿,闪锌矿瞬间粉碎解离,表面纯净,保持天然可浮性;经玛瑙介质球磨矿,闪锌矿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可浮性降低;而经铁介质球磨矿,闪锌矿之间及闪锌矿表面与铁球发生反应,生成大量亲水性的羟基铁化合物,亲水性增强,可浮性显著变差。
冯宏杰王建英王介良张雪峰王辉
关键词:闪锌矿浮选动力学润湿性
稀土(La、Ce、Pr、Nd)对CaO(-Al2O3)-SiO2-RE2O3熔体粘度的影响
利用白云鄂博尾矿、粉煤灰能够制备出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化学稳定性的性能优良的玻璃陶瓷材料,其中稀土元素对应材料组织调控、性能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白云鄂博矿中稀土以La、Ce、Pr、Nd为主[1-4],因此,本文以硅酸盐体...
郭文涛丁子琦王金明吴珺赵增武
关键词:稀土熔体粘度
文献传递
稀土共伴生矿产资源非常规分离技术关键
白云鄂博矿是大型稀土、铁、铌及萤石共伴生矿,目前选矿厂所采用的常规浮选、磁选、重选等选别回收工艺流程复杂,矿物分离效率低,回收率偏低,绝大部分有价矿物进入尾矿库堆存[1, 2],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同时破坏周边环境,缺乏高效...
王介良雷霄贺宇龙贾艳赵增武
关键词:稀土萤石
文献传递
白云鄂博矿绿色矿山建设碳排放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探讨了1990~2020年白云鄂博矿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基于InVEST模型定量估算了白云鄂博矿的碳储量改变,并分析了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生命周期评价,计算出1990~2020年间因采矿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990~2020年,白云鄂博矿碳储存功能受到了破坏性影响,少固碳92万t;1990~2020年间开采铁矿石约3亿t,产生碳排放量约4000万t.
王茜茜吴凯建王路
关键词:碳排放绿色矿山
固阳褐铁矿脱水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热分析TG-DTA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固阳褐铁矿脱水过程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合不同动力学机理模型对热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确定了褐铁矿的脱水反应机制,采用CoatRedfern积分法计算了脱水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固阳褐铁矿脱水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40~320℃,失重率为4.78%,反应活化能E=28.54 k J/mol,反应机理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一级化学反应;第二阶段:320~465℃,失重率为3.84%,反应活化能E=61.92 k J/mol,反应机理符合二级反应函数,为化学反应控制。XRD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褐铁矿在200℃时发生了物相转变,针铁矿的衍射峰不断减弱、消失,而赤铁矿的衍射峰逐渐增强,矿相变纯。
王建英张新龙张铁柱
关键词:褐铁矿热重分析活化能
固阳褐铁矿磁化焙烧-磁选扩大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针对铁品位32.79%、磁性率(FeO/TFe)5.49%的固阳难选褐铁矿,进行了回转窑磁化焙烧-磁选扩大实验。采用SEM和XRD对原矿物性结构及成分以及磁化焙烧过程中的物相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指标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原矿在焙烧温度750℃、配煤量7%、焙烧时间40 min条件下焙烧,所得焙烧矿通过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可获得铁品位61.62%、铁回收率82.54%的铁精矿。
王建英张新龙张铁柱
关键词:褐铁矿回转窑磁化焙烧磁选正交实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