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处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何英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咽鼓管
  • 1篇咽鼓管咽口
  • 1篇咽鼓管异常开...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增生
  • 1篇上皮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增生
  • 1篇自体血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组织
  • 1篇细胞
  • 1篇良性前列腺增...
  • 1篇螺杆菌
  • 1篇螺杆菌感染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间质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葛莲英
  • 1篇杨小丽
  • 1篇谭颂华
  • 1篇刘磊
  • 1篇宣强
  • 1篇罗元
  • 1篇林思彤
  • 1篇唐安洲
  • 1篇刘爱群
  • 1篇罗小玲
  • 1篇方勤
  • 1篇莫曾南
  • 1篇何英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对间质细胞S100A11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上皮对间质细胞S100A1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BPH的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经形态学及免疫学方法证实后,构建共培养模型,并提取单独/共培养条件下间质细胞的mRNA,RT-PCR检测S100A11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分离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细胞并构建共培养模型,S100A11基因mRNA的表达在有上皮细胞共培养的间质细胞中表达低于无上皮细胞共培养的间质细胞,S100A11/G3PDH的灰度比值分别为0.865±0.10、0.96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PH上皮细胞可抑制间质细胞S100A11基因表达。
杨小丽宣强莫曾南
关键词:S100A11良性前列腺增生
FAF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FAF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0例胃癌患者及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FAF1mRNA进行定量检测,以β-actin为内参照.H.pylori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Warthin-Starry银染法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FAF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0.27±0.12vs0.48±0.08,P<0.05).高、中分化的胃癌组织FAF1mRNA表达值明显高于低、未分化的胃癌组织(0.39±0.06vs0.19±0.06,t=9.966,P<0.01).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FAF1 mRNA表达值低于无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0.25±0.11vs0.34±0.14,t=-2.753,P<0.01),而FAF1 mRNA表达水平在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不同的胃癌组织中无显著性差异.FAF1 mRNA表达量在H.pylori阳性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H.pylori阴性(0.18±0.06vs0.29±0.12,P<0.05).FAF1表达量在H.pylori阳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与H.pylori阴性比较无显著差异(0.49±0.08vs0.47±0.11,t=0.6515,P>0.05).结论:FAF1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下调FAF1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致癌作用.
刘爱群葛莲英罗小玲罗元林思彤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
自体血咽鼓管咽口黏膜下注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血咽鼓管咽口黏膜下注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门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14例,共20耳,采用患耳咽鼓管咽口黏膜下自体静脉血注射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耳鼓膜及咽鼓管咽口情况,并进行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tubo-tympanic airflow dynamics,TTAG)法测定判定疗效。结果诊断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均见病变侧咽鼓管咽口闭合不全,呈裂隙状,坐位观察明显,TTAG法显示患耳外耳道压力随鼻咽腔压力变化而波动;病变侧咽鼓管咽口外侧壁注射自体血1~4次后,13耳症状完全消失,同侧咽鼓管咽口平静状态下能够闭合;7耳症状减轻,咽鼓管咽口未能完全闭合。所有治疗耳均无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血咽鼓管咽口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简便易行。
刘磊何英谭颂华方勤唐安洲
关键词:咽鼓管耳疾病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