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
-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5
- 相关作者:石莹董鹏飞王习明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军事更多>>
- 农村农业投入力度更大方向更明
- 2010年
- 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是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贯政策,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体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1号文件不仅强调要“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而且首次提出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同时指明了支农资金的投向。
- 王习明
- 关键词:农业投入城乡农村
- 组织网络、经济实体与老人福利——浙江瑞安赵宅老年协会调查
- 2009年
- 瑞安赵宅村老年协会于1974年自发成立,所办经济实体从出租餐具和丧葬用品开始,发展到固定资产过亿元和年收入过200万元。它不仅大大提高了老人的福利水平,而且改善了乡村治理。其成功经验在于:注重经济实体的发展,通过各种活动为老人提供福利,创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取得了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
- 王习明
- 关键词:组织网络乡村治理
- 谁来为农田的灌溉买单——税费改革后乡村的农田灌溉难题被引量:2
- 2007年
- 湖北省荆门市新贺村有307户农户,共1200人,耕地面积1841亩(习惯亩,该村每亩800平米左右,下同),鱼池200多亩(其中100多亩为耕地面积),8个村民小组。截至2003年8月,村级债务为123.71万元,其中债权12.84万元。
- 王习明
- 关键词:买单乡村税费鱼池
- 成都平原的村社治理——以罗江井村为个案被引量:4
- 2009年
- 农村税费改革后,全国大多数农村实际上只有"分"没有"统","统分结合"基本上名存实亡。但成都平原农村的经济社仍能在统筹生产方面发挥部分作用,并能提供与村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公共品,基本上能满足村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它能行使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部分权利。
- 王习明董鹏飞
- 关键词:成都平原农村集体土地
- 乡村本位:理解中国村庄区域差异的一把钥匙——评王习明《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
- 2009年
- 个案研究是中国农村研究采用最多的方法,但个案研究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微观深描与宏观背景之间的关系问题。伴随着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个案研究在解释日趋复杂的农村社会时似乎更加捉襟见肘。在这种背景下,王习明新著《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就个案研究在中国农村研究中的地位和研究策略给出了新的注解:立足个案,并超越个案,由个案反观宏观因素,通过"个案"到"类型"进而到"整体"的研究策略,使个案与宏大场景水到渠成地发生联系。
- 石莹
- 关键词:个案研究
- 户族、庙会与老人——以陕西武功县新庄村为个案被引量:1
- 2007年
- 农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不仅与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变迁有关,而且与村庄的社会构成、老年精英的流向和信仰有关。改善和提高农村老人的福利水平对于改善整个中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治理环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王习明
- 关键词:乡村治理庙会
- 村治研究的发展轨迹、学术贡献与动力机制——基于1998—2009年CSSCI检索论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村治研究是农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其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以"村民自治"、"乡村治理"为关键词(精确)检索1998—2009年CSSCI数据库可以得到840篇论文。从学术发展史的视角对这840篇论文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就可发现村治研究的论域已经从村民自治制度研究扩展到以乡村治理统筹农村政治社会的研究,视角已经从国家转到了村庄与国家相结合;村治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是创造了一批对中国乡村社会有解释力的本土化概念,推进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村治研究的发展动力是"乡土派"的引领和学术争鸣的推动。村治研究的学术发展史表明:创建学术共同体、开展学术争鸣、关注中国问题有利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 王习明
- 关键词:村治研究村民自治学术史
- 缩小城乡差别的国际经验被引量:12
- 2007年
- 新农村建设是世界性的话题,其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法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在缩小城乡差别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在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时既要借鉴这些经验,又要注意我国是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情,有自己的创新。
- 王习明彭晓伟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文化启蒙社区建设农民组织
- 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解析
-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向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 王习明
- 关键词:土地管理产权改革
- 成都市试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 在2020年前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是其重要内容。...
- 王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