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745 被引量:2,273H指数:17
相关作者:翁建华齐进曹绛敏赵宪萍刘青荣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4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5篇电气工程
  • 9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9篇文化科学
  • 3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3篇化学工程
  • 32篇建筑科学
  • 2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6篇理学
  • 25篇经济管理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机械工程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电子电信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核科学技术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3篇数值模拟
  • 53篇值模拟
  • 49篇能源
  • 48篇烟气
  • 43篇电厂
  • 36篇燃煤
  • 36篇教学
  • 36篇锅炉
  • 33篇燃烧
  • 30篇热泵
  • 30篇发电
  • 29篇火电
  • 28篇电池
  • 28篇热电
  • 26篇脱硫
  • 25篇脱硝
  • 24篇节能
  • 24篇课程
  • 20篇太阳能
  • 18篇散热

机构

  • 717篇上海电力学院
  • 28篇上海理工大学
  • 27篇南昌航空大学
  • 24篇同济大学
  • 13篇上海市节能监...
  • 12篇北九州市立大...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全球能源互联...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电气电站...
  • 8篇国网山西省电...
  • 6篇国家电网公司
  • 6篇上海外高桥第...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上海明华电力...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西安热工研究...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上海电气钠硫...

作者

  • 49篇任建兴
  • 31篇张建平
  • 30篇潘卫国
  • 28篇吴江
  • 28篇任洪波
  • 26篇曾卓雄
  • 25篇朱群志
  • 24篇吴懋亮
  • 20篇崔晓钰
  • 19篇吴琼
  • 18篇徐义华
  • 18篇胡丹梅
  • 18篇翁建华
  • 17篇李芳芹
  • 15篇张莉
  • 14篇阮应君
  • 13篇王文欢
  • 13篇刘青荣
  • 11篇石奇光
  • 10篇李永光

传媒

  • 163篇上海电力学院...
  • 30篇教育教学论坛
  • 25篇上海节能
  • 20篇汽轮机技术
  • 20篇热力发电
  • 19篇热能动力工程
  • 16篇可再生能源
  • 12篇节能
  • 1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0篇资源节约与环...
  • 9篇华东电力
  • 9篇推进技术
  • 9篇科学技术与工...
  • 8篇弹箭与制导学...
  • 8篇电力与能源
  • 8篇科技视界
  • 8篇能源与节能
  • 7篇电站系统工程
  • 7篇太阳能学报
  • 7篇电源技术

年份

  • 2篇2021
  • 6篇2020
  • 66篇2019
  • 119篇2018
  • 114篇2017
  • 126篇2016
  • 138篇2015
  • 75篇2014
  • 60篇2013
  • 11篇2012
7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2017年
本文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不断的尝试、反思、总结,进一步促进教学成长,提高教学效果。
王道累王昊杨峰李敏
关键词:CDIO机械工程
固体蓄热装置圆形和椭圆形孔自然对流放热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为缓解国家电网压力,根据国家民用建筑供暖标准:GB 50736—2012,设计了固体蓄热式供暖装置。分别开设了不同孔数的圆形或椭圆形孔道,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自然对流工况下,开设的孔数和孔形对蓄热装置放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形孔道中心线及孔出口温度明显高于圆形孔道相应位置处温度;相同孔形,孔数越多,孔中心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放热;孔数越多,孔中心速度越小,与孔形无关;散热开始时,椭圆孔出口温度高于圆孔,但约1.4 h后,椭圆孔出口温度开始低于圆孔,孔数对出口温度影响不大;圆形孔出口温度随时间的延长变化较为平缓。
李晶晶李永光王治源王晓敏
关键词:自然对流
电厂烟气汞脱除技术被引量:5
2017年
随着电厂烟气粉尘、SO_2、NO_x和Hg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限值越来越严格,电厂烟气的净化研究已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问题之一。汞的剧毒性使得烟气汞的脱除日益引起重视,烟气脱汞技术的关键是元素汞的高效转化与脱除。在烟气脱汞技术中,活性炭喷射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其成本高昂;烟气飞灰对汞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通过改性可提高其吸附性能;高级氧化,特别是光催化技术日益引起重视,钛基、铋基等光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有良好的脱汞效率,成为烟气汞氧化减排的重要方向。成本适宜、不额外增加实施场地要求,结合现有烟气净化设备的优化运行,实现SO_2、NO_x、Hg等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是电厂烟气汞净化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的方向,其中的科学问题是推动烟气净化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的源泉。
张文博李芳芹吴江李和兴
关键词:烟气脱汞活性炭吸附剂光催化技术
火电机组参与风光消纳的问题分析及建议被引量:7
2019年
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引入了电力行业,引起了我国电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对电力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电网供电和用电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现状,介绍了深度调峰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技术。分析了在现行辅助电力市场规则下,推广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的难点;对火电厂、电网公司和政府提出了改进建议。这为电网消纳更多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促进电源结构的改善提供参考。
张瑞山袁琛郑莆燕赵明忠葛智平
关键词:火电机组可再生能源
含CO_2气流对20号碳钢冲蚀磨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火电站燃煤锅炉由于飞灰冲蚀磨损而导致爆管的问题一直是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用试验研究方法,在温度为250-450℃之间,研究了气流中含CO2气体时对20号碳钢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之前在压缩空气流中做的此类试验结果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加入CO2气流后20号碳钢的磨损规律未变,其相对磨损量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同时,由于氧化腐蚀和冲蚀的交互作用,加入CO2气流后20号碳钢的冲蚀磨损量明显增大。
赵宪萍朱崇武孙坚荣潘卫国
关键词:CO2燃煤锅炉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传热与流动的数值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7年
基于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结合能源与动力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传热与流动的数值分析"研究生课程,从与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的教学导向、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呈现方式三个方面展开了教研尝试,同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导向。此外,还设计出了适于"互联网+"的教学内容,建设了网络资源平台并采取了多样化教学呈现方式,以期构建适应时代背景与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新体系。最后,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类似课程,形成优质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付在国张莉
关键词:能源动力教学体系数值传热
不同进口条件对微小尺度驻涡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进气参数对含导流片及钝体的微小尺驻涡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对不同进口温度、进口速度以及当量比等参数影响下的燃烧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参数的变化对钝体回流区范围均有影响,当量比的增大使回流区范围减小,速度和温度的增大使回流区范围增大,但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当量比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较大,Φ≤1.0时,燃烧效率较高,Φ>1.0时,燃烧效率迅速降低。进气速度对总压损失的影响较大,当v=50 m/s时,总压损失达到11.38%。
曾卓雄郭帅帅王浩渊
关键词:钝体导流片当量比数值模拟
汽轮机厂空压站房螺杆式空压机能效测试及运行成本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压缩空气是一种昂贵的工业产品,汽轮机厂空压站房作为重点能耗部门,每年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巨大,对某汽轮机厂空压站房的螺杆式空压机进行了现场能效测试,研究了影响空压机运行比功率大小的因素,从空压机维护的角度,对螺杆式空压机运行成本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杆式空压机运行能耗随着排气压力和卸载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加载-卸载的运行方式会造成电流的激增,瞬间消耗功率增加,运行成本中电费占总运行成本的72.6%,因此通过降低螺杆式空压机的比功率以节约用电量,大有节能潜力。
秦岭王文欢潘卫国汪腊珍潘衍行
关键词:螺杆式空压机能效测试影响因素
双凹腔AVC冷态流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究第三钝体对双凹腔先进旋涡燃烧室内部冷态流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其冷态流场,研究了不同钝体结构参数对燃烧室总压损失及旋涡结构的影响;在已有的最佳两钝体结构基础上增加第三钝体,采用改变来流条件的方法,研究了流速度对旋涡燃烧室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三钝体的几何尺寸及来流速度变化对燃烧室内部的流场影响显著。
田佳莹曾卓雄徐义华薛锋郭译群袁琨
关键词:数值模拟
填料不等间距布置对冷却塔冷却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以某电厂大型逆流式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部填料的不等间距布置,研究该布置方式对冷却塔冷却效果的影响。根据多种运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分析了填料不等间距布置对塔内空气流速、密度以及水温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填料均匀布置方式,减小外围填料间距的填料不等间距布置方式会增加该区域的空气阻力,降低了空气流速,但同时会增加气-水传热面积,使得湿空气密度减小,进而使冷却塔抽力增大,冷却塔温降最多可以增加0.63℃。
韩丹阳刘江王明勇姚秀平
关键词:冷却塔填料数值模拟
共7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