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社科处
-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3
- 发文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题:社会文化史框架内的中国近代陋俗文化研究
- 2009年
- 一、什么是社会文化史?
张美丽:我先说一下。我认为社会文化史,是一门社会史和文化史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社会文化史是研究以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文化交织现象及社会生活与大众文化、思想观念相互关系变迁的史学分支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用社会史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上的文化问题.或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它将通过文化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推动整体史的研究。
- 梁景和张美丽钟海涛钟海涛周宇清
- 关键词:社会文化史文化研究论题社会互动关系文化人类学
- 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世界史学科简介
- 2008年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始建于1954年,1979年本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权,是我国最早招收硕、博士生的学科点之一,199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以本学科为支撑、以历史系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平台开设了“世界历史”专业。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北京市创新团队,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 关键词:世界史学科学科简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人才培养学位授权
- 基于制度创新的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学科建设始终是大学的核心和存在的根本。发展交叉学科,对于培育新兴学科、寻求新的增长点、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以制度创新引领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队伍创新。
- 郑文涛周侃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被引量:33
- 2009年
- 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交叉学科,对于培育新兴学科、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队伍创新,以制度创新引领交叉学科的健康发展。
- 郑文涛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论部门协同加强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细节管理
- 2021年
- 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项目申报、结题、经费管理和意识形态审查等内容,涉及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和学校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从粗放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部门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就细节管理而言,其职责又密切相关。新形势下,推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利于加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细节管理,进而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 褚怡敏
-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细节管理
- 人文社会科学若干概念辨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如何认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概念不仅是一个学科分类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构造和规范学术思维空间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作出较为规范的理解和厘定。
- 郑文涛
-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以科学思维方法引领北京文化带建设
- 2018年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精准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总钥匙”。认真学习领会、掌握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统筹推进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郑文涛
- 关键词:科学思维方法北京文化首都文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
- 科学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体系被引量:5
- 2018年
-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之一,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科学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体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 郑文涛
-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意识形态工作马克思主义立德树人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公共文化多重属性厘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有效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规划,需要客观审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践中因对公共文化属性的模糊认识引发的急功近利等混乱现象并不鲜见,因此,充分认识公共文化的多重属性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置条件。从公共文化溯源角度阐明公共性是公共文化的本质属性,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价值角度阐明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属性,进而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角度,对公共文化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公共文化样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娱乐性多重属性进行辩证分析。
- 刘丁鑫
- 关键词: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把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环节——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视角
- 2017年
- 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学把握关键环节,担当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坚持顶层谋划,统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坚持学科支撑,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坚持质量导向,推出更多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坚持立言咨政,提升服务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坚持优化环境,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 郑文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