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投资与工程造价研究中心
- 作品数:5 被引量:115H指数:5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合同治理对BT项目投资控制的案例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通过对BT项目多层多级委托代理链的分析指出,BT合同是衔接公、私两个阵营投资控制主体的重要节点,因而合同治理对于BT项目投资控制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以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为例,分析了其回购总价款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投资控制风险分担方案以及控制权配置情况。结果显示: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良好的投资控制效果得益于其合同设计中较高程度的"权、责、利对等",以及政府适当掌握的BT项目建设期间特定控制权,从而使政府在BT项目投资控制中处于主导地位。
- 杜亚灵唐海荣
- 关键词:BT模式合同治理风险分担控制权
- BT模式下工程项目控制权的合理配置研究——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4
- 2013年
- 在识别BT项目交易过程中决策节点的基础上对BT项目控制权进行了分解,通过文献分析得出PPP项目中控制权配置的一般原则,并通过3个案例项目控制权配置方案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同样采用BT模式的不同项目中控制权配置的差异及其诱因。研究结果显示:项目产品的公共化程度、项目的复杂程度、政府部门特殊需求、项目所在地区私有化程度、BT合同类型以及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程度为影响BT项目控制权配置的关键因素。
- 杜亚灵王剑云
- 关键词:BT模式控制权权利束
- 工程项目中社会资本对合理风险分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经济活动总是嵌入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因此,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合理性都应在社会资本的视域下考察与判断。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构建工程项目中社会资本对合理风险分担的影响模型,并以30个成功建设项目为样本采集到126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分担可分解为缔约阶段的风险初次分担和履约过程中的风险再分担,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互补与联动关系;(2)社会资本对风险初次分担的完备程度产生显著反向影响,而对事后支持制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事后支持制度的总效应相对较大;(3)社会资本对风险再分担的规模与实施效率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对风险再分担的实施效率总效应最大。本研究有利于引导工程项目交易双方根据社会资本制定更为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从而促使项目成功。
- 杜亚灵尹航
- 关键词:社会资本不完全契约交易成本
- PPP项目中初始信任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3
- 2014年
- 通过理论分析将PPP项目中的信任划分为资格预审中形成的静态的初始信任和合同谈判与再谈判过程中动态演化的持续性信任,通过文献分析构建PPP项目中初始信任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管理能力、力量投入、社会声誉、财务状况、安全和环境能力、技术能力是PPP项目中初始信任的关键驱动因素;②过往表现和工程经验间接促成初始信任的形成;③初始信任的3个维度对其总体水平的贡献度相差不大。该研究成果可帮助公共部门优化PPP项目资格预审评审指标和评审标准,从而促使项目成功。
- 杜亚灵闫鹏
- 关键词:PPP项目初始信任项目治理资格预审结构方程模型
- 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9
- 2014年
-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解构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整体框架,构建了以风险初次分担为前因、风险再分担为中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为结果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初次分担与风险再分担之间具有显著的互补与联动关系;(2)风险初次分担,尤其是其中的事后支持制度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总影响效应显著;(3)风险再分担的实施效率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风险再分担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有利于引导工程项目交易双方制定更为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从而促使项目成功。
- 杜亚灵胡雯拯尹贻林
- 关键词:风险分担项目管理绩效交易成本不完全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