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气雾化
  • 2篇高温合金
  • 1篇电极
  • 1篇液膜
  • 1篇再结晶
  • 1篇增材制造
  • 1篇碳化钛
  • 1篇偏析
  • 1篇热冲击
  • 1篇组织与力学性...
  • 1篇钨合金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强化
  • 1篇金属粉末
  • 1篇冷却速率
  • 1篇固溶
  • 1篇固溶热处理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航空材料...

作者

  • 1篇夏敏
  • 1篇葛昌纯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极感应熔化气雾化粉末特性及液滴尺寸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对电极感应熔化气雾化(electrode induction melting gas atomization,EIGA)工艺制备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物理特性,凝固组织以及内部元素分布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了EIGA制粉一次雾化过程中液滴尺寸的影响因素;根据对流换热原理计算了该工艺中不同尺寸粉末的冷却速率。结果表明:EIGA粉末以近球形为主,霍尔流速为13.4 s/50 g,D90=121.5μm。粉末表面和内部凝固组织显示,随着粉末尺寸的增大,组织均由微晶向胞状晶和树枝晶转变。同时颗粒表面组织之间的间隙不断加深,粉末光滑度下降。在雾化气压为4 MPa条件下,粉末尺寸与冷却速率的关系为:|dtd/dt|=8.98×10^-5/d^2。粉末内部没有明显的成分偏析现象,但晶轴和晶间的元素分布略有差别。晶轴上Ni、Al、Co、C元素含量较晶间高,晶间的Ti、Mo、Cr、Nb元素含量更高。
杨乐彪任晓娜夏敏孙海涛吕晓安葛昌纯
关键词:高温合金粉末成分偏析液膜冷却速率
新型第三代粉末高温合金FGH100L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喷射成形(SF)+热等静压(HIP)+等温锻造(IF)+热处理(HT)工艺制备第三代粉末高温合金FGH100L。研究固溶热处理温度和制备工艺对FGH100L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HIP+IF态FGH100L合金显微组织对固溶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随固溶温度的升高(1110~1170℃),合金的晶粒尺寸长大,γ’强化相的尺寸先增加后减小,其硬度、室温/高温拉伸强度和塑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固溶温度为1130℃时,FGH100L合金中3种尺寸的γ’相的数量平衡匹配较为合理,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最佳,合金的硬度和室温/高温拉伸性能均最高。且该温度下,FGH100L合金经SF、SF+HIP+HT和SF+HIP+IF+HT不同工艺处理后,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晶粒形貌发生了近球形-多边形-近球形的转变;SF+HIP+HT态合金晶粒尺寸增大,晶界弯曲程度较低。由于SF+HIP+IF+HT工艺使FGH100L合金发生再结晶,细化了晶粒,出现链状组织,形成弯曲晶界,合金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在SF+HIP+HT和SF+HIP+IF+HT工艺下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从沿晶脆性断裂转变为穿晶-沿晶混合断裂,高温拉伸断口为沿晶断裂。
田甜郝志博贾崇林葛昌纯
关键词:固溶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碳化钛弥散强化钾钨合金的制备、力学性能及其抗瞬态热冲击能力研究
2019年
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和热轧加工,制备出变形量为70%的碳化钛弥散强化钾钨(KW-TiC)合金。相比纯钾钨(KW)合金,KW-TiC合金的晶粒尺寸显著降低,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具有2500MPa的抗弯强度和更高的变形能力。KW-TiC和KW都具有低于250°C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经过真空下1800°C、1h退火后,KW-TiC具有与KW类似的搭晶状组织,但晶粒尺寸比KW更细小。在电子束热冲击装置上,对KW-TiC和KW进行0.44~0.88GW/m2的瞬态热冲击测试。在此能量密度下,KW-TiC与KW呈现出不同的开裂形貌,但由于TiC的存在降低了合金热导率,导致KW-TiC表面出现局部熔化现象。
王一甲燕青芝
关键词:碳化钛弥散强化再结晶热冲击
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制备粉末冶金增材制造原材料金属粉末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3年
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Electrode induction melting gas atomization,EIGA)是一种制备超洁净无夹杂物金属粉末的先进制粉技术,由于其工艺过程中不使用耐火材料并且所制备粉体具有粒径小、球形度高、无夹杂物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大规模制备粉末冶金增材制造用超洁净金属粉末的重要方法。但国内对于EIGA技术引进较晚,对其工艺设计研究还未达到德国等先进国家的水平,因此,本文综述了自1991年德国ALD公司申请专利30年以来EIGA技术的发展及工艺研究现状,对EIGA技术的优点进行了汇总,归纳了EIGA技术的机理研究脉络与技术要点,并通过纵观气雾化制粉的发展历程对EIGA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为粉末冶金和增材制造原材料粉末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吴嘉伦夏敏王军峰葛昌纯
关键词:气雾化粉末冶金增材制造金属粉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