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1,342 被引量:5,769H指数:25
相关作者:李凤艳任晓光刘霞李汝雄焦玉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化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21篇期刊文章
  • 1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2篇化学工程
  • 400篇理学
  • 18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1篇金属学及工艺
  • 28篇文化科学
  • 27篇电气工程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医药卫生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冶金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22篇催化
  • 143篇催化剂
  • 101篇离子
  • 64篇分子
  • 63篇加氢
  • 46篇分子筛
  • 41篇色谱
  • 38篇动力学
  • 37篇脱硫
  • 35篇羟基
  • 34篇离子液
  • 34篇离子液体
  • 34篇金属
  • 31篇丁基
  • 30篇甲苯
  • 29篇相色谱
  • 28篇气相
  • 28篇脱硝
  • 27篇汽油
  • 27篇改性

机构

  • 1,335篇北京石油化工...
  • 220篇北京化工大学
  • 5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0篇北京理工大学
  • 28篇北京工业大学
  • 2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0篇清华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过...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海洋石油...
  • 1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石油
  • 7篇中国石化集团...
  • 6篇北京大学
  • 6篇辽宁石油化工...
  • 6篇中国安全生产...
  • 6篇上海核工程研...
  • 6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113篇靳海波
  • 92篇李凤艳
  • 83篇李翠清
  • 83篇胡应喜
  • 77篇刘霞
  • 71篇丁福臣
  • 69篇宋永吉
  • 67篇任晓光
  • 65篇赵天波
  • 65篇何广湘
  • 61篇罗国华
  • 55篇王虹
  • 47篇尹振晏
  • 45篇佟泽民
  • 42篇焦向东
  • 42篇李汝雄
  • 41篇焦玉海
  • 41篇杨索和
  • 41篇杨春育
  • 40篇吕九琢

传媒

  • 266篇北京石油化工...
  • 75篇石油化工高等...
  • 69篇石油化工
  • 42篇工业催化
  • 33篇现代化工
  • 33篇过程工程学报
  • 27篇精细化工
  • 25篇精细石油化工
  • 25篇化工学报
  • 2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2篇石油炼制与化...
  • 20篇化学工业与工...
  • 15篇化工新型材料
  • 15篇计算机与应用...
  • 15篇化学与生物工...
  • 14篇化学世界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化工进展
  • 14篇石油学报(石...
  • 14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22
  • 26篇2021
  • 45篇2020
  • 66篇2019
  • 51篇2018
  • 51篇2017
  • 50篇2016
  • 38篇2015
  • 39篇2014
  • 39篇2013
  • 41篇2012
  • 52篇2011
  • 70篇2010
  • 60篇2009
  • 58篇2008
  • 56篇2007
  • 42篇2006
  • 53篇2005
  • 61篇2004
  • 53篇2003
1,3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酯交换法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被引量:9
2004年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与异辛醇为原料 ,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 ,通过酯交换法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反应温度为 170~ 180℃ ,催化剂用量为 1 0g ,反应时间为 4h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与异辛醇物质的量的比为 1∶2 10。在此条件下 ,收率在 96 5 %以上 ,通过折光率、IR。
刘霞胡应喜张琳
关键词:酯交换法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异辛醇二丁基氧化锡增塑剂
溶剂对SBS粘合剂胶液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对以SBS为基料的纸塑复合型粘合剂,溶液的粘度受溶剂的影响很大。实验表明,选用低极性、低氢键指数的混合溶剂,在17℃时,当溶度参数保持在8.0~9.5之间时,可以使胶液粘度保持在1.2Pa.s~2.0Pa.s,能够达到良好的粘接性能。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选用120号溶剂油和工业甲苯为混合溶剂组份,实验发现,根据120号溶剂油密度的变化,可以以经验公式估算出溶度参数,以工业甲苯调节使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保持在8.3左右时,可以使生产出的胶液稳定在良好的粘度范围内。
詹剑李树新梁生光傅晓
关键词:溶剂溶度参数粘度
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三甲苯酯异构体含量
2017年
建立测定磷酸三甲苯酯临、间、对位异构体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通过优化色谱分析条件,如降低初始柱箱温度和程序升温速度,可较好分离开TCP的10种同分异构体。选用弱极性的AB–5MS色谱柱,设置柱箱初始温度为120℃,升温速度为3℃/min,终温为300℃。使用相应的纯物质,对其中的临-临-临,间-间-间,对-对-对进行了定量分析。三种异构体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162 7~0.168 8 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6)。该方法检出限低,重现性好,适合于磷酸三甲苯酯异构体含量的检测。
刘多强冀德坤易玉峰易玉峰丁福臣王家钰
分子筛催化噻吩类硫化物与烯烃烷基化脱硫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采用GC—FPD,GC—MS,NH3-TPD及BET等手段,以噻吩,2-甲基噻吩,3-甲基噻吩,2-乙基噻吩及2,5-二甲基噻吩为模型硫合物,异丁烯为烷基化剂,对HZSM-5,Hβ,HM,HY,HMCM-41等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噻吩类硫化物与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不同分子筛的酸强度分布及孔径大小对噻吩类硫化物与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β,HM,HY,HMCM-41催化剂催化噻吩与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如80℃,常压)即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分子筛催化剂的孔径大小是影响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
罗国华徐新佟泽民彭少逸
关键词:分子筛噻吩类硫化物烯烃汽油
三氯化缬氨酸六水合铒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被引量:4
2007年
对三氯化缬氨酸六水合铒配合物进行了合成和EDTA滴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熔点测定,利用热重、差热分析等方法推测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分为热分解失水、氨基酸骨架断裂,最终配合物为稀土碱式盐.对配合物第1、第2步热分解反应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23.42和222.83 kJ.mol-1,指前因子的对数值分别为36.31和41.00,复杂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同时被确定.
吴新民刘建华戚传松李巍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缬氨酸热分解动力学
多功能、高附加值乳化蜡产品的生产及应用被引量:29
1997年
介绍了国内外乳化蜡产品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分析了国内生产乳化蜡产品的优越性、经济性及潜在的市场情况。
李凤艳赵天波
关键词:乳化蜡石蜡
富氧条件下稀土修饰的Co/MOR催化剂上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以丝光沸石分子筛(MOR)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以钴为主活性组分和稀土金属为催化剂助剂的M(1)Co(10)/MOR(M=La、Ce、Pr和Nd)系列催化剂,考察其在富氧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采用XRD、热重-质谱连用系统和NH_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Co物种主要以Co_3O_4形式存在。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催化剂助剂种类对催化剂活性有影响,添加La或Pr为助剂的催化剂活性较好,344℃和363℃的NO转化率分别达到45.5%和48.3%。
卢学斌王虹丁福臣李翠清
关键词:催化化学富氧条件一氧化氮丝光沸石
稻壳炭制备工艺参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稻壳炭,将稻壳炭用于吸附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利用XRD、SEM、TG、FT-IR等手段对稻壳炭进行表征分析,探究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稻壳炭理化性质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温度是影响稻壳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炭化时间为4 h,炭化温度为180~220℃,稻壳炭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大于90%,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大于6.27 mg/g,其中,炭化温度为200℃、炭化时间为8 h,即(RH-200-8)的稻壳炭结构完整,稻壳炭产率较高为65.20%,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和吸附能力分别为93.04%和6.62 mg/g。炭化温度为180~220℃,纤维素未完全分解,孔隙结构良好,孔径适中,有利于亚甲基蓝分子的扩散与吸附,含氧官能团数量较多,吸附活性点位较多,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较好。炭化温度大于220℃,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纤维素和富氧官能团的分解加速,吸附活性点位减少,稻壳炭结构发生改变,比表面积增加,但最可几孔径减小,不利于亚甲基蓝分子的扩散,导致稻壳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和吸附能力降低。RH-200-8稻壳炭再生循环使用实验表明,RH-200-8稻壳炭再生次数增加,稻壳炭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略有下降,RH-220-8-3(即稻壳炭使用第3次)的亚甲基蓝去除率达82.20%(10 h)。
田雨田雨赵玉詹华王虹李翠清宋永吉
关键词:生物质炭稻壳亚甲基蓝
丙烯单体中硫化物的CGC-PFPD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报道了一种聚合级丙烯中多种硫化物的GC分析方法。样品在Gas Gaspro30m×0.317m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按程序升温操作,以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PF PD)检测器检测,CS2作外标,用PFPD检测器的原子响应特性测定了丙烯单体中ng/kg的硫化物含量。
焦玉海赵如松刘壮舒燕
关键词:丙烯硫化物毛细管气相色谱
喷射型分配器的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分配器是滴流床反应器的重要构件 ,分配器的性能与设计参数和操作条件有直接关系。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喷射型分配器的性能试验发现 :操作负荷的增加 ,可以明显提高分配器的液体分配性能 ;粘度越低的液体 ,分配效果越好 ;提高喷淋点密度 ,有利于提高液体的分配效果 ;喷淋高度只在较低负荷时影响分配器的液体分配性能 ;喷射型分配器的压力降高于普通分配器。
熊杰明冀学森高广达鲍浪郁浩然
关键词:滴流床反应器分配器催化
共1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