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

作品数:390 被引量:963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篇理学
  • 72篇天文地球
  • 72篇机械工程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9篇电子电信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医药卫生
  • 19篇电气工程
  • 19篇核科学技术
  • 15篇生物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0篇大气光学
  • 57篇激光
  • 46篇光谱
  • 33篇光学
  • 32篇雷达
  • 31篇激光雷达
  • 24篇气溶胶
  • 18篇红外
  • 17篇湍流
  • 17篇EAST
  • 15篇光学湍流
  • 14篇反演
  • 13篇大气湍流
  • 9篇等离子体
  • 9篇光谱仪
  • 9篇仿真
  • 8篇谱学
  • 8篇光谱学
  • 7篇大气气溶胶
  • 6篇原子

机构

  • 379篇中国科学技术...
  • 180篇中国科学院合...
  • 149篇中国科学院
  • 47篇中国科学院等...
  • 21篇安徽大学
  • 13篇安徽建筑大学
  • 1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0篇皖西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合...
  • 8篇南华大学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 5篇淮南师范学院
  • 4篇深圳大学
  • 4篇安庆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合肥学院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华北光电技术...
  • 3篇教育部

作者

  • 19篇王英俭
  • 19篇朱文越
  • 17篇饶瑞中
  • 13篇吴晓庆
  • 10篇李学彬
  • 9篇刘东
  • 7篇陈小威
  • 6篇傅鹏
  • 6篇崔生成
  • 6篇青春
  • 6篇刘庆
  • 6篇翁宁泉
  • 6篇梅海平
  • 6篇钱仙妹
  • 5篇徐青山
  • 5篇刘文清
  • 5篇王邦新
  • 5篇孙刚
  • 5篇李树旺
  • 5篇蔡俊

传媒

  • 51篇光学学报
  • 26篇物理学报
  • 26篇中国激光
  • 2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0篇红外与激光工...
  • 16篇强激光与粒子...
  • 13篇激光与光电子...
  • 9篇光子学报
  • 8篇生物学杂志
  • 5篇核聚变与等离...
  • 5篇功能材料
  • 5篇第二届全国大...
  • 4篇量子电子学报
  • 4篇光学精密工程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核技术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激光技术
  • 4篇材料导报

年份

  • 4篇2025
  • 54篇2024
  • 68篇2023
  • 50篇2022
  • 43篇2021
  • 35篇2020
  • 28篇2019
  • 32篇2018
  • 37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1篇2014
3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超声风速仪阵列估算近海面光学湍流强度被引量:1
2023年
在中国南部热带海域,基于超声风速仪阵列测量的大气三维风速可计算得到速度结构常数C^(2)_(n),结合折射率梯度可计算得到折射率结构常数C^(2)_(n),其中温度和湿度对C^(2)_(n)的影响是通过折射率梯度体现。将超声单点虚温估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为标定,与本研究的超声风速仪阵列估算方法的144次计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平均相关系数为0.85,最高可达0.99,最低为0.71;通过误差分析,可得平均|Δlg C^(2)_(n)|为0.3。研究表明:超声风速仪阵列能够捕捉高频光学湍流效应的变化情况,利用超声风速仪阵列估算近海面光学湍流强度可以从风速、湿度、温度等不同方面分析湍流效应,实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对光学湍流的连续、长期的全天候观测。
张昊镓孙刚朱黎明张汉九马学宾胡晓丹张梓晗刘颖李学彬
关键词:大气光学光学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
超导磁体热处理对N50H不锈钢铠甲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目前,低温超导体(LTS)中应用最成熟的是铌三锡(Nb_(3)Sn)超导体,高温超导体(HTS)中钇钡铜氧(YBCO)超导体因其优异的性能,且不需要热处理成为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中超导线圈的候选材料。而316L、316LN、JK2LB等铠甲材料低温下的力学性能不满足未来超导磁体的使用要求。因此,以N50H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对冷加工样品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探究热处理工艺对N50H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 K下,热处理前的N50H不锈钢试样抗拉强度为1800 MPa左右,屈服强度在1500 MPa以上。经两种Nb_(3)Sn热处理制度后N50H不锈钢试样的抗拉强度均远大于1800 MPa,屈服强度较未热处理略有提高。同时,断后伸长率在两种热处理制度后均高于25%,对比未热处理时的变化幅度最大为5%左右。验证了N50H不锈钢未来作为YBCO和Nb_(3)Sn CICC铠甲材料应用的可行性。
涂正平吴逸飞于安华陈晓伟王维俊
关键词:力学性能
CLEARⅠ夜晚模式和Hufnagel-Valley(5/7)模式的存疑
2023年
本文分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C2n廓线模式,计算了这些模式的相干长度、等晕角以及不同大气层湍流贡献百分比。提出了修正的CLEARⅠ夜晚模式,并对Hufnagel-Valley(5/7)模式进行了讨论。
吴晓庆
海洋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分布及其消光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海洋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时空分布和粒径谱分布特征,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利用光学粒子计数器和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在广州茂名海边、东海和南海海域、三亚近海海域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对海洋大气气溶胶粒子数密度谱及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进行了测量。对不同海域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谱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谱分布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海洋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分布是由一个细粒模和一个中间模组成,但近海的粒子数浓度大于远海。远海气溶胶粒子谱型稳定,海面风力是引起粒子数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东海和南海的粒子谱分为二段,小于0.5μm时用Junge谱的指数分布来描述,0.5~4μm段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大风天气下海洋气溶胶的消光系数明显增加,且在1~3μm波段的消光特征基本不受波长的影响。
鲁先洋李学彬秦武斌朱文越徐青山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
光源混合频率调制的光热干涉工作点无源控制方法研究
2016年
提出了一种光源混合频率调制的闭环工作点无源控制方法,通过直接高频调制光源的方式从单路干涉信号中提取出相位漂移信号,并利用低频控制信号对光源直接调制的方式予以补偿。通过高频、低频调制信号的配合,解决了单路干涉信号的工作点跟踪问题,以无源控制的方式保证干涉测量系统始终工作在最灵敏的线性区域。测试了光源在不同调制频率下的调制特性,比较了系统开、闭环状态下工作点的变化趋势,无源闭环工作点控制法与相位载波解调算法的对比解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解调结果相关度超过99%,证明该方法可行。
李树旺邵士勇梅海平饶瑞中
关键词:光电子学相位漂移无源
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机动车排放的超细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高的数浓度和表面积,对其进行准确在线监测是机动车排放评估与控制措施制定的重要前提。随着欧盟和中国相继在机动车排放标准中增加颗粒物粒子数量(PN)控制指标,对在线监测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对机动车排放的超细颗粒物数量的测量主要采用扩散荷电法和凝结核粒子计数法,对其粒径谱分布的测量主要采用空气动力学和电迁移率分级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在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主要发展的几种测量技术及仪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康士鹏余同柱桂华侨员永兴王焕钦刘建国
关键词:机动车超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数浓度
基于两种辐射传输模型的雪粒径与反照率反演
2020年
提出一种渐近辐射传输(ART)理论与离散纵标辐射传输法(DISORT)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反演雪光谱反照率。基于雪粒形状的二级科赫分形假设,利用不同卫星数据与ART理论的三种粒径反演方法反演研究区域的雪粒径,反演的雪粒径大小不同,但平均值均在50μm左右。基于雪粒球形假设,根据反演的雪粒径,基于DISORT模型计算波段为0.3~5.0μm的雪光谱反照率,同时基于ART理论计算波段为0.3~1.5μm的雪的黑空与白空光谱反照率。由两种辐射传输模型计算的0.3~1.5μm的雪光谱反照率差异较小,表明雪粒形状假设合理,利用两种辐射传输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计算太阳光谱的雪反照率。考虑到研究区域内黑碳等吸光性杂质的影响,修正了DISORT模型计算的雪光谱反照率。研究区域靠近国境边缘的西伯利亚地区时,吸光性杂质对于雪光谱反照率影响很小;研究区域为东北工业地区时,吸光性杂质会明显降低可见光波段的雪光谱反照率。
范传宇程晨戚鹏刘向远汪惜今徐青山
关键词:大气光学
荧光光谱法分析天然虾青素对H_(2)O_(2)的抗氧化能力
2023年
为探究虾青素对H_(2) O_(2)的抗氧化能力,利用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催化条件下被H_(2) O_(2)氧化产生强荧光信号的联苯二聚体的化学反应,探测和分析抗氧化剂对联苯二聚体荧光光谱的改变和影响,由此建立虾青素清除H_(2) O_(2)抗氧化能力测定的新方法,并将虾青素对H_(2) O_(2)的抗氧化作用与3种典型的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α-生育酚对H_(2) O_(2)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虾青素的H_(2) O_(2)清除能力明显高于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α-生育酚,约是β-胡萝卜素的1.4倍,是维生素C的8倍,是α-生育酚的732倍。基于荧光光谱法分析天然虾青素对H_(2) O_(2)的抗氧化能力,为虾青素抗氧化功能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也有利于人们对虾青素抗氧化功能的理解和应用发掘。
郑鑫鑫黄青
关键词:虾青素荧光光谱法
离子回旋频率波加热下的EAST等离子体锯齿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利用软X射线、中子注量检测诊断系统和偏振干涉仪(Polarimeter-interferometer,POINT)约束下的平衡反演算法(Equilibrium Fitting Algorithm,EFIT),对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等离子体在离子回旋共振频率波(Ion Cyclotron Resonance Frequency wave,ICRF)在轴沉积加热下的锯齿周期,锯齿幅度,q=1面处等离子体压强梯度,q=1面的半径的变化情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轴沉积情况下,加入ICRF可以对锯齿起致稳作用(延长锯齿周期),锯齿周期与ICRF功率呈正相关;锯齿周期随着ICRF的加入或者ICRF功率的变化趋势,与锯齿幅度和q=1面处等离子体压强梯度变化趋势大体上一致;要改变q=1面半径,ICRF的功率可能需要到0.8 MW以上;在ICRF功率占比更高的加热条件下,锯齿周期和q=1面半径随着ICRF功率变化更敏感;EAST中ICRF产生的快离子和导致的q=1面半径的变化可能对锯齿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温晓东徐立清胡立群刘海庆段艳敏储宇奇钟国强张伟张新军麦晁玮
基于迁移学习和表面肌电信号的上肢动作识别被引量:1
2024年
准确识别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意图是实现高效康复训练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上肢动作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结合预训练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肌电动作识别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通道之间的关联性,将预处理后的时域信号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转换为对应频谱图,并将所有通道的频谱图沿竖直方向拼接。利用两种微调的预训练模型VGG16和Resnet50对肌电图像提取特征,分别考虑三种上肢动作识别方案:仅使用微调的预训练模型进行识别、单个微调预训练模型提取特征后使用SVM进行识别、两个微调预训练模型提取特征拼接后使用SVM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采集的受试者肌电信号数据集上均达到90%以上的识别精度,可有效区分不同的上肢动作。
张恒玮徐林森陈根汪志焕眭翔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