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文化艺术系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代词
  • 1篇电影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策略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现
  • 1篇艺术特征
  • 1篇异化
  • 1篇幽默
  • 1篇优秀电影
  • 1篇语法
  • 1篇语法功能
  • 1篇儒林
  • 1篇儒林外史
  • 1篇情节
  • 1篇人称代词
  • 1篇外史
  • 1篇魏晋
  • 1篇魏晋南北朝
  • 1篇戏曲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篇朱恒夫
  • 1篇李萍
  • 1篇陈南
  • 1篇孙宜学

传媒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戏曲对《儒林外史》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儒林外史》描写戏曲演出活动的目的 ,或是为了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 ,或是由此来刻划人物的性格。优伶鲍文卿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之一 ,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目的是将他与一些儒士作对比 ,从而突出读书人的行己无耻。“虽云长篇 ,颇同短制”是《儒林外史》最有特色的结构 ,然而此结构并非独创 ,是对《四声猿》之类的明清杂剧的仿照。《儒林外史》常以人物命运与行为的突转来增强讽刺效果 。
朱恒夫
关键词:戏曲《儒林外史》
论果戈理创作中的怪诞因素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分析了果戈理小说中怪诞因素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 ,指出其早期作品中的怪诞是一种戏谑性的怪诞 ,展示的是不令人感到痛苦的滑稽 ;中期的怪诞引发的是恐惧 ,是通过揭示异化的世界展示现实中的丑 ,让人们感到震惊和失望 ;后期怪诞令人恐惧的一面有所加强 ,展示给读者的是令人绝望的现实 ,引发的喜剧效果带有黑色幽默色彩。
孙宜学
关键词:怪诞戏谑异化黑色幽默
优秀电影的特征及创作策略分析
2001年
电影是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最为引人注目的艺术形式,本文结合社会调查,概括了优秀电影的基本特征,并对优秀电影在叙事、表意和艺术表现几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了论证和阐发。
陈南
关键词:叙事策略表意策略艺术表现优秀电影艺术特征情节
论魏晋南北朝人称代词“之”和“其”的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在定量统计基础上 ,通过历时与共时对比 ,对《三国志》人称代词“之”和“其”的用法作了考察和描写 ,着重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二者在语法功能、格位分布和使用频率上的发展变化 :“之”主要沿袭上古用法 ,否定句中作宾语完全后置 ;“其”功能扩大 ,可作句子主语、宾语、兼语 ,作宾语和兼语可与“之”互用 ,呈现出取代“之”的趋势。
李萍
关键词:语法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