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作品数:78 被引量:529 H指数:11 相关作者: 李小毅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交互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Ⅰ~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7家医院收治的1650例Ⅰ~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63例,女687例;年龄为62(53,71)岁。1650例患者根据错配修复蛋白状态分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dMMR)230例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完整(pMMR)1420例。观察指标:(1)不同错配修复蛋白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2)影响d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3)影响p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4)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结局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缺失值使用随机森林插补法进行数据插补。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向前逐步回归法)。乘法交互效应的系数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交互项系数获得。加法交互效应使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进行评价。结果(1)不同错配修复蛋白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dMMR和pMMR患者年龄、T分期、淋巴结检出数目、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高级别肿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d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是影响dMMR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风险比=3.548,2.589,6.702,95%可信区间为1.460~8.620,1.064~6.301,1.886~23.813,P<0.05);年龄、N分期是影响dMMR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风险比=1.073,10.684,95%可信区间为1.021~1.126,2.311~49.404,P<0.05)。(3)影响p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 李珂璇 赵富强 吴清彬 张峻岭 罗双灵 胡时栋 吴斌 李鹤立 林国乐 邱辉忠 陆君阳 徐徕 王征 杜晓辉 康亮 汪欣 王自强 刘骞 肖毅关键词:结肠肿瘤 错配修复 实时定量PCR快速检测外科发热患者血中白念珠菌载量的方法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快速检测血中自念珠菌(Gandiad albicans)载量的方法,并对可能存在肠屏障损伤和肠道菌移位的外科发热患者标本进行检测.方法 基于白念珠菌基因组单拷贝基因NAG1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并制备质粒做标准品;用QIAamp(R) DNA Blood Mini Kit试剂盒提取白念珠菌基因组DNA;建立20μl TaqMan探针RQ-PCR反应体系;对74份外科发热患者临床标本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好;标准曲线R2 值0.9918~0.9985,扩增效率0.88~1.027,检测限为100 拷贝/μl上机检测液(即约1.1×103 cfu/ml全血),仪器检测灵敏度为97.46%,特异度为100%,平均准确性为(99.64±2.08)%,批内及批间重复性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4.76±2.64)%和(17.85±3.53)%;血标本中白念珠菌基因组平均提取效率为(88.60±5.73)%,提取效率平均变异系数为(11.70±5.36)%;标本于-20℃存放3、6个月后和0时间点定量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67);74份外科发热患者血中白念珠菌的阳性率为2.7%,最高含量约为4.42×103 cfu/ml.结论 RQ-PCR可以快速、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血标本中白念珠菌,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日常检验.少数外科发热患者周围血中存在白念珠菌. 郭广亮 马恩陵 康军仁 房嘉宾 崔希增 谢秀丽关键词:实时定量PCR 白念珠菌 外科感染 发热 胃癌新辅助化疗 被引量:2 2013年 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并且早期诊断率低(Chin J Cancer Res,2013,25:10-21.),早期胃癌仅占各大三甲医院胃癌病例的10%~15%;影响进展期胃癌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规范治疗,包括根治性胃癌手术、围手术期化疗(包括术中化疗)、围手术期营养及术后化疗和营养管理等. 于健春 孟庆彬 马志强 康维明关键词:早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围手术期化疗 癌发病率 早期诊断率 恶性肿瘤 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的275例患者。所有患者于切皮前30~60min.单次静脉输注预防性抗生素。此后如无感染并发症则不再使用任何抗生素。根据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不明原因的抗生素治疗、肠道吻合口瘘以及远处感染的发生情况.综合判定为预防成功、预防失败或远处感染。结果275例患者术中和术后无一例发生抗生素相关的药物过敏反应。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成功率88.4%(243/275),预防失败率8.4%(23/275),远处感染9例(3.3%,9/275)。预防失败的23例中,手术部位感染13例(4.7%),术后不明原因发热使用广谱抗生素者2例(0.7%),术后发生肠道吻合口瘘8例(3.6%,8/222)。结论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安全、有效。 林国乐 邱辉忠 肖毅 吴斌 牛备战 周皎琳 于新明 玄之玄关键词:结直肠手术 抗生素 手术部位感染 腹腔镜技术是否适合直肠癌外科手术 被引量:1 2016年 最近二十年,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切除手术中成功应用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在胃肠外科、胆道外科、肝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手术中广泛运用。 肖毅关键词:腹腔镜技术 癌外科手术 胆囊切除手术 胃肠外科 胆道外科 肝脏外科 营养筛查、评定与干预是成人营养诊疗的关键步骤: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2011年临床指南 被引量:95 2012年 营养筛查(nutritionscreening)、营养评定(nu-tritionassessment)与营养干预(nutritioninterven.tion)是营养诊疗(nutritioncare)的3个关键步骤。营养筛查被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Socie.tyfor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ASPEN)定义为“判断个体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张颐 蒋朱明关键词:营养筛查 肠内 肠外 诊疗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报道 2017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有助于避免手术,但罹患机会性感染的风险会相应增加。本文报道了1例糖皮质激素抵抗的重度UC患者行结肠切除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的危重病例,供临床医师参考。 韩慧侨 李骥 王利婷 陈进一 董旭旸 李玥 朱丽明 吴斌 钱家鸣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一种造口使用的计量袋的设计与应用 2021年 现有的造口袋在固定时,一般通过胶带粘贴在皮肤上,在使用时,经常会发生粘黏力降低,导致创口处会有其他液体侧漏,使用不便,固定不稳;现有的造口袋无防回流装置,也没有计量装置,计量不便。故笔者设计了一种防返流、带有计量装置的造口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设计:包括造口底盘、造口袋、防返流装置、计量袋、排污阀。造口袋的内部设置有插筒,插筒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弹簧,可以保证在胶带粘贴松动后,将插筒的一端紧贴在创口处,不会发生侧漏;正下方连接有计量袋,便于计量及倾倒;造口袋的内部设置有防回流的装置,可以将造口袋的流液输送到造口袋的下方,避免液体回流。见图1。 胡明 李敏 王莹关键词:计量装置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机器人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术后的康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机器人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行该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比较在2015年采用ERAS策略前后两组患者(常规组和ERAS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8例患者纳入研究,肥胖率为69.1%。ERAS组的术中输液量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尿量无差异;ERAS组气道峰压最高值低于常规组(P<0.05);ERAS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少见。结论机器人腹腔镜胰岛素瘤患者采用ERAS策略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趋势。 马满姣 张秀华 刘子嘉 吴文铭 赵玉沛关键词:胰岛素瘤 加速康复外科 肥胖 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用于低中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评估:Ⅰ期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价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在辅助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前后动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该Ⅰ期研究采用剂量递增设计,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及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4例DTC患者(男5例、女19例,中位年龄41岁),根据国产rhTSH(简称rhTSH)使用方法分为4个剂量组[0.9 mg×1 d(A组),0.9 mg×2 d(B组),1.8 mg×1 d(C组),1.8 mg×2 d(D组)],每组6例。每例患者接受2个阶段自身对照研究,依次为rhTSH阶段及停用甲状腺激素(THW)阶段。评估rhTSH的安全性、耐受性、患者生活质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症状体征积分、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药效学[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诊断性全身显像(Dx-WBS)]及药代动力学(达峰时间、峰浓度)特征。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个剂量组均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或≥3级的不良事件。rhTSH阶段的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明显优于THW阶段:甲减症状体征积分[-53.00(-53.00,-53.00)与-39.50(-47.00,-23.00)分;S=119.50,P<0.001];简式POMS评分[(91.92±12.06)与(99.67±19.13)分;t=0.95,P=0.025]。rhTSH末次给药后24 h血清TSH水平从基线的0.04(0.02,0.11)mU/L升至150.00(105.20,173.31)mU/L;随着rhTSH剂量增加,各组TSH呈增高趋势。在THW阶段,患者需经中位时间23 d的THW方达TSH≥30 mU/L水平,THW阶段TSH水平为73.51(57.22,106.22)mU/L;Tg在rhTSH给药后从基线[0.10(0.10,0.41)μg/L]逐渐升高,48 h达峰值[0.85(0.12,3.01)μg/L],THW阶段Tg水平为0.88(0.15,8.04)μg/L;2个阶段诊断性全身显像结果一致率为95.8%(23/24)。结论:在辅助DTC术后评估中,国产rhTSH对患者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患者生活质量较好;其可有效升高患者TSH水平,并快速刺激Tg分泌及残余甲状腺摄碘。 林岩松 杨辉 李小毅 武力卿 张滨 张迎强 陈恺 慕转转 贾建敏 牛娜 孙迪 张鑫 贺宝霞关键词: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球蛋白 放射性核素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