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时政新闻的可视化叙事:途径、网络因素及融合探索被引量:18
- 2021年
- 可视化使时政新闻呈现效果得以优化,有利于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受性和分享性。照片、图表、漫画、文字、视频甚至音频等媒介元素都是可视化呈现的工具,汉字视觉符号的处理、"噪音语法"的运用都是时政新闻可视化的操作途径。时政新闻可视化表达充分考虑网络因素,增强网感,提升趣味性,善于将音乐短片、动漫、绘画等艺术形式运用到新闻生产中。视觉逻辑不能取代新闻逻辑,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相互碰撞并走向融合,共同致力于时政新闻可视化生产。
- 刘冰
- 关键词:时政新闻艺术规范新闻规范媒介融合
- 深度报道的社会治理价值及实践创新被引量:3
- 2022年
- 深度报道以追求深刻为旨趣,以揭示真相、解释分析为重任,具有内容深刻、形式多样、采写复杂等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治理的价值和功效。融合时代,深度报道要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搜集线索、信息和证据,加强用户互动,在多媒介平台呈现深度信息。更应有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问题的解决、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
- 刘冰
- 关键词:舆论监督作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深度信息媒介平台
- 中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变革——基于《话说长江》与《远方的家》的对比被引量:1
- 2014年
- 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变化会带来纪录片的不断创新,以这一社会规律为出发点,引出对中国30年来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的概述;以《话说长江》和《远方的家》两部纪录片为例,并将二者放在时代变迁下多元文化背景和生态文明语境中,结合纪录片中的具体内容,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变化加以分析;结合视听语言、叙事策略等理论,对比两部纪录片中具体的创作手法,剖析30年来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创新之处在于对两部纪录片的同地比较研究,对中国未来纪录片发展创作有一定启示。
- 蔡天然
- 关键词:艺术表现手法
- 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力的新内涵
- 2019年
- 日本编辑家鹫尾贤也较早研究了“编辑力”,但是他的著作《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并没有对“编辑力”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鹫尾贤也在书中详细论述了策划与创意,约稿与作品架构设计,催稿、审稿与改稿,校稿、目录和小标题制作、图片运用,封面、书名与书腰设计,营销与人际关系等内容。从鹫尾贤也的论述可以看出,编辑力即编辑的职业能力、工作能力,它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
- 刘冰张春宇
- 关键词:编辑力媒介融合架构设计标题制作图片运用
- “AR秀”可视化产品的生产机制及流量密码
- 2024年
- 本文采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解析了AR现象级可视化产品的后台生产机制,总结了此类产品的成功需要完成三个“打通”,即在内容呈现上打通虚拟和现实,在主观感受上打通理性和感性,在社会影响上打通线上与线下。增强现实技术激发人们的情感认知体验,具有更强的媒介化共情传播效果。可视化产品的大流量密码是要在公域和私域两个流量池形成刷屏态势,找到恰当的传播节点,并不惜采取“要影响力不要版权”的传播策略。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在现实与幻境之间游走,对新闻真实既定观念形成挑战。
- 刘冰吴磊马菲
- 关键词:AR媒介融合
- 合作与博弈: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力量联动考察被引量:4
- 2022年
-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使政务新媒体发展面临新问题。本文从政务新媒体建设的主体力量入手,分析我国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行政力量、媒体力量、民间力量各自的作用,为政务新媒体建设出谋划策。
- 侯云鹤刘冰
- 关键词:政务公开电子政务
- 从流量密码到技术融合:海洋传播的创新实践
- 2022年
- 海洋新闻传播需要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可视化表达路径。本文解析了大型手绘融媒产品《千里海岸图:蔚蓝色的山东》的流量密码。该产品注重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设计,将散点内容整合为全景展现,把经略海洋的宏大叙事和融媒技术的细腻塑造完美结合为一个整体。
- 刘冰吴磊王一丹王仕瑞
- 关键词:可视化融合新闻媒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