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1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测绘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测绘
  • 1篇信息技术
  • 1篇遗产
  • 1篇数字化
  • 1篇建筑
  • 1篇建筑测绘
  • 1篇建筑遗产
  • 1篇古建筑测绘

机构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北京故宫博物...

作者

  • 2篇白成军
  • 2篇吴葱
  • 1篇李珂
  • 1篇李舒静
  • 1篇张龙

传媒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材份制的文物建筑测绘精度分析
2015年
古建筑测绘研究领域长期存在"重测量方法、轻测量精度"思想,给遗产保护和建筑研究带来诸多问题.以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的材份制思想为基本出发点,探讨了古建筑测绘的需求层级,在充分考虑古建筑施工和后续变形的基础上,分析了材份制思想中蕴含的基本测量精度需求,进一步阐述了古建筑测绘精度分级思想及精度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
白成军吴葱狄亚静
关键词:古建筑测绘
从数字化到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建筑遗产领域的应用刍议被引量:22
2016年
记录建档工作贯穿干遗产保护循环全过程,不仅是一切保护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关乎遗产的真实性,直指保护目的,是保护工作的"灵魂"。在数字化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语境下,传统的记录建档概念升级为以数字化为基础的遗产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利用等活动。随着保护理念的深化和技术的进步,遗产对蒙的复杂性和保护实践不同需求,使得信息记录工作面临挑战。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遗产信息的记录至少具有逆向、多时态、多样化、复杂性的特点。而既有手段虽初步实现数字化,但并未改变原有的信息组织和表达方式,从而无法应对挑战。而从发辰建筑遗产领域的信息化测绘开始,从数字化走向信息化,才是遗产记录的发展进步之道。本文在介绍的一些案例和初步研究探索基础上,提出可以建立以HBM为核心技术的、跨平台的信息化测绘、记录体系,为遗产的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各环节提供系统、实用、浸捷的信息服务。
吴葱李珂李舒静张龙白成军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测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