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振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杜甫
  • 2篇语文
  • 2篇语文教材
  • 2篇陶渊明
  • 2篇文教
  • 2篇教学
  • 1篇登高
  • 1篇杜甫《登高》
  • 1篇杜诗研究
  • 1篇杜十娘
  • 1篇杜十娘怒沉百...
  • 1篇学语
  • 1篇研究著作
  • 1篇意象
  • 1篇意象群
  • 1篇咏怀
  • 1篇哲学
  • 1篇人教版高中语...
  • 1篇人教版高中语...
  • 1篇删改

机构

  • 9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付振华
  • 1篇曲竟玮
  • 1篇张钧

传媒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性秩序的崩毁与重建——试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四个意象群
2005年
本文粗略地分析了构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二元对立结构的四个意象群,其中“宏大自然物”和“上古圣君贤臣”象征稳定的秩序,而“恶劣天象与叛乱神话”和“当代昏乱社会”则象征对秩序的破坏。由此梳理出“日月经天,君臣纬地,天人同构,自强不息”的神性秩序,以及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双重结构。
付振华
关键词: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象群
杜诗研究常用书版本述略
2011年
杜诗历代版本异常丰富,相关研究著作亦夥。作者于诸种杜诗专门书目基础上,删繁就简,取杜诗研究最为重要最为常用的十余种参考书,依次标明较好及易得之本,庶几有助于初学。
付振华
关键词:杜诗研究研究著作
高中语文教材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删改
2007年
高中语文教材大多选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而且一般都“略有删节”。笔者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与足本《警世通言》,相对照,发现这篇文章大小删改近五十处,共删一千余字,改十余字。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
付振华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
杜甫《登高》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被引量:3
2014年
杜甫《登高》是传颂千古的名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篇目。但正因为知名和重要,教学中反而容易出现一些习焉不察的问题。故综述历代研究状况,并给出教学建议,以为参考。
付振华
关键词:教学建议《登高》杜甫中学语文教材
《豳风·七月》结构与孔疏“衣食所分,男女正助”说
2011年
关于《豳风·七月》一诗的结构,孔疏提出"衣食所分,男女正助"说。"衣食所分"存在问题,但大体符合文本实际。"男女正助"则是在郑笺基础上有意曲解、抽象而成,是突出理念轻视文本的产物。两者相合,意图构造一个早期农业社会的理想图景,系统阐发《诗序》"陈王业"说。要完善分析此诗结构,应该以"衣食所分"为基础,参以朱熹、姚际恒、崔述等各家说解,进行必要的折中综合。
付振华
关键词:《豳风·七月》
古诗词文本分析教学框架探讨
2005年
本文试图融合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和中国古代诗文评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比较完整自足的古诗词文本分析的教学框架。这个教学框架由微观至宏观可分为五个层次:修辞分析、意象分析、意脉分析、结构分析、多重意蕴分析。其特点为力求细密,不避繁琐。
付振华
关键词:古诗词文本细读教学框架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课堂讨论二题
2011年
关于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及高适、岑参、储光羲同题共作诗歌的论文主要有程千帆、莫砺锋《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读杜甫等同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札记》(以下简称程千帆文)[1]、
付振华
关键词:课堂讨论杜甫储光羲诗歌高适
陶渊明与檀道济交游考辨
2019年
萧统《陶渊明传》所记檀道济探望陶渊明一事对理解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立场比较关键,而常常受到误解。一代名将檀道济以故人身份探望渊明,其劝仕言辞客观上有逼迫渊明表明政治态度之嫌;渊明则以隐士惯用的自谦辞令加以拒绝,强调了隐居不仕的态度,而并未表明政治立场。这段记载的意义有二:一是这次劝仕失败可间接证明萧《传》所记元嘉四年征聘之不可能,二是显示出渊明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仕与隐——是严格不苟的,而对于政治立场的选择——晋与宋——则是意图回避的。此外,檀道济有条件参加渊明葬礼,并有粉饰太平的政治需要,很可能是首先提起渊明谥议的人。
付振华
关键词:陶渊明仕隐晋宋
浅析陶渊明生命哲学的两个层次被引量:1
2002年
陶渊明的生命哲学是一种解脱痛苦、安抚生命的思想。首先 ,针对生的短促和死的必然 ,陶渊明表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 ,进而提出了带有宿命色彩的“委运任化”的命题。其次 ,针对功名无成的生命困厄 ,陶渊明矛盾重重 ,转而选择了皈依自然的诗意栖居。陶渊明正是借此安身立命 ,并为后代士大夫建造了一座精神家园。
张钧付振华
关键词:陶渊明生命哲学委运任化
故国的嬗变与现代人的精神迷思——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到吴琦电影《柳如是》被引量:1
2018年
根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改编的电影《柳如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电影,而是一部较为精致的类型化文艺片,一部优美的江南文化宣传片。电影以柳如是的爱情传奇为中心,明清易代、家国兴亡都只是这段传奇的斑驳背景。电影以或风雅或香艳的诗酒风流替换了《别传》的"故国之思"及其沧桑感。电影对《别传》着重强调的家国"痛史"着墨甚淡,尤其对钱谦益降清之事给予宽容和理解,提出了一个可能影响到观影大众既定历史认知的争议话题。电影虽然不乏历史虚无感与伪文艺态度,对《别传》的致敬之意仍然十分明显。电影对这一段明清痛史轻拿轻放,显示了大众文化世界接受柳如是与《别传》的一个特别维度。
付振华曲竟玮
关键词:柳如是爱情传奇故国之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