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扬子

作品数:61 被引量:488H指数:1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针灸
  • 16篇针刺
  • 14篇中风
  • 13篇针灸疗法
  • 13篇灸疗
  • 13篇灸疗法
  • 11篇缺血
  • 10篇血性
  • 9篇缺血性中风
  • 7篇电针
  • 7篇项针
  • 7篇留针时间
  • 6篇针刺疗
  • 6篇灸法
  • 5篇针刺疗法
  • 5篇针刺治疗
  • 5篇中风患者
  • 4篇灸治
  • 3篇电针治疗
  • 3篇针灸治疗

机构

  • 49篇暨南大学附属...
  • 19篇暨南大学
  • 5篇深圳市龙岗中...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湘南学院附属...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暨南大学第四...
  • 1篇广州市白云区...

作者

  • 61篇何扬子
  • 8篇韩冰
  • 8篇胡静
  • 5篇李静铭
  • 4篇王丽娜
  • 4篇黄迎春
  • 4篇陈卓铭
  • 4篇曾纪伟
  • 4篇吴丽红
  • 4篇彭菊秀
  • 3篇周雅婷
  • 3篇原理
  • 3篇胡天俊
  • 2篇周睿
  • 2篇沈亚琴
  • 2篇王彤歌
  • 2篇王秀河
  • 2篇赵仓焕
  • 2篇潘星星
  • 2篇林秀华

传媒

  • 7篇陕西中医
  • 6篇中国针灸
  • 6篇暨南大学学报...
  • 5篇新中医
  • 5篇四川中医
  • 4篇江苏中医药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针灸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氏白芥子涂法在虚寒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7年
从药物的作用、穴位的作用、气候的作用论述张氏白芥子涂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作用机理,并论述其在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和痹证中的作用。
胡月华何扬子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92例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研究针刺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认知训练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组还给予电针(四神聪、百会、本神、风池、人中、足三里等穴),并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给予LOTCA和FIM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主观总体印象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及时给予电针治疗可起到益气活血、健脾祛痰、补脑益髓、醒神开窍之功。
韩冰何扬子冉春风
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机制及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归纳总结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查阅了近10年关于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的相关文献报道,并从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和机理研究三方面就项针、眼针、舌针等3种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研究总结。该法通过经络系统将项、眼及舌部与脏腑联系起来,针刺这些部位,既有"近治作用"以治咽喉、舌、眼的病症而治标,又有"远治作用"使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荣于脑,以疏通脑部经络、行气活血而治本。结果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的各项研究表明,通过选取项、眼及舌部穴位或功能区针刺,可增加患者脑血流量,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达到脑保护作用,明显改善脑卒中后遗症。结论项针、眼针、舌针等3种特色针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血管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胡天俊何扬子
关键词:脑卒中项针眼针舌针
针刺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以探索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效关系的机理。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患者34例,按轻、中和重度随机分成留针20、40和60 m in 3组。在针刺治疗的疗程前后,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针刺可提高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以留针60 m in作用最为明显。结论:针刺留针时间与脑血管血流速度之间有一定的时效关系。
何扬子韩冰林秀华王丽娜陈卓铭胡静李静铭彭菊秀
关键词:针刺留针时间缺血性中风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社区心理康复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言语功能障碍.并产生一系列情感行为的变化,其中抑郁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高达27%-70%,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一般认为PSD对躯体疾病的影响为:①导致躯体疾病症状严重;②导致患者对慢性疾病心理调节能力减弱;③对躯体疾病产生直接的病理、生化作用。一旦出现PSD,其致残率和病死率也高达70%-90%.
韩冰冉春风何扬子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症言语功能障碍社会生活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情感行为
《采艾编》对热证用灸的认识和运用
《采艾编》是由清初针灸家叶广祚所作的一部灸法专著,书中重点突出了热证用灸的论述。其学术思想,源于《内》、《难》及丹溪、李梃等医典、医家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此学说。归纳了叶氏的热证用灸机制,并从学术角度提出功散表...
黄迎春何扬子
关键词:针灸疗法学术思想
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针刺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7
1999年
目的:为提高针刺治疗中风的效果,开展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针刺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3 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3 组,留针时间分别为20 、40 和60 min,以《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MESSS) 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3 组的显效率为46 % 、52 % 和58 % ,大部分指标也显示随留针时间延长而改善幅度较大的趋势。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留针时间与疗效存在一定时效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何扬子徐宗陈卓铭胡静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针刺疗法留针时间中风
电针对睡眠剥夺大鼠脾脏TLR4信号通路以及miR146a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睡眠剥夺大鼠脾脏TLR4/NF-κβ信号通路上关键因子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β(NF-κβ)、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进行睡眠剥夺后,安定组腹腔注射安定注射液,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神庭,每组每天治疗1次,连续5天后采用RT-PCR检测大鼠脾脏TLR4、NF-κβ、IRAK1、TRAF6和miR146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TLR4、NF-κβ、IRAK1、TRAF6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脾脏miR146a的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定组和电针组大鼠脾脏TLR4、NF-κβ、IRAK1、TRAF6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安定组大鼠脾脏miR146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电针组大鼠脾脏miR146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提高睡眠剥夺大鼠体内miR146a的表达,进而负性调节TLR4信号通路,最终达到对固有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减轻睡眠剥夺对机体的损害。
胡天俊何扬子
关键词:电针睡眠剥夺动物实验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痛经的理论探讨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运用于痛经的理论渊源。方法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为主配合对证穴位 ,治疗痛经患者。结果 :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与以往单纯辨证取穴比较 ,明显提高了疗效。提示 :此法治疗痛经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临床价值。
韩冰何扬子弓淑珍
关键词:子午流注纳甲法痛经自然疗法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本研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评价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全面检索近10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文献共98篇.Meta分析采用RevMan 4.2根据...
李忠何扬子
关键词: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循证医学META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