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红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媒介文化与媒介间性——从麦克卢汉、莱文森等人的相关观点理解媒介文化被引量:2
- 2011年
- 新旧媒介间存在补救、更新、积累和增值的现象,是已被广泛证明了的媒介互补增生规律。现代编辑在文化建构中主体地位的确定,说明编辑能够积极创新媒介。编辑创造出的文化就是媒介文化。"媒介间性"体现出的多媒介交互特性,在文本、影视作品和影视后出版物等诸多媒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多媒介的交互运用有利于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多元化发展。
- 李飞跃刘双红
- 关键词:媒介媒介间性媒介文化
- ZnTPyP/WO3 Z型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光解水制氢研究
- 氢能具有燃烧值高、产物绿色、来源广泛等优点,是未来最可能替代化石燃料的理想的清洁能源。光催化分解水是一种有效的制氢途径,为了实现高效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者们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光催化剂,从催化剂组成结构上划分,传统光催化...
- 刘双红
- 关键词:卟啉光解水制氢光催化制氢
- 文献传递
- 媒介间性论之一证——从媒介互补增生规律看影视文本互动中编辑遇到的新问题被引量:4
- 2011年
- 从原创文本到电视、电影,或者从屏幕放映后出版的影视后文本作品,乃至近年来电影电视交互改编的作品,充分证明:用多种媒介形式表达同一种内容的作品,是现代文化传播史上出现的一种媒体交互现象。这种现象不应简单看作炒作行为,它是由"媒介演变互补增生"发展规律决定的。从文化缔构角度看,影视文本之间相互改编嫁接,互动融合,是编辑创造媒介的正常活动,对优秀作品起到资源再利用、深挖掘,推动文化增值和多元化传播的作用。
- 王振铎刘双红
- 关键词:媒介间性
- 文本媒介与影视媒介交互关系研究
-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传统的以文字媒介为主的感知世界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电影、电视、虚拟影像、网络视听等媒介在文化传播系统中正形成新的视觉符号。文学改编是文本媒介与影视交互中出现最早、作品产量最多的表现形式,...
- 刘双红
- 关键词:影视媒介共读
- 文献传递
- 中空全固态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中空结构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和电荷传输距离短等特点,在光催化反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Z型光催化剂具有宽光谱响应、高稳定性、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以及强氧化还原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Z型多元组分和中空结构不稳定,设计并制备高效稳定的中空全固态Z型光催化剂仍是一大挑战.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中空全固态Z型光催化剂的种类、构筑策略及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展望了其在未来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归纳总结了其设计与发展方向,为高效稳定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 刘双红夏思玉刘世奇李旻孙嘉杰钟永张锋白锋
- 关键词:光催化全固态
- 文化在多媒介交互中产生新的文本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介和旧媒介不断地开放、吸收,媒介间的交融和互补现象越来越凸显,"媒介间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生长,一种崭新的、潜力巨大的媒介生产"意义链"呈现在人们面前。"媒介间性"拓宽了单一媒介的意义空间,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产品,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加工、再利用和多元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刘双红吴晓杰
- 关键词:媒介间性文化
- 一种基于金属卟啉与磷腈自组装纳米材料的N、P双掺杂石墨化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种基于金属卟啉与磷腈自组装纳米材料的N、P双掺杂石墨化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先通过自组装制备四苯羟基金属卟啉与磷腈自组装纳米材料,在Ar/H<Sub>2</Sub>保护下,高温煅烧,冷却降至室温,得到N、P双掺杂石...
- 钟永任希彤白锋王静菡张文志刘双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金属卟啉与磷腈自组装纳米材料的N、P双掺杂石墨化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种基于金属卟啉与磷腈自组装纳米材料的N、P双掺杂石墨化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先通过自组装制备四苯羟基金属卟啉与磷腈自组装纳米材料,在Ar/H<Sub>2</Sub>保护下,高温煅烧,冷却降至室温,得到N、P双掺杂石...
- 钟永任希彤白锋王静菡张文志刘双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ZnTPyP/WO<Sub>3</Sub>Z型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TPyP/WO<Sub>3</Sub>Z型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材料化学和物理化学光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以WO<Sub>3</Sub>纳米棒为模板,利用ZnTPyP分子中吡啶基团上N原子和WO<...
- 钟永刘双红白锋任希彤田甜鲍建帅葛炎
- 文献传递
- 从媒介互补演变规律理解文化媒介被引量:5
- 2011年
- "媒介间性"理论的含义是传统媒介与现代数字化电子影像屏幕媒介之间互补、吸收、更新和融合,这种理念在文本、影视作品和影视后出版物等诸多媒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借助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以及"互文性"等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媒介间性"及其媒介文化。
- 刘双红吴晓杰
- 关键词:媒介互文性媒介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