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儿童
  • 5篇电图
  • 3篇新生儿
  • 3篇脑电
  • 3篇脑电图
  • 3篇患儿
  • 2篇胆红素
  • 2篇电生理
  • 2篇重症
  • 2篇脑电图分析
  • 2篇活检
  • 2篇肌电
  • 2篇肌电图
  • 2篇肌活检
  • 2篇肌营养不良
  • 2篇红素
  • 1篇胆红素脑病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电生理分析

机构

  • 1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刘敏
  • 9篇石靖
  • 3篇刘义
  • 3篇韩蕴丽
  • 2篇庞玉生
  • 2篇刘燕芬
  • 2篇李小容
  • 2篇覃英梅
  • 1篇钟丹妮
  • 1篇宁莉
  • 1篇李君丽
  • 1篇陈亚莲
  • 1篇黄柳革
  • 1篇唐海燕
  • 1篇唐清
  • 1篇韦秋文
  • 1篇黄丽
  • 1篇徐平
  • 1篇陈晓兰
  • 1篇黄文慧

传媒

  • 4篇广西医学
  • 3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临床与脑电图的特征。方法:对135例抽动障碍患儿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儿抽动症状以面部及头颈部抽动为主,短暂性抽动症、慢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分别为25.3%、44.1%、50.0%,短暂性抽动症异常脑电图出现率低于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动症患儿脑电图的异常与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脑电图可做为评估病变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之一。
刘敏石靖
关键词:抽动障碍脑电图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特征及电生理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32例SM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患儿行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神经电生理检查,24例患儿行腓肠肌活检。结果32例SMA中,SMAⅠ型15例,SMAⅡ型12例,SMAⅢ型5例,均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肌张力低下。各型SMA患儿起病年龄及病情轻重有其相应的特点。SMAⅠ型患儿不能竖头,均有呼吸肌受累表现,其中10例有颅神经受累症状。SMAⅡ型患儿能独坐,仅1例出现矛盾呼吸及吞咽困难。SMAⅢ型患儿能独站,其中3例可行走,均无呼吸肌受累表现。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自发电位,其出现率为87%,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幅度30%~150%)、波幅增高(幅度90%~450%),28%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降幅24%~40%),93%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降幅56%~99%),远端潜伏期均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诱发波幅均在正常范围。肌肉活检为典型的神经源性肌萎缩。结论根据临床特点、肌电图及肌活检结果可确诊SMA,重视SMA患儿的呼吸管理,可延长患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刘敏庞玉生石靖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肌电图肌活检儿童
延续性护理降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延续性护理在降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临床自评量表SAS/SDS)。结果实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延续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黄文慧石靖宁莉曹文娟陈春荣刘敏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家长焦虑抑郁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或硫唑嘌呤治疗重症肌无力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或硫唑嘌呤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儿的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MG患儿随机分为蛋白组与嘌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蛋白组、嘌呤组分别给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口服硫唑嘌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嘌呤组治疗费用低于蛋白组(P<0.05),但两组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或硫唑嘌呤均能有效地治疗MG儿童,并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且疗效相当。
黄诗琴韩蕴丽刘敏李杏袁海陈晓兰夏巧巧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丙种球蛋白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T淋巴细胞亚群疗效
晕厥患儿的脑电图分析
李君丽韩蕴丽石靖刘敏
儿童极度纺锤波脑电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极度纺锤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98例患儿进行自然睡眠脑电图监测,对具有极度纺锤波的患儿进行智力测验,将脑电图与病种和智测结果结合分析。结果:39例患儿出现极度纺锤波,这种波型在癫、脑性瘫痪、热性惊厥、抽动症疾病中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别。极度纺锤波的患儿,智力低下的出现率为43.5%,明显高于对照组(16%,P<0.05)。结论:极度纺锤波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异常脑电现象,无病因学方面的差异,可能是一种脑功能障碍的反映。
刘敏石靖
关键词:脑电图智力低下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与光疗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韦秋文徐平唐海燕刘敏李小容刘燕芬覃英梅
关键词: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光疗
南宁所见27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探讨南宁所见新生儿核黄疸的病因及诊疗规律。方法 :回顾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 2 7例新生儿核黄疸临床资料。结果 :2 7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 10例壮族 ,17例汉族。男 2 5例 ,女 2例。足月儿 2 4例 ,早产儿 3例。住院时日龄为 (6 8± 4 3)日 ,其中≤ 7天 18例 ,≥ 8天 9例。症状以嗜睡或反应差 ,发热 ,激惹或烦躁与惊厥最常见。常见体征有手足心发黄 ,颈后仰或角弓反张及脑性尖叫。血清总胆红素峰值 (45 0 32± 180 75 ) μmol L(12 9- 75 3μmol L)。足月儿 2 4例中 19例血清总胆红素值 >340 μmol L ,3例早产儿中 2例血清总胆红素小于 2 5 6 μmol L。 2 7例病因中 ,G6PD缺陷 19例 ,ABO溶血症 8例 ,早产 3例 ,感染 1例。 19例G6PD缺陷所致胆红素脑病均为男性 ,18例足月儿。入院较晚 ,11例入院日龄 >7日。 14例总胆红素 >340 μmol L。 14例G6PD活性为重度缺陷 (<3NBT单位 ) ,其中 9例G6PD活性为“O”NBT单位。 12例存活者 5 8%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异常。治愈 17例 ,好转 2例 ,自动出院 6例 ,死亡 2例。结论 :南宁地区以G6PD缺陷组所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最常见 ,其次为ABO溶血症。G6PD缺陷组所致胆红素脑病特点为几乎全为男性足月儿 ,5 8%入院≥ 7天。症状以嗜睡及伸肌张力增高最?
刘义刘明良刘敏钟丹妮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22例糖尿病母亲婴儿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刘义黄柳革刘敏
关键词:糖尿病母亲婴儿
浅谈留学生儿科实习教学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通过总结我院留学生儿科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带教过程中的劳动纪律、语言沟通、教材及教学习惯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黄丽唐清刘敏刘静陈峋
关键词:留学生儿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