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维维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2篇电针
  • 2篇血流
  • 2篇血流量
  • 2篇烧伤
  • 2篇足三里
  • 2篇扩张器
  • 1篇电针足三里
  • 1篇电针足三里穴
  • 1篇定向分化
  • 1篇休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分析
  • 1篇血容量
  • 1篇血性
  • 1篇循环血
  • 1篇循环血容量
  • 1篇炎性
  • 1篇炎性损伤

机构

  • 7篇武警总医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0篇刘维维
  • 7篇白晓东
  • 6篇胡森
  • 3篇柳晓杰
  • 3篇赵莹
  • 3篇刘贤华
  • 3篇王佳哲
  • 2篇石现
  • 2篇姚甲瑞
  • 2篇钟毓贤
  • 1篇刘元明
  • 1篇马丽
  • 1篇赵增凯
  • 1篇喻文
  • 1篇段萃娟
  • 1篇荣冉
  • 1篇张慧萍
  • 1篇张慧苹
  • 1篇盛志勇
  • 1篇李娟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和抗-HCV血清学分析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PCR-荧光探针法与抗-HCV检测在丙型肝炎(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行HCV-RNA、抗-HCV及ALT检测的资料,统计不同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进行HCV-RNA与抗-HCV、AL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男性抗-HCV与HCV-RNA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患者抗-HCV与HCV-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T异常率随HCV-RNA阳性率的增高而增加,并与HCV-RNA含量成正相关(r=0.999,P<0.05)。但ALT的水平与HCV-RNA含量无相关性(r=0.800,P>0.05)。(3)HCV-RNA阳性多伴有抗-HCV阳性(r=0.320),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在丙型肝炎诊断中仍旧为首选检测方法。联合应用HCV-RNA和抗-HCV及ALT检测,是诊断丙型肝炎最为可靠的方法。
刘贤华白晓东刘元明段萃娟荣冉刘维维
关键词:抗-HCV
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50%TBSA烧伤休克犬循环血容量和血乳酸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烧伤休克犬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循环血容量和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24只Beagle犬施行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置管及胃造口手术后24h,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单纯烧伤组(NR组,n=8,伤后不补液)、Na HCO3盐-糖口服补液组(OH组,n=8)和丙酮酸盐-糖口服补液组(OP组,n=8)。口服补液组于伤后30min根据Parkland公式经胃造口分别输注Na HCO3-葡萄糖电解质液或丙酮酸盐-葡萄糖电解质液。在动物清醒状态下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循环血浆容量(PV)、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血乳酸浓度、动脉血p H值、Pa O2。结果各组动物的血流动力学等指标(MAP、PV、dp/dtmax、动脉pH值、血乳酸浓度、Pa O2)于致伤后均降低;NR组各项指标持续恶化,直至死亡;口服补液组各指标逐渐恢复,OP组显著优于OH组(P<0.05)。结论 50%TBSA烧伤犬口服补液时,丙酮酸盐-糖液改善MAP、PV、dp/dtmax、动脉p H值、血乳酸浓度、Pa O2的效果显著优于常用的Na HCO3盐-糖液。
白晓东刘维维周方强胡森
关键词:烧伤休克血容量酸中毒
扩张器修复头面部继发创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面部肿物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对头面部20例良性肿物及术后瘢痕患者,采取在病变周围正常部位皮肤软组织内置入扩张器,进行常规注水扩张,获得足够的额外皮肤,Ⅱ期手术时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应用扩张后多余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20例患者术后修复部位的组织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基本一致,随访1~3个月,外观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皮肤扩张术是修复头面部术后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白晓东柳晓杰刘贤华王佳哲刘维维马丽
关键词:创面扩张器
丙酮酸盐糖液对烫伤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及Na^+-K^+-ATP酶活性和吸收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口服胃肠道补液是战时、火灾等恶劣条件下救治烧伤休克的一种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HCO3盐糖液有确切疗效。文中通过与之比较,研究丙酮酸盐糖液对35%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intestinal mucosa bloodflow,IMBF)、Na+-K+-ATP酶活性和吸收效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烫伤不补液组、HCO3盐糖液假烫组、丙酮酸(Pyruvat)盐糖液假烫组、HCO3盐糖液烫伤组、丙酮酸盐糖液烫伤组,每组18只,每组又分为伤后1.5 h和4.5 h亚组,分别检测小肠对水和Na+的吸收速率、IMBF和Na+-K+-ATP酶活性。结果与假烫组比较,烫伤补液组大鼠小肠对水和Na+的吸收速率均显著降低(P<0.05);自伤后1 h,丙酮酸盐糖液烫伤组对水和Na+的吸收速率均高于HCO3盐糖液烫伤组(P<0.05)。与假烫组比较,烫伤补液组大鼠的IMBF和Na+-K+-ATP酶含量在伤后1.5、4.5 h均明显降低(P<0.05);丙酮酸盐糖液烫伤组IMBF在伤后1.5、4.5 h[(95.250±5.096)、(112.765±7.215)U]明显高于HCO3盐糖液烫伤组[(80.764±7.852)、(94.671±8.46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酮酸盐糖液口服胃肠道补液可作为战时、火灾等恶劣条件下救治烧伤休克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刘维维赵莹李娟喻文白晓东张慧萍胡森盛志勇
关键词:口服补液NA+-K+-ATP酶
丙酮酸钠羟乙基淀粉对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肾血流量和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丙酮酸钠羟乙基淀粉(HES)胶体液对5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大鼠肾血流量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180只,100℃水浴烫伤制成50%TBSAⅢ度烧伤模型,37℃水浴制备假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单纯烧伤组(n=20)、假伤组(n=40)、丙酮酸钠HES组(n=40)、醋酸钠HES组(n=40)和氯化钠HES组(n=40),其中前2组大鼠不补液,后3组(统称复苏组)伤后通过颈静脉导管补液,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静脉补液总量为0.75 m L/kg×1%TBSA,胶晶比例1∶1,伤后12 h内输完,前4 h各复苏组输入总量的1/2均为醋酸钠林格氏液,后8 h输入总量的余1/2为相应不同胶体。单纯烧伤组于伤后4、8 h分别选取鼠10只,余4组于伤后4、8、12、24 h各时刻点选取鼠10只,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肾血流量(RB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伤后4、8 h,单纯烧伤组大鼠RBF(32.10±6.40、11.80±5.43)BPU较假伤组(146.50±23.73、144.80±24.27)BPU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4、8、12、24 h,丙酮酸钠HES组、醋酸钠HES组、氯化钠HES组大鼠RBF分别为(46.40±8.14、104.80±22.75、89.40±12.07、77.10±10.78)、(45.50±8.21、77.20±13.19、70.60±10.55、56.90±8.49)、(45.30±8.76、58.10±11.32、51.70±9.65、40.20±8.25)BPU,均较假伤组(146.50±23.73、144.80±24.27、147.60±26.55、143.20±23.94)BPU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伤后8、12、24 h,丙酮酸钠HES组RBF均高于醋酸钠HES组和氯化钠HES组,醋酸钠HES组又高于氯化钠H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伤后24 h,丙酮酸钠HES组血浆肌酐(66.70±6.67)μmol/L显著低于醋酸钠HES组(80.20±9.97)μmol/L和氯化钠HES组(91.30±9.5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丙酮酸钠HES组尿素氮(29.00±2.48)mmol/L显著低于醋酸钠HES组(34.60±3.11)mm
高明娟刘维维王晓娜刘洋白晓东周方强刘锐郑金光赵增凯胡森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烧伤缺血肾功能
扩张器预置皮瓣预防颅骨修补材料外露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预留扩张器后,扩张皮瓣预防颅骨修补材料外露的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对6例颅骨缺损患者首先在颅骨缺损旁埋置扩张器,待皮肤充分扩张后,再行钛网修补缺损。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愈合良好,无钛网外露。结论对颅骨缺损先行皮肤扩张,然后行颅骨修补术,是预防修补材料外露的有效方法。
白晓东柳晓杰刘维维王佳哲马斌
关键词:皮肤扩张颅骨修补皮瓣
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肠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肠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按全血容量的40%放血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3组:立即补液组(IFR)、电针非经非穴复合延迟补液组(SEA/DFR)和电针足三里穴复合延迟补液组(EA/DFR),每组10只。IFR组于失血后10 min即行补液,经股静脉输入2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液。EA/DFR组于失血后10 min电针足三里穴(持续刺激25 min,4 Hz,4 V);SEA/DFR组电针非经非穴部位,其他操作同EA/DFR组:失血3 h以后两电针组均实施补液,补液方法同IFR组。测定失血前及失血后3和12 h的肠黏膜血流量(IMBF)、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失血后12 h的空肠组织含水率。结果:失血后各组大鼠肠组织IMBF和DAO活性与失血前相比都显著降低(P均<0.05)。失血后3 h,EA/DFR组和IFR组的肠组织IMBF、DAO活性均显著高于SEA/DFR组,且EA/DFR组显著低于IFR组(P均<0.05)。失血后12 h,EA/DFR组和IFR组的肠组织IMBF、DAO水平均显著高于SEA/DFR组,肠组织含水率显著低于SEA/DFR组(P均<0.05);EA/DFR组的IMBF、肠组织含水率与IF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AO水平则显著低于IFR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肠组织缺血性损伤有一定保护用。
钟毓贤石现赵莹刘维维姚甲瑞张慧苹胡森
关键词:足三里穴电针二胺氧化酶局部血流量
丙酮酸对多脏器及组织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丙酮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糖酵解途径的终产物,或在细胞浆中转变成乳酸供能,或进入线粒体内,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成CO2和H2O,释放能量.丙酮酸在体内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枢纽,可通过三羧酸循环和辅酶A(CoA)进行脂肪、氨基酸和糖之间的转化.丙酮酸主要有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抗酸、抗炎等生理作用[1].
刘维维胡森
关键词:丙酮酸多脏器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
吸脂组织中脂肪干细胞分离和定向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吸脂组织中的干细胞分离和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电动负压吸引获取1例行吸脂手术的30岁女性腹部脂肪组织,酶消化法获取脂肪来源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的表达。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别应用成表皮诱导培养液(70%培养液A+30%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上清液+10ng/L表皮生长因子),成骨诱导培养基(DMEM/10%FBS,0.1μmol/L地塞米松,50μmol/L维生素C,10mmol/Lβ-甘油磷酸钠,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和成脂肪细胞诱导培养基(DMEM+10%FBS+500μmol/L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1μmol/L吲哚美辛)诱导20d后,分别对成表皮诱导组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K19表达,成骨诱导组进行碱性磷酸酶检测,成脂诱导组进行油红O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示,人脂肪来源干细胞CD44和CD49d为阳性,CD34为阴性。诱导20d后,成表皮诱导组示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构显示有CK19的表达;成骨诱导组示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成脂肪细胞诱导组示油红O染色,胞质内脂滴均被染成红色,证实为脂性液体。结论从吸出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体外进行了脂肪干细胞的扩增和传代,所分离的脂肪来源干细胞具备多向分化能力。
白晓东柳晓杰刘贤华王佳哲刘维维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分化吸脂
电针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炎性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12只,后3组以阻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电针组于再灌注前30min施电针(2.5mA,2Hz/100Hz,0.5h)"足三里"穴治疗,假针组于相同时间内轻轻点刺体表双非经穴点(腹白线旁2cm,约平剑突下5cm水平),假伤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治疗。各组于再灌注1h、3h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检测肠组织含水率、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黏膜血流量(IMBF)的变化。结果:再灌注1h、3h,电针组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肠组织含水率[(74.00±2.11)%、(78.78±0.80)%]比模型组[(80.69±1.66)%、(83.17±2.08)%]显著降低(均P<0.01);肠组织DAO活性[(68.83±4.31)U/L、(47.84±5.57)U/L]和IMBF[(152±5.8)PU、(139.8±6.1)PU]与模型组[(32.86±4.72)U/L、(17.01±2.96)U/L]、[(124.7±8.3)PU、(89.4±13.2)PU]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假针组肠组织病理、含水率、DAO活性及IM-BF则均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电针不仅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还能增加肠组织供血,并能保护由此受损的肠功能。
姚甲瑞石现胡森钟毓贤刘维维赵莹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电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