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鹏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音乐
  • 2篇音乐活动
  • 2篇战争
  • 2篇日伪
  • 2篇日伪时期
  • 1篇东北解放区
  • 1篇东北解放战争
  • 1篇学堂
  • 1篇鸦片
  • 1篇鸦片战争
  • 1篇鸦片战争后
  • 1篇音乐创作
  • 1篇音乐发展
  • 1篇音乐史
  • 1篇中国近现代音...
  • 1篇中国近现代音...
  • 1篇润物无声
  • 1篇童稚
  • 1篇器乐
  • 1篇器乐作品

机构

  • 8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8篇吴鹏
  • 1篇王岩
  • 1篇陶亚兵
  • 1篇张浩
  • 1篇李然
  • 1篇羡涛

传媒

  • 4篇北方音乐
  • 3篇艺术研究(哈...
  • 1篇黄河之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谈刘锡津的器乐作品被引量:1
2011年
刘锡津,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曾荣获"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金虎奖"等奖励。其作品包括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曲、歌剧、音乐剧、合唱及歌曲,作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广泛好评。本文主要以他的器乐作品入手,从不同体裁的角度阐述了作品的内涵及所特有的北方民族特色。
吴鹏李然
关键词:刘锡津器乐作品
谈新时期我国的歌剧制作与推广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新时期歌剧发展面临困境,歌剧院团的生存与歌剧艺术的传播无疑是摆在歌剧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剖析了当前中国歌剧在制作与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歌剧制作与推广的一些途径。
吴鹏羡涛
关键词:歌剧
日伪时期东北交响乐团研究
2014年
文章借助相关文献史料记载,以"九·一八"事变后,日伪统治时期的东北交响乐团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其主要机构、主要活动和主要成员,从一定侧面反映东北沦陷时期的音乐状况。
吴鹏
关键词:日伪时期交响乐团
日伪时期东北城市音乐活动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以20世纪30、40年代东北沦陷时期城市音乐活动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专业音乐团体、业余音乐团体的音乐活动,并对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城市音乐生活状况及其影响进行阐述。
吴鹏王岩
关键词:日伪时期音乐活动
百年乐史觅珍宝 千里沃土育奇葩——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兼谈"重写音乐史"话题
2004年
最近读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4年4月出版,由西安音乐学院教师夏滟洲所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一书。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必修课的教材,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如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待近世音乐的发展),开放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对传统音乐的发展状况和都市流行音乐的写作比重的加大)和丰富的史料(包括许多珍贵的老照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至建国前的整个近现代音乐发展状况,其内容兼具知识性和学术性。作者行文思路清晰,泾渭分明,在史论方面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博学和严谨。
吴鹏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鸦片战争后音乐发展
浅谈文革后黑龙江省的交响音乐创作被引量:2
2012年
文章论述了文革后黑龙江省的交响音乐创作,梳理了这一时期交响音乐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分析了部分作品内容,进而从音乐题材、审美习惯、创作技法、作品风格、创作特色几方面分析了文革后交响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涉及的作品时限从1976年以后至2000年止,作品的体裁包括交响乐、交响合唱、西洋管弦乐曲、民族管弦乐曲、协奏曲等。
吴鹏陶亚兵
关键词:音乐创作文革民族管弦乐曲历史脉络交响音乐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音乐活动的历史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在解放战争时期,来自延安的众多音乐家组建文工团队奔赴东北,配合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创作并演出革命音乐作品。这些音乐活动促使这一时期东北的音乐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即秉承延安时期发展民族音乐的传统,又兼具东北音乐的地域性以及反映解放战争的现实性。这一时期的音乐活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国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鹏
关键词:东北解放战争音乐活动历史意义
国学古韵沃华夏 润物无声育童稚——谈谷建芬的《新学堂歌》创作
2022年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人生哲理,为古诗词摘句谱曲而成的歌曲,能够营造出古诗词的意境美。儿童通过反复吟唱古诗词歌曲,既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做人的道理,又能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意境,感受音乐的美。本文以中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新学堂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品的创作特点与创作风格,阐述了谷建芬古诗词儿歌创作的艺术价值。
吴鹏张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