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2009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1
- 2010年
-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音乐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基础坚实、历史悠久。俄罗斯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加强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学术研究,对于总结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思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教训、规划中国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开创中俄音乐交流的新局面,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李然
- 关键词:音乐交流中俄俄罗斯音乐音乐发展音乐文化交流
- 谈刘锡津的器乐作品被引量:1
- 2011年
- 刘锡津,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曾荣获"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金虎奖"等奖励。其作品包括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曲、歌剧、音乐剧、合唱及歌曲,作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广泛好评。本文主要以他的器乐作品入手,从不同体裁的角度阐述了作品的内涵及所特有的北方民族特色。
- 吴鹏李然
- 关键词:刘锡津器乐作品
- 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
——以苏联音乐专家在中国(1954-1960年)为例
- 从二十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救亡歌曲”到五十年代的“以苏为师”及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引入“多元音乐文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历史中的四次大规模“西乐东渐”浪潮唯有“五十年代的中苏音乐交流”以其高度的政治性;...
- 李然
- 关键词:社会学
- 环境 国境 心境——解读中俄跨界民族(赫哲-那乃)萨满教仪式音声的现代变迁被引量:1
- 2011年
- 在中国与俄罗斯绵延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两侧,生活着若干历史上的同源民族,这些民族曾经拥有相对统一的语言、习俗及生产方式,但伴随国家边境线的勘分,他们衍变为跨中、
- 李然
- 关键词:跨界民族仪式音声萨满教国境中俄
- 如何看待当前戏曲的不景气
- 2002年
- 本文针对当前戏曲发展不景气的现象,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希望戏曲艺术能通过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重新振兴。
- 李然
- 关键词:戏曲艺术戏曲发展中国戏曲审美需求宋元时期
- 关于培养赫哲族音乐人才的构想与实践——以俄罗斯那乃人的经验为鉴
- 2011年
- 根据目前黑龙江少数民族聚居地缺少具有传承能力的音乐师资的实际情况,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科增设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方向——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教师培养方向,承担起培养包括赫哲族在内的本地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师资的责任。文章拟在借鉴俄罗斯那乃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赫哲族文化特色的高级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 李然陶亚兵
- 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音乐交流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从对典型事例的社会学阐释出发,全面解读"中苏音乐交流"的社会动因和特点。
- 李然
-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运动
- 中国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人萨满信仰中的仪式音声研究述评
- 2016年
- 跨界民族原始信仰中的"音声"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选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涉及多学科、多语言、多地域,是当前国际、国内最具前沿性的学术方向,本文仅就生活在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的赫哲-那乃跨界民族萨满信仰中的"音声"研究状况进行述评,希望为后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 李然赵浩韩冰
- 关键词:跨界民族仪式音声
- 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
- 从二十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救亡歌曲”到五十年代的“以苏为师”及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引入“多元音乐文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历史中的四次大规模“西乐东渐”浪潮唯有“五十年代的中苏音乐交流”以其高度的政治性;...
- 李然
- 关键词:社会学
- 文献传递
- 学习 借鉴 相融 出新——全国首届“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09年
- 10月的哈尔滨,秋高气爽。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更是节日气氛浓浓。沉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中俄建交60周年的喜悦气氛中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久负盛名的马迭尔宾馆隆重召开“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此次大会的有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吴祖强教授、著名歌唱家郭淑珍教授以及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润洋教授为代表的上世纪50、60年代赴苏联留学的老艺术家和以吴灵芬、刘康华、钱亦平教授等为代表的留学俄罗斯的音乐家;
- 宋蓓王岩李然
- 关键词:音乐交流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