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鹏
作品数:
8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邓友生
湖北工业大学
段邦政
湖北工业大学
刘娟
湖北工业大学
王欢
湖北工业大学
李巍
湖北工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学位论文
3篇
专利
1篇
期刊文章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2篇
抗弯
2篇
边坡
1篇
多媒体艺术
1篇
乙烯
1篇
乙烯醇
1篇
艺术
1篇
雨水
1篇
支护
1篇
支护结构
1篇
智能检测
1篇
设计方法
1篇
试验机
1篇
受压
1篇
数控
1篇
数控技术
1篇
推式
1篇
浅基坑
1篇
竹筋
1篇
桩-土
1篇
桩-土共同作...
机构
8篇
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
8篇
吴鹏
4篇
邓友生
3篇
段邦政
2篇
王欢
2篇
刘娟
1篇
庄心善
1篇
陈智
1篇
刘耀东
1篇
郑建强
1篇
陶高梁
1篇
姚志刚
1篇
许文涛
1篇
刘华飞
1篇
杨敏
1篇
李巍
传媒
1篇
无线互联科技
年份
2篇
2019
2篇
2017
2篇
2016
1篇
2015
1篇
2013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毛竹管抗弯试验加载支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竹管抗弯试验加载支座,解决了现有支座进行试验时存在的毛竹管受压时不稳、支座高度与万能试验机的高度不匹配、毛竹管滑动、支座不稳及支座被压坏等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连...
邓友生
段邦政
吴鹏
梅靖宇
王欢
刘娟
文献传递
一种试验机的竹管抗弯检测加载夹具
一种试验机的竹管抗弯检测加载夹具,包括平衡梁、分配梁、固定铰支座和滑动铰支座,所述平衡梁通过锚固板与分配梁顶面部螺栓连接,所述分配梁为工字钢型材,其底面部开设若干对沿所述分配梁中心线对称设置的螺孔,每对螺孔的间距为0.1...
邓友生
段邦政
吴鹏
梅靖宇
王欢
刘娟
文献传递
浅议计算机技术在多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在目前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很多事物都用计算机技术取代了人工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的确减少了一些工作上所需要的人手,而已也减少了人工所带来的失误,所以不可否认计算机技术有着它的好处。同样多媒体目前也是家喻户晓的,一些艺术家还利用多媒体创造了与以往不同的艺术,并且大家都接受了这种多媒体的艺术。然而计算机技术的代入将会给多媒体技术带来怎么样的变化呢?本文将与大家探讨关于计算机在多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吴鹏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艺术
桩-土-植物复合增强结构变形控制与裂缝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邓友生
杨敏
庄心善
叶万军
刘耀东
武亚军
陶高梁
詹学启
李卫超
景宏君
郑建强
陈智
李玉良
李巍
吴鹏
该项目所属桥梁与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道路工程领域,主要应用于道路边坡防护与桥梁、建筑桩基础及边坡工程和桩周不良土的加固处理等。 该项目围绕桩-土-植物增强结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传递特性及桩周复杂土层对水平位移与沉降的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
沉降计算方法
浅基坑复合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基坑复合支护结构,内部注浆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的微型桩竖向垂直,毛竹支护,与坡面成不同角度布置,内部穿过滑移面,微型桩、毛竹支护端头露出在加筋结构面层外,坡顶、底有排水系统;所述加筋结构面层最外...
邓友生
姚志刚
刘华飞
许文涛
段邦政
吴鹏
文献传递
降雨条件下微型桩-土共同作用机理研究
边坡稳定性是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微型桩边坡支护是一种新的边坡支护方式。与传统的抗滑维稳支撑结构相比,微型桩具有施工快捷方便,体积小,施工快速,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微型桩作为控制滑坡稳定性的新技术,其在...
吴鹏
关键词:
微型桩
边坡稳定
ABAQUS软件
文献传递
钢纤维和PVA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抗冲磨性能影响研究
我国水泥年生产量达到世界水泥总产量的60%,混凝土工程数量世界第一,由于对复杂多变的服役环境以及极端情况认识不足,致使重要结构性能提前劣化,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带来了巨大的维修和养护成本。抗冲磨破坏作为水工混凝土主要...
吴鹏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冲磨性能
钢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文献传递
数控技术在红木雕刻中的应用研究
泱泱中华千年传,奇技机巧各显能。红木雕刻便是中国各种奇技机巧中的一项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红木雕刻却因其加工时间长,废品率较高,雕刻技师培训周期长,工作强度高,红木材料昂贵且加工制作时材料浪费...
吴鹏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