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言明

作品数:108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专利
  • 5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电子电信
  • 16篇机械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8篇光纤
  • 39篇传感
  • 36篇光栅
  • 27篇感器
  • 27篇传感器
  • 22篇光纤光栅
  • 15篇光纤布拉格
  • 14篇光纤布拉格光...
  • 14篇光纤传感
  • 14篇布拉格光栅
  • 10篇FBG
  • 9篇激光
  • 8篇光谱
  • 8篇光纤传感器
  • 8篇波长
  • 6篇折射率
  • 6篇灵敏度
  • 6篇敏度
  • 4篇透射
  • 4篇轴承

机构

  • 93篇北京信息科技...
  • 15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北京空间机电...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108篇宋言明
  • 60篇祝连庆
  • 42篇董明利
  • 36篇娄小平
  • 25篇孟凡勇
  • 23篇孙广开
  • 15篇李红
  • 15篇杨洋
  • 13篇庄炜
  • 13篇何巍
  • 12篇刘锋
  • 12篇辛璟焘
  • 10篇张雯
  • 7篇李大寨
  • 6篇孟晓辰
  • 6篇张雄雄
  • 5篇闫光
  • 4篇潘志康
  • 3篇张涛
  • 3篇骆飞

传媒

  • 7篇仪器仪表学报
  • 6篇红外与激光工...
  • 5篇电子测量与仪...
  • 5篇激光与红外
  • 4篇工具技术
  • 3篇中国激光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光通信研究
  • 2篇半导体光电
  • 2篇中国测试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光学技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微电机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发光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34篇2019
  • 14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高浓度掺铒光纤的平坦宽带光源设计
2023年
为了实现高平坦的自发辐射输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974nm泵浦源和高掺杂浓度掺铒光纤的平坦宽带光源。系统以泵浦波长974nm的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先将泵浦光分为两路对掺铒光纤分级泵浦,再将铒离子产生的自发辐射光合并输出,并调节铒纤长度和泵浦功率对输出光谱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泵浦功率为160mW,两段掺铒光纤长度分别为7m和2m时,可以在1530~1610nm得到带宽为80nm,功率为20.348mW,平坦度为±1.268dB的光谱输出。该系统在不额外增加滤波器且光纤总长小于10m的前提下,实现平坦宽带输出,有望在光纤传感系统中得到应用。
王雨舟张雯熊洁宋言明
关键词:光谱学平坦度宽带光源掺铒光纤
钟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钟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作钟表,主要用于计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王奡宋言明王君
不对称单锥结构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单锥结构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光纤区、第二光纤区和锥区,第一光纤区、第二光纤区和锥区为同一根单模光纤的不同部分,且锥区位于所述第一光纤区和第二光纤区之间,所述锥区包括第一锥区和第二锥区,第一锥区一端与...
祝连庆郝家祺张雯何巍董明利娄小平宋言明
文献传递
变栅距光栅位移传感结构研究与误差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传统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低、量程小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变栅距光栅的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移特性测试并重点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问题。实验中将变栅距光栅置于电动位移平台上,通过调节平台位移控制光斑入射位置,建立光栅位移与反射光谱一级衍射中心波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现波长对位移的编码。平台移动范围为0~20 mm,步长为2 mm,往返重复测量6次,记录各位移点处的中心波长,标定传感器的位移特性。针对各位移点重复测量产生的中心波长数据进行误差分析,采用贝塞尔公式结合别捷尔斯法分析各点多次测量数据的标准差,并结合莱以特(3σ)准则进一步判定数据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系统无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波长与位移呈线性变化,多次重复线性度优于0.9946,传感器全量程平均位移灵敏度为16.67 nm/mm,为基于变栅距光栅位移传感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乔飞张雯何巍宋言明孟凡勇
关键词:波长灵敏度线性度
纳米金改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探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中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强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在铜样品表面沉积金纳米颗粒的方法。在样品表面沉积纳米金颗粒后对铜进行激光诱导击穿(NELIBS),得到NELIBS和LIBS下的发射光谱强度增强因子、信噪比等参数。实验表明,通过在铜样品表面沉积金纳米颗粒的LIBS(NELIBS)可以有效增强等离子体辐射光谱信号强度,铜元素谱线增强因子最高可达8.01,微量元素镁元素谱线增强因子最高为6.01,且增强因子均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NELIBS可以明显改善信噪比,铜元素在激光脉冲能量为80 mJ时达到最优,镁元素在激光能量为50 mJ时达到最优。对谱线Cu I 521.8 nm和Mg II 279.569 nm进行洛伦兹拟合,并得到半高全宽,发现纳米金颗粒使谱线半高全宽增加,谱线Mg II 279.569 nm的半高全宽增加了165.58%,谱线Cu I 521.8 nm的半高全宽增加了30%。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因谱线强度低、信噪比差而无法探测到,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探测能力。
宋言明张雄雄孙广开孟凡勇娄小平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信噪比
基于锥导理论的变体乘波体构型设计与研究
2025年
文章针对乘波体构型飞行器仅能在设计马赫数下表现出最佳气动特性的局限性,基于锥导乘波体设计理论,提出一种变体乘波体设计方案。采用固定的前缘线在不同的马赫数流场下构建乘波体外形,对不同马赫数流场下构建的乘波体外形进行比较,设计一种通过改变乘波体下表面来改变自身气动特性,进而能够实现在多种流场条件下保持较高气动特性的变体方案。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构建变体乘波体的气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证明其在流场马赫数变化时升阻比能够始终保持2.4左右,对比变体乘波体同非变体乘波体在变马赫数流场下的气动表现,证明设计的变体乘波体比非变体乘波体对变马赫数流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陈丽娟宋言明陈昕雨祝连庆
关键词:气动特性计算流体力学
一种光纤光栅的光谱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光栅的光谱处理系统,包括,全可编程异构多核芯片,以与全可编程异构多核芯片连接的线阵CCD、模数转换器、DDR3存储器、SD卡和LCD触摸屏,全可编程异构多核芯片包括,处理器系统和可编程逻辑资源,处理器...
宋言明闫涛祝连庆辛璟焘张钰民何巍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检测电路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分析了影响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的原因,以及不同滤波电路给电机带来的角度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策略。该控制策略以全转速范围内不切换换相表为前提,即可以滤除干扰又可以对滤波带来的滞后进行补偿,实现无刷直流电机高精度换相。实验表明,该滤波策略在全转速范围内能有效地补偿电机换相误差,减小电流波动,提高电机性能。
周翔宇陈少华宋言明祝连庆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滤波电路
一种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补偿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动态补偿的关节式坐标测量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模型参数辨识测量点样本;b)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模型参数辨识的数据处理;c)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补偿。
宋言明潘志康祝连庆郭阳宽董明利娄小平刘超孟晓辰
文献传递
纤芯包层复合结构FBG的光谱特性仿真研究
2021年
针对纤芯包层复合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制备难度较大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复合结构FBG的结构特征,然后从光纤耦合模理论出发,利用Rsoft结合Matlab软件分别模拟了单独存在的纤芯、包层光栅以及复合结构光栅的反射光谱,并且通过改变光栅周期、栅区长度以及调制深度,对复合结构FBG的反射光谱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光栅周期为541 nm并固定其他参数时,单独的纤芯与包层光栅中心反射波长分别为1 563.4和1 558.0 nm,复合结构光栅获得了具有相同中心波长的双峰反射光谱;复合结构光栅的光栅周期、光栅长度和调制深度会对反射谱的中心波长、强度与半高宽度造成规律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给光栅刻写与应用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撑。
董云辉何巍宋言明孟凡勇
关键词: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光谱耦合模理论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