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秋娟
- 作品数:76 被引量:20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山西春季层状云系结构和人工增雨潜力研究
- 2012年
- 对两架次飞行个例的DMT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山西春季层状云降水系统存在水平不均匀性。2010年4月20日的个例由高卷云、降水性高层云和非降水性高层云组成,高卷云与高层云之间千层较厚不利于形成降水。4月21日的个例由降水性高层云组成,云滴浓度随高度增加减小。对高卷云、非降水性高层云和降水性高层云的宏微观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云的垂直厚度越大,云底高度越低,云厚和过冷云层厚度越大,越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对这两次个例的云中可播性进行判别,发现存在可播区,无强可播区。
- 封秋娟李培仁申东东于小红
- 关键词:云系结构人工增雨潜力层状云
- 一次强降雹过程中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探空资料对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进行了分层,并分别计算出0℃层上、下两层的VIL值以及这两层的比值。再利用VIL、分层VIL以及VIL比值分析了2006年7月24日发生在山西阳泉的一次冰雹过程,发现在冰雹发生前后VIL、分层VIL以及VIL比值有明显的规律可循,这对冰雹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以及对冰暴灾害的防御有重要指导意义。
- 晋立军李培仁李军霞孙鸿娉封秋娟
- 关键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 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地面雨滴谱特征分析
- 2009年
- 利用滤纸色斑法对2008年7月17日山西省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汾阳、介休2站的降水雨滴谱进行观测,分析了此次层积混合云降水的云系宏观特征、地面雨滴微物理结构的平均特征和连续演变特征,并对手动雨滴谱、自动雨滴谱仪观测估算雨强与自动雨量计实测雨强进行了对比分析。
- 封秋娟李培仁申东东孙国德
- 关键词:雨滴谱
- 山西省层状云飞机云物理观测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山西省2008年-2010年64架次云结构的粒子测量系统(DMT)探测资料,配合地面观测和卫星资料统计分析了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特征。发现:降水性层状云低云含水量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03g,m^3,中云含水量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05g/m30对比分析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系的微物理特征量,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降水性层状云云粒子有效半径要达到10μm-14μm。对云系不同温度层的微物理特征和云中水分按不同粒子尺度的分配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性层状云在垂直方向上的微物理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也是分层的。高层主要是冰相粒子,主要是冰雪晶,随高度降低冰雪晶的尺度增大,在四个典型温度层的观测中,LWC、云粒子及降水的浓度、尺度相较有很大不同。云中水分按不同粒子尺度的分配可以看出,直径20μm、30μm的粒子含水量较高,对云中液态水含量的贡献较大,降水粒子主要由20μm、30μm的粒子转化。
- 孙鸿娉中东东封秋娟李义宇任刚周学文
- 关键词:云物理飞机探测统计分析
- 山西夏季层积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
- 2013年
- 利用Droplet Measureinent TeehnologY(DMT)资料,分析了山西2008年7月17日降水性层积云的云微物理结构,通过对云中粒子浓度、直径、二维图像以及谱型分布变化,并结合宏观记录特征,详细分析了飞机上升和下降阶段云系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飞机上升阶段云系为高积云,飞机下降阶段云系为高积云一层积云结构,Cloud Droplet Probe(CDP)和Cloud Imaging Probe(CIP)测得粒子浓度偏大,最大浓度分别为236em。和9.74cm^-3。层积云云中微物理量水平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上升阶段降水的雨滴主要是冰粒子融化形成的,冷云过程占主导地位,在0℃层附近存在明显的融化层亮带。下降阶段降水机制为高积云冷云过程和层积云暖云过程相结合。
- 封秋娟李培仁王功娃中东东
- 关键词:层积云云微物理飞机探测
- 山西云微物理特征的地面观测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连续气流纵向热梯度云凝结核仪和激光降水粒子谱测量仪对山西地面的云凝结核和雨滴谱进行了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云凝结核(CCN)数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天出现了两次峰值,数浓度日变化与气象因子、人类活动有关。降水对CCN具有冲刷作用。利用关系式NCCN=CSk拟合得到的地面CCN活化谱参数C值明显较大,k值较高,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核谱。对层状云、层积云降水雨滴微物理特征参量分析发现:3次层状云、层积云降水雨滴数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74~229m-3、305~743m-3,平均含水量量级分别为10-2g/m3、10-1g/m3,最大雨滴直径分别为1.78mm、4.7mm。对层状云降水雨滴的数密度和雨强贡献较大的分别是小于1mm、0.2~2mm的雨滴;对层积云降水雨滴的数密度和雨强贡献较大的分别是0.2~2mm、1~3mm的雨滴。层积云出现稳定谱的比例高于层状云。从瞬时谱型分布看,层状云出现单、双、三峰多,第四、五峰值的频率比较少,层积云雨滴谱分布没有出现指数型,常有多峰。从平均谱分布看,层状云谱宽窄于层积云,层状云雨滴平均谱服从指数分布,层积云曲线呈向下弯曲的趋势。对汾阳2008年7月17日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雨滴谱资料分析发现积层混合云降水雨滴微物理量起伏大,降水雨强主要由雨滴数密度决定。相同雨强下,若有相对更多的大雨滴,雷达反射率会更大一些。随着强回波云块的过境,雨滴数浓度、雨滴谱峰值个数、谱宽均明显增大。
- 封秋娟李义宇李培仁申东东晋立军杨俊梅孙鸿娉
- 关键词:云凝结核雨滴谱
- 山西省2008—2010年64架次飞机云物理观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利用山西省2008-2010年64架次云结构的飞机探测资料,结合地面观测和卫星数据统计分析了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特征.结果表明: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系的微物理特征量,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层状云要达到降水,云的厚度要达到近2000 m;粒子尺度分布云粒子有效半径要达到10~14 μm,降水性层状云低云含水量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03 g/m^3,中云含水量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05 g/m^3,;避光高层云-层积云、雨层云降水过冷水的最大值出现在距0℃层高度以上500 m附近,其最大值分别为0.61,0.42 g/m^3;透光高层云降水过冷水的最大值出现在距0℃层高度以上300 m附近,其值为0.28 g/m^3;云中水分按不同粒子尺度的分配可以看出,直径20、30μm的粒子含水量较高,对云中液态水含量的贡献较大,降水粒子主要由20、30μm的粒子转化;降水性层状云在垂直方向上的微物理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也是分层的.高层主要是冰相粒子,是冰雪晶,随高度降低冰雪晶的尺度增大,在4个典型温度层的观测中,液态含水量、云粒子及降水的浓度、尺度相较有很大不同.
- 孙鸿娉李培仁闫世明晋立军申东东封秋娟李义宇
- 关键词:云物理飞机探测
- 自动激光雨滴谱仪在雷达降水估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2年
- 利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与地面雨量计对2008年9月9号山西的一次混合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根据汾阳、介休两站的雨滴谱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反射率因子Z与雨强I的关系Zott=159Iott1.5,利用最优化关系法计算出地面雨量计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关系Zrad=200Irain1.2,WSR_88D中默认的关系ZDef=300I1.4,然后分别利用3种Z-I关系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估测,计算过程累计雨量,并将估测降水结果与地面雨量计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雨滴谱关系的估测降水效果最好,利用雨量计关系的估测降水结果次之,默认关系计算结果最差;第一者相对第二者提高4%左右,相对第三者则提高近18%左右。
- 晋立军封秋娟李军霞孙鸿娉申东东任晓霞
- 关键词:估测降水
- 山西冷锋云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 2014年
-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CAN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在对发生在山西省2010年4月20日-21目的大到暴雨、局部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客观模拟,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4月20日08时-21日08时24小时降水预报与实况对比可见山西省中南部降水与实况接近,山西省北部降水略大于实况,模拟域中降水量最大值模拟略小于实况值,雨带的分布和实况非常接近。②4月20日13时-17时,云系处于发展阶段,云内含水量和雪含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云水20日17时2.5km达到最大值0.24g,kg,顶高3.5km,分布在1.2-3.9km,雪最大值0.25g/kg,位于0℃层上方。雨滴在暖层,雪和云水的增大区对应了雨的增加区,雪和云水是雨滴形成的主要粒子。雪和云水对降水贡献最大。此后,云系开始趋于消散阶段,到21日10时,降水基本结束。③云系4月20日10时开始发展,而后18时达到旺盛阶段,此后开始逐渐消散,到4月21日10时,云体基本消散。垂直上升气流速度多为0.1,最大0.5,符合层状云系特征。④在8km以上,雪通过凝华增长、雪花与冰晶碰并增长、冰晶向雪的自动转化增长。其中,雪的凝华增长起主要作用,最高所占比例100%。在5-8km,雪花通过凝华增长长大。在4-5km,雪花通过凝华增长和冰晶向雪的自动转化增长。在3—4km,雪花通过凝华增长和结淞增长长大,凝华增长最高所占比例100%。
- 李培仁孙鸿娉申东东封秋娟李义宇
- 关键词:冷锋云系数值模拟
- 一次层状云降水空中、地面雨滴谱特征观测研究
- 利用采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和机载云物理探测系统二维降水粒子图像探头PIP(Precipitation Imaging Probe)获取的雨滴谱资料,对2010年5月27日祁县、介休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中地面、空...
- 李培仁封秋娟李义宇
- 关键词:雨滴谱层状云降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