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琴玲

作品数:25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儿童
  • 6篇脑电
  • 5篇电图
  • 5篇婴儿
  • 5篇脑电图
  • 5篇病毒
  • 4篇毒性
  • 4篇婴儿痉挛
  • 4篇脑炎
  • 4篇痉挛
  • 4篇病毒性
  • 3篇视频脑电
  • 3篇视频脑电图
  • 3篇球菌
  • 3篇综合征
  • 3篇误诊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病毒性脑炎
  • 3篇12

机构

  • 25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脑科医...

作者

  • 25篇彭琴玲
  • 19篇廖红梅
  • 13篇唐静文
  • 12篇张洁
  • 8篇江志
  • 7篇杨理明
  • 6篇陈波
  • 6篇陈玫
  • 5篇宁泽淑
  • 4篇王平
  • 3篇杨赛
  • 2篇旷小君
  • 2篇胡南
  • 1篇彭一洲
  • 1篇陈智
  • 1篇刘娟
  • 1篇罗元芝
  • 1篇陈枚
  • 1篇林义雯
  • 1篇胡文静

传媒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病毒性小脑炎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小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应用地塞米松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38例病毒性小脑炎患儿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16),对照组给予抗病毒、促进脑细胞代谢和功能恢复及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免疫球蛋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的时间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童病毒性小脑炎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免疫球蛋白治疗能缩短病程。
宁泽淑张洁廖红梅江志陈波唐静文杨理明彭琴玲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儿童
左乙拉西坦对婴儿痉挛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对婴儿痉挛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婴儿痉挛患儿左乙拉西坦治疗[起始剂量10 mg/(kg·d),2次/d,每周添加10 mg/(kg·d)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0 mg/(kg·d)]前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并与25例正常婴儿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G、Ig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3.94±0.64)g/L比(5.19±0.53)g/L;(0.26±0.08)g/L比(0.33±0.12)g/L](P<0.05),IgM高于正常对照组[(0.91±0.25)g/L比(0.71±0.29)g/L](P<0.05);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病例组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CD4降低[(38±7)%比(44±8)%]、CD8增高[(23±6)%比(16±8)%],CD4/CD8[(1.62±0.28)比(2.55±0.21)]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CD8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为(18±5)%](P〈0.05),CD4/CD8较治疗前上升[(1.98±0.25)](P<0.05).结论 婴儿痉挛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左乙拉西坦对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彭琴玲廖红梅唐静文江志陈玫
关键词:婴儿痉挛免疫功能
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23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杨理明廖红梅旷小君彭琴玲陈智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
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 VEEG)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6例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的患儿VEEG进行分析。结果在VEEG描记中,166例患儿正常9例,异常157例,总异常率为94.58%(157/166),高于头颅MRI的异常率79.52%(132/166);其异常表现为背景活动慢化,发作期或发作间期尖波或棘波发放。 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共76人次,58人次为癫痫发作,均为部分性发作,18人次为非痫发作;VEEG的异常随临床症状改善或痊愈也逐渐好转或正常;56例遗留有症状性癫痫的患儿其VEEG在发作间期始终有尖棘波发放。结论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伴癫痫发作时,VEE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了解病情、指导诊断及判断临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彭琴玲胡南罗元芝彭一洲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癫痫发作视频脑电图
小儿急性偏瘫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LH)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一侧肢体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致残率高,可能严重影响成年后的生活质量。现将32例AL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廖红梅张洁宁泽淑彭琴玲
关键词:小儿急性偏瘫急性偏瘫综合征临床综合征侧肢体瘫痪生活质量
年龄 体重 剂量对癫癎儿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年龄、体重、剂量是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对血药浓度有无影响还不清楚。该研究在探讨交互效应的基础上评价年龄、体重、剂量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情况。方法132例儿童癫癎病人口服相应剂量丙戊酸钠并测定血药浓度。使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研究年龄、体重、剂量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方差分析发现年龄(F=8.630,P<0.01)、体重(F=3.650,P<0.05)、剂量(F=11.720,P<0.01)及年龄与剂量(F=2.484,P<0.05)、年龄、体重与剂量(F=4.923,P<0.01)之间的交互效应对血药浓度影响有显著或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发现剂量、体重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年龄(4月~6岁)、体重(5~25kg)、剂量(每日10~30mg/kg)及年龄(4月~6岁)与剂量(每日10~30mg/kg),年龄(4月~6岁)、体重(5~25kg)与剂量(每日10~30mg/kg)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血药浓度有影响。用药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影响。
江志张洁廖红梅唐静文彭琴玲
关键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方差分析儿童
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脑脊液IL-6和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几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病程d3、d7、d14行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检测TNF-α、IL-6和CRP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儿病程d3时TNF-α、IL-6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程和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d7和d14时实验组TNF-α和CR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6、CRP表达而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
杨理明林义雯黄远桃彭敏源张洁刘娟彭琴玲陈枚
关键词:高压氧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误诊为肝炎1例
2006年
陈波彭琴玲
关键词:误诊
儿童额叶癫疒间临床与视频脑电图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额叶癫疒间临床发作表现及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长程脑电监测者中符合额叶癫疒间的20例患儿临床发作及视频脑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共监测到临床发作50次。临床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偏转发作、姿势性强直、过度运动,部分患儿发作合并有发声或自动症。白天夜间均有发作,夜间发作较多。半数以上发作间期脑电图无癫疒间波。临床发作期脑电图大多数有异常,但不典型,可表现为额极及额区的尖波节律、慢节律、快节律、棘节律或尖-慢波、棘-慢波,或以上混合,有时可波及到颞区、中央区甚至泛化全导。发作频繁者背景活动有慢化。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可以减少发作甚至控制发作。结论额叶癫疒间临床发作以偏转发作、姿势性强直、过度运动为主,以夜间为主,持续时间短。剥夺睡眠长程脑电监测可提高额叶癫疒间诊断率,特别是发作期脑电图,有利于额叶癫疒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治疗有效。
廖红梅张洁旷小君宁泽淑彭琴玲江志
关键词:儿童视频脑电图
儿童肺炎链球菌所致化脓性脑膜炎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例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均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年龄2个月~9岁9个月,其中5岁以下占75% (9/12),2岁以下41.6%(5/12),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并伴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12例患儿均有合并症,9例合并脓毒症(75%),8例合并肺炎(66.7%),其中5例同时合并脓毒症及肺炎.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多明显增高,脑脊液糖下降明显.12例患儿中有11例患儿最终均使用万古霉素联合三、四代头孢或其他抗生素治疗,8例治愈,2例留有严重后遗症,2例死亡.结论 应重视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脑膜炎,对临床怀疑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要尽早给予包括万古霉素在内的抗生素联合治疗.
彭琴玲廖红梅唐静文陈玫杨赛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化脓性脑膜炎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