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户义

作品数:77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9篇病毒
  • 26篇脑炎
  • 26篇脑炎病毒
  • 16篇腺病
  • 16篇腺病毒
  • 14篇疫苗
  • 14篇基因
  • 13篇重组腺病毒
  • 12篇毒蛋白
  • 12篇基因工程疫苗
  • 12篇编码基因
  • 10篇蜱传
  • 10篇细胞
  • 10篇流感
  • 10篇抗体
  • 9篇试剂
  • 9篇蜱传脑炎
  • 8篇单克隆
  • 8篇单克隆抗体
  • 8篇蛋白

机构

  • 68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77篇户义
  • 55篇李靖
  • 54篇杨银辉
  • 50篇康晓平
  • 46篇祝庆余
  • 41篇吴晓燕
  • 30篇张雨
  • 27篇李裕昌
  • 23篇常国辉
  • 22篇孙伟
  • 18篇罗彦军
  • 18篇林磊
  • 16篇柳洪涛
  • 10篇姜涛
  • 8篇刘伯华
  • 8篇金伯泉
  • 6篇刘莹
  • 6篇刘洪
  • 6篇夏玉坤
  • 6篇许晓光

传媒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军事医学
  • 1篇第13次全国...
  • 1篇第九届全国病...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3
  • 2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OS-B7h,-对新的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被引量:2
2002年
户义贾卫
关键词:协同刺激分子ICOS
抗Ig融合蛋白Fc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制备并鉴定抗Ig融合蛋白Fc段的单克隆抗体 (mAb) ,建立用于检测Ig融合蛋白的夹心ELISA法和纯化Fc融合蛋白的亲和层析法。方法 :以hBCMA Ig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 ,通过细胞融合制备抗Fc段mAb ,用ELISA等方法鉴定mAb的Ig亚类、表位以及种属特异性 ,建立用于检测Ig融合蛋白的夹心ELISA法 ;Westernblot检测mAb对变性Ig融合蛋白的反应性。将mAb与Sepharose4B交联 ,制备亲和层析柱 ,对LAIR1 Ig融合蛋白进行纯化。 结果 :获得 7株稳定分泌抗Fc段mAb的杂交瘤 (FMUFc1~FMUFc7)。利用FMUFc4作为包被mAb ,FMUFc5作为酶标记mAb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Ig融合蛋白的ELISA法 ,敏感度达到 2 μg/L ;在 7株mAb中 ,FMUFc6可用于Ig融合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用FMUFc6mAb制备的亲和层析柱 ,可有效地纯化LAIR1 Ig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抗Ig融合蛋白Fc段的mAb ,建立了可用于Ig融合蛋白检测和纯化的方法 。
户义刘雪松朱勇刘莹许晓光薛江楠金伯泉
关键词:IG融合蛋白FC段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亲和层析法
EV-71型病毒蚀斑纯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V-71型病毒蚀斑纯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制备单层vero细胞,加入含病毒的样品液,吸附1小时;2)将吸附后的细胞表面覆盖一层MEM固体培养基培养至病毒蚀斑出现;3)挑取病毒蚀斑获得病毒液。...
常国辉吴晓燕林磊罗彦军户义李靖杨银辉康晓平祝庆余
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试剂盒。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2B5由保藏号为CGMCC?No.8059的杂交瘤细胞株2B5产生,单克隆抗体2A10由保藏号为CGMCC?No.8060...
李裕昌康晓平杨银辉吴晓燕张雨李靖户义祝庆余张晓松
文献传递
一种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H5N1亚型流感病毒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H5N1亚型流感病毒及其应用。该重组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由如下a)和b)的8个RNA片段组成:a)与野生型H5N1亚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相同的7个RNA片段:编码PB2蛋白的RNA片段1、编码PB...
李靖户义杨银辉祝庆余秦成峰孙伟康晓平吴晓燕韩鹏飞张雨李裕昌李佳明
文献传递
一株辛德毕斯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引进的一株辛德毕斯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阐明其与已报道毒株序列的关系。方法:对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编码区进行分段RT-PCR扩增,对非编码区采用RACE法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将测序结果拼接得到基因组序列,采用MEGA3.1软件对9株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发生树的构建。结果与结论:此株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共11663nt,编码3745个氨基酸残基,其中5'端的2/3基因组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3'端的1/3基因组编码5种结构蛋白E1、E2、E3、6K和C;结构基因和非结构基因之间有48nt的连接区为非翻译区;病毒基因组5'末端和3'末端分别有59、318nt的非编码区;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株病毒与S.A.AR86株的同源性最高,两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7%,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而与本室保存的另一辛德毕斯病毒MEI株的遗传进化关系稍远,系统进化发生树处于不同分支上。
张雨司炳银杨银辉户义祝庆余
关键词: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系统发育
一种脑炎病毒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脑炎病毒疫苗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是如下1)或2)的蛋白: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2)将序列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常国辉林磊吴晓燕柳洪涛李靖户义罗彦军张雨孙伟康晓平杨银辉祝庆余
文献传递
H5N1禽流感病毒空斑特征和对小鼠致病性关系研究
观察人源 H5N1禽流感病毒 A/Viet Nam/1194/2004和 A/Beijing/01/03及禽源病毒 A/black-headed goose/Qinghai/1/2005(H5N1)在 MDCK 细胞上的...
李靖战大伟刘伯华张永国户义夏玉坤杨保安祝庆余
文献传递
人源高致病性H5N1不同蚀斑特性病毒致病力研究
2011年
目的分析不同空斑特性病毒致病力的差异,为禽流感病毒跨种属传播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方法利用病毒蚀斑技术,从A/Beijing/01/03(H5N1)(BJ01)病毒中分离纯化不同蚀斑特性的病毒——较大和较小蚀斑病毒。采用纯化的大、小斑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并记录感染后14d小鼠体重和死亡数变化,分析大、小斑病毒致病力的差异。结果 BJ01株原始病毒呈现大小不一的混合斑状态,从BJ01株分离纯化了大斑病毒L1、L2和小斑病毒S1、S2、S3,其中小斑病毒S1和S2的致病力较强,大斑病毒L1和小斑病毒S3的致病力较弱,大斑病毒L2病毒致病力最弱。同种空斑特性的病毒致病力差异显著,不同空斑特性病毒在致病力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H5N1病毒的空斑大小与病毒致病力没有线性相关性,但可以根据空斑大小,利用蚀斑技术分离纯化出致病力差异明显的病毒。
李永强李靖户义孙伟常国辉杨银辉康晓平吴晓燕祝庆余
关键词:毒力
检测脑炎类病毒的ELISA-Array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脑炎类病毒的ELISA-Array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包括6种捕获抗体,每种所述捕获抗体为将抗体与点样液混合得到的混合液,每种所述捕获抗体中所述抗体在对应的所述捕获抗体溶液中的浓度...
康晓平李裕昌杨银辉林方范丽魏婧靖户义李靖常国辉祝庆余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