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浩
- 作品数:37 被引量:2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将科研成果谱写在遍布奇峰异洞的祖国大地上
- 我国具有研究岩溶地貌和洞穴的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建所立四十年,岩溶地貌景观与洞穴研究室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在岩溶地貌类型划分、发育演化、洞穴学研究及天坑科学概念的形成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为我国岩溶世界自然...
- 朱德浩
- 关键词:岩溶地貌发育演化
- 文献传递
- 中国岩溶地貌景观及其价值
- 本文讲述了中国岩溶地貌景观及其控制因素,分析了中国主要岩溶地貌景观类型及其代表,鉴于岩溶自然因素和多种文化遗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宣传、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必须同时传播有关的岩溶知识,从而更增强这些文化遗产的吸引...
- 朱德浩
- 关键词:岩溶地貌文化遗产自然因素
- 文献传递
- 洞穴类型及岩溶洞穴成因研究被引量:11
- 1988年
- 虽然人们长期地使用洞穴这一术语,洞穴学也已发展成一门学科,但时至今日,对洞穴仍然没有一个获得一致公认的较为确切的定义。现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是:洞穴为人所能进入的天然的地下空间。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对于水和小型洞穴动物说来(常为若干毫米),岩石中更小的空间和裂隙都是它们存在和活动的场所,因而将小裂隙、甚至人工开凿的地下通道和掘穴动物所造成的地下孔洞也归入洞穴范畴。
- 朱德浩覃厚仁
- 关键词:岩溶洞穴洞穴动物地下水位
- 岩溶洞穴成因研究和实验研究综述被引量:18
- 1993年
- 岩溶洞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数以十万计。岩溶洞穴是岩溶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岩溶地貌与其他地貌类型最重要的差别所在。
- 朱德浩
- 关键词:岩溶洞穴地形
- 洞穴学学术名词标准化雏议
- 本文介绍了洞穴学术语、名词、概念的关系,阐述了洞穴学名词术语标准化现状和现存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洞穴名词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
- 朱德浩张远海
- 关键词:学术名词
- 文献传递
- 重庆武隆岩溶天生桥群及其价值评价
- 1武隆岩溶天生桥群武隆县位于重庆市东南乌江之畔,在县城东北约20 km处的天生三桥地质公园内,有3座岩溶天生桥: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自东而西分布于羊水河峡谷中段1.5 km长的峡谷段内。天龙桥由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灰色...
- 朱德浩陈伟海黄保健
- 关键词:岩溶地貌桥面宽度
- 文献传递
- 洞穴类型及岩溶洞穴成因研究
- <正>虽然人们长期地使用洞穴这一术语,洞穴学也已发展成一门学科,但时至今日,对洞穴仍然没有一个获得一致公认的较为确切的定义。现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是:洞穴为人所能进入的天然的地下空间。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对于水和小型洞...
- 朱德浩贾厚仁
- 文献传递
- 广西岩溶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广西岩溶景观主要分布于桂东北、桂中、桂西北和桂西南地区,有峰丛、峰林、孤峰、丘陵、天生桥、石林、象形山、崖壁、洞穴及各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地下河、穿洞、洼(谷)地、漏斗、坡立谷、盆地、地表河、峡谷、天坑、天窗、竖井、瀑布、泉、湖泊、湿地等类型齐全、形态典型的岩溶景观,囊括所有岩溶景观的类型。它们主要以中上寒武统至中三叠统的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首先以地表河流域(如红水河、柳江、漓江等)为主线,其次以岩溶地貌区划特征为区域划分标准,然后以所处行政区和所处流域位置(如上、中、下游)为辅线,呈线状有序、集中分布于各典型岩溶景观区及岩溶景区/公园/景点内。它们或以峰丛-峰林,或以岩溶风景河段,或以天坑群,或以地下河天窗群,或以峰丛平原,或以洞穴,或以天生桥,或以跨国瀑布等为核心,组合成多个特色突出,形态优美、珍稀、雄伟、典型,且类型齐全的流域岩溶景观带,并形成独具广西特色的"岛链式"岩溶景观分布格局。它们是全球亚热带岩溶地貌及景观典型集中发育区和杰出范例,是目前世界上展现塔状峰丛-峰林、锥状峰丛、高峰丛深洼地、峰林/孤峰平原、洞穴、天坑、天窗、地下河、天生桥、岩溶风景河段、瀑布、崖壁等岩溶景观美景最杰出的代表地,堪称全球"洞穴天坑之窗,地下河天窗之王,天生桥瀑布之奇,风景河段之美,峰丛峰林之魂"。同时,自晚三叠世以来,广西各区域(即各岩溶孤岛)的碳酸盐岩地层相继出露地表,分别进入各自的岩溶地貌/景观形成演化时代,历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等不同方向、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岩溶过程,分别形成峰丛-峰林、地下河洞穴、天坑-天窗-天生桥等各类典型的岩溶景观;并按时间序列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广西各岩溶区以及它们内部各岩溶地带相互之间�
- 韦跃龙李成展陈伟海罗劬侃朱德浩潘天望
- 关键词:岩溶景观
- 岩溶探险型旅游资源雏议
- 当今世界旅游类型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体验旅游成为时尚,探险型旅游即是其中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现代探险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陆续引入我国以来,探险活动日益兴起,成为为大众化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类特种旅游活...
- 黄保健张远海陈伟海朱学稳朱德浩
- 关键词:岩溶洞穴安全防护
- 文献传递
- 喀斯特天坑略论被引量:71
- 2003年
-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知道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石林)风景区有个"小岩湾"的大型喀斯特漏斗,但多少年来并未引起喀斯特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这类喀斯特形态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为我们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研究提供了机会。在初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应该将这类形态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喀斯特天坑"(karsttiankeng)。本文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初步小结,内容包括:国内外天坑的现有发现;喀斯特漏斗与天坑、天坑定义;天坑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与发育阶段;天坑在科学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 朱学稳朱德浩黄保健陈伟海张远海韩道山
- 关键词:旅游资源